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党校案例教学

浅谈党校案例教学

日期: 2010-7-26 22:20:22 浏览: 1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强调要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必然对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和教学改革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对干部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应大力倡导并运用案例教学方式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领导干部的治国理政水平。
   [关键词]党校 案例教学 干部素质
   一、案例教学的含义
   案例,就是已经发生的蕴含经验、知识和理论的典型事件。案例教学,是教师组织并引导学员根据授课的内容和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理论与案例所反映实际问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的作用
   1.案例教学充分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是搞好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案例教学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深受学员欢迎。
   2.案例教学突出了教师和学员教学地位的平等性。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由学员唱主角,教学双方地位完全平等。教师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员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成了学员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案例讨论是教学双方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只能以理服人,不能强迫学员接受自己的观点。
   3.案例教学促进了教学互动和双向交流活动。案例教学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员为主体。在案例讨论中,知识、思想、经验在教学双方之间双向流动,并在学员中间互相交流。案例教学突出强调对已有的实践经验进行理性分析与总结,以便学员在今后的实践中予以警戒或借鉴。
   4.案例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党校教学质量。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将教育的主要任务从知识的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从单向的灌输变为双向的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使得静态、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了一场教学共同探讨的过程,它可以把枯燥、抽象的理论变为生动典型的例子,活跃课堂气氛,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易懂易记、印象深刻。
   5.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党校教育重在对学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强调学员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案例教学不仅加深了学员对抽象理论和专门知识的理解,而且在复杂多变的实际中把理论和知识付诸于实践,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
   三、案例教学的基本环节
   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案例教学一般包括选择案例、课前准备、分析案例、总结评讲等主要环节。
   1.选择案例。能否选择典型并合适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前提。什么样的案例才是合适的呢?首先,案例必须与讲授的课程内容或教材紧密相关,不能脱离授课的内容。其次,案例的难度系数要符合学员总体的理论知识水平。再次,案例应具有真实性。这里有两种情况:其一是真人真事;其二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案例作适当的技术处理,使其更有典型性。选择的案例不能脱离实际,更不能违背事实,否则将影响教学预期效果。最后,案例要尽可能反映现实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案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越近越好,越鲜活越好。
   2.课前准备。首先,教师要精读、吃透案例,一个案例往往会涉及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因此要提前拟出各种可能的答案。其次,教师对案例分析课要进行周密设计,包括什么时候推出案例,如何进行分析研讨,必要的提示,时间安排等等。再次,教师要将案例及需要分析研讨的问题提前分发给学员,让学员作好回答问题的准备。
   3.分析案例。分析案例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看教师能否启发学员的思维,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将分析一步一步地引向更深的层次,熟练地驾驭分析研讨的过程。
   四、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启发学员的思维,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但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教学方法,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
   问题之一,案例教学对于教师素质要求很高。在教学双方的对话中,教师的学识、水平及应变能力将暴露无遗。事先如果不做深入的探析,把握好案例的关键点,课堂上就无法做好案例的点评和总结。如果老师的能力有限,将难以应对挑战。正所谓“教育着必须先接受教育”,当教师的必须适应新时期党校教育发展的需要,认真、虚心地学习有关案例教学的理论知识,积极探索其特点、内容和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执教能力。
   问题之二,发言的学员只占少数。采用对话式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只适合于部分学员,不适合所有学员,常常是那些思维敏捷,口才较好的学员在讨论发言和辩论中出尽风头,而另外一些较内向、保守的学员则常常是一言不发。此外,如果老师对案例运用不当,或者学员在课前不预习,毫无准备就匆匆来参加小组或全班案例讨论,只听不说,就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精心准备。教师与学员必须共同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案例选择,教学组织等都要有周密的计划。案例教学不仅要考察学员的理解、分析、创新、表达等多方面的素质,而且也要检验教师传授知识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成功的案例教学必须是师生互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精讲案例。案例教学的核心是以案说理,以案传道。案例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应做到“融”、“精”、“透”。“融”,就是教师在讲解、分析案例时,一定要将案例同理论融合起来,避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精”,就是教师在讲解、分析案例时,语言要简练、准确,要点明晰,重点突出。“透”,就是教师要将案例讲透,分析透彻。
   3.教师与学员的角色定位。案例教学能否达到目的,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教师,教师的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案例,二是在课堂讨论中发挥好“导演”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案例讨论是以学员为主体,而且基本上应由学员自己控制讨论的进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讨论中必要的引导和控制是教师必须注意的问题。为使案例讨论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应当避免充当“演讲者”和“裁判员”。
   因此,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采取案例教学虽然有其优势,但不利于学员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它们各有特色,不能强求一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当以传统课堂讲授为主,以案例教学为辅助,主辅结合,取长补短。要从党校的实际出发,研究党校案例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对于在哪些班次、哪些课程采取案例教学,哪些班次先实行,哪些逐步推行,必须慎重选择。同时,对实施案例教学的艰巨性、复杂性也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要充分考虑到开展案例教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案例的编写和选择,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挑战等,这些问题都要通过探索和实践加以解决,全面适应党校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和干部教育培训的新形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