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职业院校“双证书”制度研究

职业院校“双证书”制度研究

日期: 2010-7-26 23:54:21 浏览: 1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在职业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的文件,得到了职业院校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近几年来,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加以改进,才能巩固已有的成绩,并为下一阶段该制度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试就“双证书”制度在职业院校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双证书”制度如何改进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同行商榷。
   关键词:“双证书”制度;问题;完善方法
   早在2004年4月《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里所说的“双证书”,指的是高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如今,高职院校在“双证书”制度的建立和“双证”人才的培养上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尝试,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不仅提高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也有力地推动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高职院校学生持“双证书”就业也遭遇了一些问题,需要完善和改进。
   1 存在问题
   1.1 在企业中没有建立相应的员工就业准入标准和考核标准
   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员工就业准入标准和考核标准,没有建立对新进职工“双证书”含金量的测评标准,员工就业准入人为影响因素多,就业准人缺乏公平性。
   1.2 证书泛滥。技能鉴定证书含金置降低
   目前,我国把职业划分为知识型和技能型两大类,分别由人事部和劳动保障部进行管理,实际工作中,职业资格的管理权又进一步分散到各行业主管部门,劳动保障部和人事部事实上处于从属地位。重复设定职业资格、重复考核认定等问题带来了许多矛盾。
   1.3 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太低,不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
   一张证书的含金量,往往与它的颁发机构的权威性、行业前景与个人价值的结合度以及培训机构的可信度紧密相连。有些职业院校为了学生就业需要,希望提高考生的“通过率”,所以在考核环节明显降低了要求,如将闭卷考试改为开卷考试、放任学生互相抄袭、给学生提供答案、甚至只要交钱即可发证等虚假考证行为极大地降低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造成用人部门对技能鉴定证书的可信度产生动摇。
   1.4 技能鉴定认证内容不科学
   一些机构所设置的认证考试与现实应用脱节。很多用人单位发现技能鉴定学习和考核的内容与岗位生产脱节,内容没有针对性。考核内容不合理,职业院校学生手持多证但并不能真正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作出贡献,学生要取得的证书没有与企业发展目标相联系,所以思想上不重视。
   1.5 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标准
   从事任何一种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所发挥的作用,都是以其整体的人格表现出来的。业务知识与技能,在工作过程中能否充分施展出来,往往与个人的思想品质、创造精神、劳动态度、职业道德以及其它心理素质有关,这些非业务方面的素质影响着工作的效果与质量。因而,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技能,鼓励学生取得证书时,应当对之有所要求,使业务素质与全面素质统一和谐地发展。
   2 改进方法
   2.1 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不同,要求我们在探索“双证书”办学模式时,必须要重新构建课程体系。这是“双证书”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最大的难点。
   要想使学生在毕业时获得“含金量”高的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就需要进行调整,课程体系也要进行重新构建,以达到高职教育与职业标准的要求。在这方面可以聘请企业、行业的专家担任院校的顾问,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加强院校与企业的交流沟通,共同确定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共同优化教学计划,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
   2.2 根据职业岗位需求整合课程内容
   学院以“理论够用,强化技能”为引导整合课程内容,坚持理论知识以专业必需、够用为度,坚持文化知识优化、工具知识强化、专业知识深化的原则,将相关专业课的有共性的内容进行综合;通过分析相关职业资格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点;把每一个专业课程分解为若干个教学单元模块。通过完成每一个单元教学模块具体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实现不同专业课程的整体综合培养目标。
   在强化技能上,首先通过融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和单项技能测试,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然后通过综合性的职业技能模块,即课程实习、职业技能强化培训、校内实训基地实习、校外顶岗实习等,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2.3 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改革,打破过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界线,积极推行过程导向、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并注重融“教学做”为一体,变实验室为课堂,变课堂为实验室。在教学手段上,从过去烦躁乏味的课堂理论传授转变为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教学、现场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相结合,让学生做到眼到、耳到、手到、脑到,充分调动其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2.4 努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不仅是实现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关键,更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职业院校要培养出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必须建立一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师资队伍。做法上可以选派教师参加了各类培训、进修,或者鼓励教师自学,从而取得“双师”资格;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把教师送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使教师能够深入企业一线提高技能水平;也可以通过聘用企业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操作技能的一线管理人员、操作技师和高级技师作为学校兼职教师,达到有效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效果。
   2.5 打破常规、编写特色专业教材
   首先,从教材结构上,要打破高等教育教材那种划分学科、割裂岗位技能的知识结构模式,以国家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岗位实际工作过程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主线来安排教材的结构,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双证书”制度下的教学需要。
   其次,在教材的内容安排上,应充分体现“够用实用”、“适度超前”的特点。因此教材的内容组织可以考虑以下三点:一是教材编写委员会要吸纳行业的行家里手参加,把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编入教材;二是要吸纳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编写,把现场实际工作中急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内容编入教材;三是专业教材主编要深入现场,了解实际工作需要,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有效解决学用“两张皮”问题。
   2.6 进行校企合作,全面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
   校企合作的方式和途径是多样的,在师资的选聘、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组织、教材的编写、教学资源的共享等诸多方面都可以展开,但重点是以下三个方面:
   (1)共同组建职业资格考评委员会。
   由于目前职业资格认证多部门管理,企业的参与度不够,加上一些认证标准偏离行业的实际工作需要,为维护“职业资格证书”的法律地位,使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职业资格鉴定。应由职业院校和企业(或订单培养单位)共同组建职业资格考评委员会,共同参与职业资格鉴定试题库的建设,共同参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过程,在互信的基础上实现统一认证。
   (2)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实行教育资源共享。
   实习基地建设是职业院校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内实习基地主要有基本技能实训室,模拟训练实训室和综合实训演练室,职业院校要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训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实习工作制度,明确各个实践环节的目标,使学生在学校掌握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校外实习基地主要在企业,只有在基层企业通过现场生产实习才能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才能够独立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学生到企业去后的“零过度”。现场实习是培养实用型人才最关键的环节,要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就必须与企业建立教育伙伴关系,让企业接受学生到基层去实习,请企业指派责任心强、业务精的师傅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大量实践证明,以培养一线工人为目标,通过校企业教育资源共享,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3)共建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体系。
   校企共商高职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高职学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其现实意义。目前绝大部分高职学院未形成一个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全面素质教育体系,学校应如何检验和引导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是高职学院面临的现实问题。学校的全面素质教育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必须要对学生的素质发展情况进行监控,使学校和学生本人都知道其发展状态,以便能够更好地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用人单位也强烈希望了解毕业生的素质情况,目前,职业院校能够给用人单位提供的只是成绩单、奖状、证书等,不能充分反映毕业生的真实情况。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形成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是学生学业评价的补充和完善。
   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职业院校应和企业一起制定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体系,为企业在职业院校选取员工提供依据是职业院校完善办学条件、实现快速发展的需要。
   总之,通过校企合作,职业院校能够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服务和专业技术支持,而企业可以为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资源和信息,这种校企之间的良性互动,为职业院校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完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