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边际优势战略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来自日本对东亚投资与贸易的证据

边际优势战略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来自日本对东亚投资与贸易的证据

日期: 2010-8-10 1:55:22 浏览: 1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基于对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发展和本国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当前对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除了一些研究明确地以政策制定为目的,另外一些纯粹的研究同样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借鉴。作为政策制定者,将一种研究的结果上升为国家战略,则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边际优势战略即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例子。日本通过它很好地协调了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关系,获得了经济的巨大成功。日本边际优势战略的主要对象是东亚,而中国同样在东亚,与日本有着相近的文化;与此同时,中国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对外投资日益增加,贸易总量也排在世界前列,相应地也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具有了和日本相似的经济特征。因此,充分认识边际优势战略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将对我国外资和外贸政策的制定有所借鉴,同时也为我国制定长远的对外经济战略有所帮助。
   谈到边际优势战略以及日本经济的成功,我们不免想起“东亚模式”和“雁行模式”。本文的研究也将反映出“东亚模式”和“雁行模式”之间的本质联系,这同样有益于我国在发展同东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关系方面政策的制定。
   一、文献回顾
   按照主体的不同,对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关系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以东道国为主体,研究东道国外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除了母国和东道国之外涉及到第三国,投资和贸易之间的关系也相对疏松。另一类以母国为主体,研究母国对东道国投资与两国贸易之间的关系。在此只涉及母国和东道国,投资与贸易之间的关系相对密切。本文的研究即属于后者,本文中的国际投资指对外直接投资,即FDI。
   首先对国际投资与贸易关系进行研究的是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undell(1957)。Mundell的研究以标准的古典国际贸易模型为基础,通过严格的假定,得出了国际投资替代国际贸易的结论。在随后的60年代,又有学者的研究支持了投资替代贸易的结论,其中较著名的是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按照该理论,一般情况下,投资和贸易只是一种转化关系,只有在投资提早发生的情况下,才发生投资对贸易的替代,而在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条件下,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因此国际投资对国际贸易的替代越来越明显。另一个研究来自于Johnson(1967)。Johnson认为,关税导致的对外投资使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进口替代部门获得了发展,因此减少了对外贸易量。
   70年代开始出现投资和贸易具有互补性的研究成果。Helmberger和Schmitz(1970)的研究证明生产要素流动和商品贸易可能既有替代关系也有互补关系。这一时期最著名的论著来自于。日本小岛清教授(1977)。小岛清特别强调国际分工的重要性,将对外投资和贸易统一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指出国际投资不是简单的资本流动而是包括资本、技术、管理方式和人力资本的总体转移。因此,对外投资应从本国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这就是本文所谈边际优势战略的理论基础。按照小岛清的理论,国际投资一方面可以通过相近水平的技术转移把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发掘出来,另一方面使母国集中资源开发新的技术并形成新的产业,因此将会扩大两国的贸易。
   无论是Mundell的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还是小岛清的互补模型,都是从传统理论的分析框架上衍生出来的,并没有经过实证的检验(梁志成,2001)。这既有统计数据残缺不全的限制,也有计量方法与工具上的局限。20世纪80年代以来,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更多的研究成果证明投资与贸易之间具有互补关系。Lipsey和Weiss(1981)依据美国70年代的统计数据,对美国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所设立的子公司的生产和母公司的出口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同类产品的子公司的年产量与母公司对这些国家的出口总量呈正相关关系。Lipsey等人(1984)还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正相关或至少非负相关广泛存在于美国近80%的产业部门中。Helpman和Krugman(1985)的研究表明,在要素禀赋不对称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由于跨国公司的专有资产很难通过外部市场达成交易,就会存在大量的公司内贸易和对中间产品的需求,对外投资将会带动母国的出口贸易。Ethier(1986)的研究给出了同样的结论。Grossman和Helpman(1989)把产品的成长内生化,证明了在一个动态的模型中国际化生产和贸易可以是同时扩大的。然而,Markuson和Svensson(1985)则利用要素比例模型揭示了商品贸易和要素流动(FDI)的相互苯系,指出两者之间究竟表现为替代还是互补,依赖于贸易和非贸易要素之间是“合作”还是“非合作”的问题。
