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顶岗实习问题及对策分析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顶岗实习问题及对策分析

日期: 2010-7-24 19:52:18 浏览: 2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学生实习管理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习阶段的管理关系到工学结合的最终目标能否实现。本文从对学生实习情况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入手,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围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工学结合 实习管理
   0 引言
   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指引下,高职教育要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市场及企业需求开展学生职业教育,这里面包括校企合作设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然后再以合作的模式把设定的各项内容贯彻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能体现校企合作成果的就是学生的顶岗实习。在这一阶段,学生所获取的各项知识和能力将在实践的环境中进一步磨练并提升,最终达到成为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可以说,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指导和管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成功与否。但大多数高职院校就是在这个最关键的环节上存在着形式化严重的问题,最终造成企业只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学生感觉学不到东西而不愿实习,专业因为管理不好学生而放任学生的恶性循环。工学结合要出成果,必须抓好顶岗实习阶段的管理。
   1 顶岗实习对提升学生竞争力大有益处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亮点在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那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为达到这些目标,设定了“2+1”的教学模式,大大拉长了学生实习的时间。加强实习对学生来说是大有益处的:
   1.1 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1.2 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3 使学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与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触,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1.4 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
   1.5 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
   1.6 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其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
   2 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如果实习管理能够落到实处,那么延长的实习期可以给学生带来很大的益处,使学校和企业得到“双赢”。但如果只是形式,那么延长的实习期就等于是放任学生,也许效果还不如让其在学校学习。目前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实习认知不到位和学校实习管理不到位两个方面:
   2.1 对实习的认知问题 在学生进行实习之前,学校一般都会进行专业实习动员,介绍实习的重要性、岗位安排、注意事项和学校的相关规定等。同时也会聘请一些实习企业开设讲座,详细介绍实习的主要的信息,如:实习安排情况(实习动员、招聘安排、实习时间、关于实习的管理制度等);实习单位介绍(实习单位性质、特色、实习岗位、待遇、就业优先考虑、实习协议签订等);实习应聘(应聘技巧、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对实习有一定的了解,在思想上做好准备。因此很多学生对待实习的态度较认真,思想上也比较重视,能服从学校的安排,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实习无用,他们认为自己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可能与专业无关,因此在思想上就不够重视。
   2.2 实习的过程管理问题 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各种状况层出不穷,经过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职业意识。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只是来实习,而不是企业的正式员工,因此意识上存在偏差,出现随意请假,旷工现象,对待工作不够努力认真。
   2.2.2 岗位适应能力。虽然在实习前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但是随着实习的展开,枯燥的、高强度的简单体力劳动,复杂的人际关系,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使很多学生心理出现了动摇,无法适应岗位。
   2.2.3 工作能力。学生在学校里学的基本都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一定的差距,导致学生一开始无法迅速进入角色,工作中出现一些失误。
   2.2.4 生活自理能力。现在的学生都是被宠大的一代,父母的过多照顾使他们生活自理能力普遍偏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好好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2.5 实习的津贴。学生实习的津贴是学生实习的一个敏感话题,许多学生认为自己的付出和获得不成比例。在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实习,企业给的基本上是象征性的津贴,和学生个人寻找的实习单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许多学生宁愿自己寻找实习单位,也不愿意去与学校有合作的企业。更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津贴太低而不愿去实习或者即使去实习了也不好好工作。
   2.2.6 实习岗位和专业对口问题。“工学结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因此要求与所学专业有联系。但是许多专业无法找到与其对口的实习岗位,如管理类专业。同时,由于企业担心学生的不规范操作还会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基本上都安排学生进行一些低层次的跟岗实习,如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生基本上安排在餐厅和客房,很难进入销售部或人事部。企业出于企业知识产权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不愿意让实习学生知道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机密。部分企业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让学生去跑推销、做业务。很多学生都认为实习学不到东西,也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岗位的对口与否直接影响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以上各种状况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实习跳槽频繁,甚至出现2次以上更换实习单位,能够在同一个实习单位坚持下来的学生非常少,给实习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3 有效解决学生实习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学生实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职业院校自身加强建设,也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3.1 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根本任务的教学体系。以综合性教学设计为基础,从实际出发,根据工作过程对职业人的需求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将学校教学与校外实习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科学的设计。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市场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2 加强实习的引导。着重引导学生进一步端正专业思想和实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实习动机,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苦与乐的关系、付出与待遇的关系,帮助学生调整好实习心态。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学生做好战胜困难、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让他们学会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技巧,勇敢面对现实,以求职、就业的态度对待实习,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认真扮演好新的社会角色,在实习中培养出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精神。
   3.3 做好与实习单位的沟通工作 建立与企业不定期沟通机制,保证各种问题及时解决。在学生实习期间,组织专业教师不定期到实习单位了解情况,与实习单位进行沟通,了解实习岗位、实习内容情况;向学生了解实习中的困难、问题和需要改进地方,以提高实习效果。
   3.4 实习途径多元化 有些专业,企业很难同时安排大量学生顶岗实习,同时,很多学生也不愿意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实习。因此可以将学校推荐与学生自找实习单位相结合,既可以利用学生家长丰富的社会资源,扩大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拓展实践的地理空间范围,又有利于将毕业实习与就业有机结合,促进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3.5 完善实习考核制度 实习考核应该全面、公平、公正,涵盖学生的思想道德、劳动纪律、工作能力、实习结果等各个方面,防止以偏概全。企业单位要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给出真实的实习鉴定,学生要对实习进行认真总结并结合自身体验写出实习报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
   6]16号).
   [2]高树凤.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5.
   [3]何七荣,周巍,张东升.工学结合过程中实习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2.
   [4]金辉.校企深度合作的实践探索和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8.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