   90年代的研究延续了80年代的趋势。Hufbauer、Lakdawalla和Malani(1994)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上述Lipsey和Weiss(1981)的结论,他们重点研究了美国80年代以来的情况,发现在整个时间跨度中出口与FDI一直保持着正相关关系。随后Gramham(1996)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Pattie(1994)根据对外投资的动机不同将FDI分为市场导向型、生产导向型和贸易促进型3类,认为只有市场导向型FDI容易替代对外贸易,而后两种类型投资则增加贸易。Gray(1998)的研究得出了近似的结论。Pfaffermayr(1994)就奥地利FDI和出口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Jun和Singh(1992)研究了1969—1993年间11个世界上最大引资国的出口和FDI的关系,其中有4个国家显示出口是FDI的格兰杰原因,只有一个国家显示FDI是出口的格兰杰原因,其余6国显示出口和FDI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与此同时,Porter(1990)、Hein(1992)、Lucas(1993)、Crosse和Trevino(1996)、Crosse(1997)等都证明了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但不可忽视的是,Beldelbos和Sleuwaege。(1998)的研究支持了Mundell的结论,即在东道国存在贸易保护的情况下,FDI会替代母国的出口贸易。
   2000年以后的研究以大量具体的实证研究为特征,且研究结果以FD!与贸易之间具有互补关系为主。张如庆(2005)的研究显示我国对外投资不是进出口变化的原因,对外投资对贸易总额的影响不明显,而项本武(2005)得出的“中国对外投资是出口创造性和进口替代型”的结论对此给予了解释。王洪亮和徐霞(2003)证明了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和中日贸易之间的确存在着长期的互补关系,FDI和制成品的出口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但FDI和进口仅有单向的因果关系。王洪庆、张浩和朱荣林(2004)的研究表明,美国在华投资与对中国总进口、工业品进口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与工业品出口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投资与出口以及中美的初级产品进出口之间均不存在因果关系。同时,王洪庆和朱荣林(2004)的研究表明,东盟对华直接投资积极地推动了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发展,且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贡献率较高。李保明和刘震涛(2004)的实证结果显示,两岸贸易总额、大陆进口和出口均表现出关于台商投资的显著正相关性,这说明台商投资对两岸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Stone和Jeon(2000)研究认为贸易与海外直接投资之间为互补关系,且两者之间贸易更倾向于为主导因素;韩国学者Lim和Moon(2001)证明,当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投资,而投资是新设立的或者投资产业在母国是夕阳产业时,FDI和贸易之间是正相关关系;Blonigen(2001)深入到产品层次进行了分析,发现贸易和FDI之间既有替代也有互补的关系,而且替代效应的发生不是逐步的,而是短时间急剧变化的。
   基于本文研究的侧重,在此再对边际优势战略和小岛清的边际优势理论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边际优势战略的概念来源于小岛清的边际优势理论,但应该注意的是,边际优势战略所代表的经济行为早已存在,只是由小岛清概括出来。边际优势理论更多地是一种国际投资理论,但因为它把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在同一基础上进行分析,所以对投资和贸易的关系也给予了研究。同时也正因为它侧重于国际投资的研究,对两者关系的研究也并不全面。按照边际优势理论,对外投资应该从国内处于边际优势即相对劣势的产业开始,而处于相对优势的产业则进行对外贸易。按照小岛清的分析,对边际产业的产品需求应通过向海外投资的企业进口来实现。所以,小岛清论述的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也更多地是母国投资与进口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单向的正相关关系。但与此同时,小岛清也论述了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和贸易总量的增加,间接地论述了投资和出口的关系,这同样是单向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基于边际优势战略,对投资和贸易之间的关系作这样的理解还远远不够,况且如上所说,小岛清的理论是基于对现象的描述与分析,没有通过计量方法得到实证检验,而本文将在上述方面给予补充和进一步的研究。
   二、日本对东亚投资和贸易的历史进程及两者关系的描述
   二战以后至20世纪60年代,通过美国的帮助和自身的经济改革,日本经济得以恢复并实现了高速增长。而正是在60年代以后,很多东亚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亚洲“四小”、东盟四国和中国)纷纷实现了经济起飞和长期快速发展,使东亚地区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以至于使人将这种发展状态称为“东亚奇迹”。很久以来,对“东亚奇迹”的研究存在着大量的各种形式的成果。在这些成果中,我们不难发现两个最受人关注的词汇:东亚模式和雁行模式。通过这两种模式的论述,可以发现,先期发展起来的日本对上述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东亚模式揭示了上述东亚国家和地区对日本经济发展经验的借鉴和模仿,因而东亚模式被认为源于“日本模式”(孔凡静,1999),同时东亚模式更多地强调了贸易尤其是出口的重要性。雁行模式揭示了日本与这些东亚国家或地区的国际分工关系,强调了日本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尤指直接投资)的重要性。所以,东亚模式和雁行模式的研究都说明了日本与这些东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联系在“东亚奇迹”中的关键作用。在此也可以理解,本文研究的日本对东亚国家或地区的投资和贸易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东亚模式和雁行模式的本质联系。
   如上所述,本文采用的作为日本投资和贸易对象的东亚国家和地区是亚洲“四小”、东盟四国和中国,这是基于“东亚奇迹”研究的惯例,而且这些国家或地区与日本有更强的经济联系,因此也具有更好的代表性。在此不再对日本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双边关系下的数据进行描述,而是对日本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总体之间的数据及其表示的关系进行研究。这是因为,东亚作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日本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双边经济联系往往会延伸到第三方,在此意义下,单独描述日本与一方的经济联系并不比描述日本对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总体的经济联系有更好的解释力。而且,后者让我们保持了与后面研究的连贯性。
   三、数据分析和模型设定
   (一)数据说明
   本文日本对上述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出口和进口的数据均来自日本总务省统计局网站的统计资料,这些数据是以日本与单一国家或地区的统计值列出的,基于前面谈到的理由,本文将这些数据进行了加总。对于出口和进口,1985年(含)以前的数据单位为百万日元,之后的数据单位为十亿日元。为了统一单位,本文将1985年(含)以前的数据单位转化为十亿日元,并作了四舍五入处理。对于投资,原始数据的单位为百万美元,本文将之乘以汇率并将单位转化为十亿日元,并同样作了四舍五入的处理。其中,汇率数据来源于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库,汇率为年终值。
   (二)断点检验
   在上面日本对东亚投资和贸易的历史进程的描述中我们看到,发生金融危机的1997年,投资和贸易的金额开始了大幅度减少,在之后的几年中,出口和进口得到了恢复,而投资却延续了下降的趋势。这似乎显示,相对于1997年(含)以前,日本对东亚投资和贸易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下面对此给以检验,即断点检验(Chow Breakpoint Test)。既然投资相对于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检验依据投资为因变量、出口和进口为自变量的单方程模型来进行。根据断点检验的原理,考察在1997年前后投资与出口和进口的关系是否发生了变化,即考察出口和进口的系数是否发生了变化。检验结果如下(见表1)。
   通过表1的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通过F检验法还是似然比法,都可在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无断点”的原假设。也就是说,在1997年的前后,投资相对于出口和进口发生了趋势变化,或者说,投资与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因此,本文对边际优势战略下投资和贸易关系的研究采用1997年(含)以前的数据。
   (三)单位根检验
   由于经济数据一般具有长相关性,上述3种数据可能存在单位根,也就是说它们的时间序列可能是非平稳的。为了避免由于数据的非平稳性带来的伪回归,下面对3种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
   根据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单位根检验的要求,最优滞后结构的选择主要依据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和SIC(Schwarz Information Criterion)两个准则,如果两者一致则选择一个最优滞后阶,不一致则选择两个。本文首先是对水平(1evel)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而后对一阶差分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但基于文章篇幅的考虑.
   此外,通过表3还可以发现,出口是进口的原因,但进口不是出口的原因,出口对进口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这并非是本文关注的问题,但与此相关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和解释:出口是进口的原因,进口是投资的原因,那么是否能推论出出口也是投资的原因,如果能如此推论,则和前面得出的结论相矛盾。如何对此给以解释呢?当然,答案是不能做此推论。这是因为,与日本对东亚出口相关联的进口是对一些在日本居于相对优势产业的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产品的进口,这部分进口构成日本出口生产要素的需求;而与日本对东亚投资相关联的进口是对一些在日本居于边际优势(即相对劣势)产业的产品进口,这些产业尽管在日本有需求但由于生产成本或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而无法生产,因而构成了对外投资。所以,出口推动的进口和推动投资的进口不具有相同的内容,因此上述推论不成立。但是,这个不成立的推论更深刻地说明了本文研究的边际优势战略下日本对东亚投资与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关系。
   五、结论和相关研究展望
   本文的研究证明,在边际优势战略下,对外投资与本国出口和进口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对外投资推动本国出口的增加,本国出口对本国对外投资没有作用或作用不明显;(2)对外投资推动本国进口的增加,本国进口同样推动本国对外投资的增加;投资与进口的关系相对于投资与出口的关系更加密切。
   如果简单地认为前述文献回顾中的研究是基于一般条件,上述结论相对于在一般条件下对投资与贸易关系的研究结果具有如下特点:(1)在边际优势战略下,投资与贸易(出口和进口)不存在替代效应,只存在互补效应,或者说替代效应可以忽略,而在一般条件下对投资与贸易关系的研究中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同时存在;(2)一般条件下对投资与贸易关系的研究更多地关注投资与出口的关系,而在边际优势战略条件下,投资与进口的关系更加密切,因而应受到更多的关注;(3)一般条件下的研究中完全忽略了进口对投资的推动作用,而在以边际优势战略为条件的研究中,进口对投资的作用是所有因果关系中最强的一项。
   而且,本文通过日本对东亚国家或地区投资、出口和进口的数据,不但研究了边际优势战略下投资与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证明了日本对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的确以边际优势战略为基础。这很好地说明了日本在和东亚国家或地区经济交往中所依据的基本原则,进一步说明了“雁行模式”和“东亚模式”的形成原因,因而对我国对外投资战略的选择以及与东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策略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至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已经达到。但对于本文涉及到而未详细讨论的问题,笔者在此提出以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前面通过断点检验说明,日本对东亚投资和贸易的关系在1997年后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那么,1997年后日本对东亚投资采用什么战略?或者是边际优势战略和其他战略的综合使用?在这种情况下,“雁行模式”和“东亚模式”是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为政策制定提供借鉴的角度来说,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将补充本文的研究,使政策制定的借鉴在现实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完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