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经验

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经验

日期: 2012-4-27 0:04:55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匿名

[摘要]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第二课堂活动在创新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内容及取得的效果。实践证明,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第二课堂;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因材施教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这个时代呼唤着一种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全新人才。高校培养的大学生能否被社会所接受并融入社会,能否经得起激烈竞争的各种考验,是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最好检验。因此,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已成为当今高等学校的重要历史使命。学海网(www.xuehai.net)[123]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通过学校、教师在大学期间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会得到不同程度的萌发,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在他们步入社会后,就有可能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在某一领域获得成功。因此,这就要通过学校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任务,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为学生创造更多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更多自我发展的有效空间,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因此,第二课堂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已逐渐被教育工作者广为共识。[428]
我们先后在工业分析和环境科学两个专业学生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学生中蕴藏着一种极大的求知欲望,第二课堂给了他们释放潜能、施展才华的机会,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十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实行因材施教,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和发展学生个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将所学知识和技术用于解决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制定了体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把专业实验分为基本实验、设计性实验和课外实验三个层次。课外实验即第二课堂活动,不占用课内学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愿参加到课外科技小组中,完成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指导教师组织课外科技小组学生制定活动计划、活动内容,并指导学生选题和实验,在实验期间,实验室为学生全面开放,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义务指导,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课外科技小组活动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即:(1)学生根据需要,选作自己感兴趣的实验;(2)课程内容中有兴趣深入研究的问题;(3)对本学科发展现状的研究;(4)组织学生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5)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技术服务等。如工业分析专业的一名学生在电化学分析法实验课中,测定食品中的氟含量时,发现柠檬酸根作为Fe3+、Al3+的掩蔽剂对氟是否有干扰说法不一,于是利用课后时间,通过测定氟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KF-,cit-3,进行深入的探讨,得出了满意的结论。工业分析专业的98级几名学生对食品和药物的电化学分析法很感兴趣,分别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了钙奶中钙含量、维生素B1丸中VB1含量和苯甲酸钠含量等,撰写的论文分别在《食品科学》、《河南化工》和《吉林化工学院学报》上获得发表。
我们组织课外科技小组的学生对电化学分析现状及前沿进行了不同专题的研究,学生查阅的文献有数百篇,撰写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等三篇论文在《山东化工》等省级刊物上发表,其中两篇获吉林市化工学会优秀论文奖。
我们还把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专业英语阅读课结合起来。教师不但向学生讲授科技文献的阅读技巧,还向学生介绍科技文献中英文摘要的写作方法;并选取国际电分析化学研讨会论文集的部分论文摘要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作业,让学生翻译,在训练学生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同时,学生也了解了国内外电分析化学的最新发展动态,扩大了知识领域,激发了创新欲望。
除此之外,我们还把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教师的科研相结合,让学生尽早参加到教师的科研中来,不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也得到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有三名学生参加的“裂解气压缩机注水水质分析及净化”科研项目通过了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验收。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第二课堂活动中来,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如组织专业教师为大一、大二的学生作学术报告,让他们在进入专业课之前,就对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沿有所了解,激励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热爱自己的专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组织学生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在2004年“6.5"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了吉林市环保局统一组织的“环保情系千万家"大型环保宣传活动,并指导、组织2002级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制作了大型图片展,他们集中了全班同学的集体智慧,发挥各自的特长,围绕环境日主题搜集资料,整理,撰稿,设计了“可爱的海洋”、“严峻的污染”等五个板块,图文并茂,创意新颖,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效果。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培养了环境意识,创新意识和群体意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从1995年开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来,得到了工业分析和环境科学两个专业学生的广泛参与,每个学生都从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第二课堂开发了学生的潜在能力
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活动的延伸,补充和拓宽,开发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学生中蕴藏着一种崇尚科学、渴望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极大积极性,只要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学生就会充分释放他们的潜能。在实验中,学生学会了积极地思维,把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真刀真枪地参加教师的科研,让学生在实践中领略到知识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无穷的乐趣,使他们真正感到知识有了用武之地,因此对知识的渴望激发他们主动地去寻求知识,由依赖性转为主动性,进而使内在潜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发挥。
(二)第二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年的大学学习,不可能让学生什么都知道,但对于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即使面对一项全新的工作,也会很快适应并胜任。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学生通过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不但拓展和深化了专业知识,强化了基本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不断创新的意识和实践能力。1998工业分析专业有几名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课外科技活动,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首先应充分领略到这一点,普遍反映这些学生的动手能力、工作主动性和独立工作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另外,有几名学生到应聘企业做毕业论文, 很快就熟悉了所在企业的分析规程。有的学生还能提出新的分析方法,受到企业的重视。
(三)第二课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课外科技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工作的事业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顽强毅力,善于与人合作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这些都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在实验过程中,这些学生责任心很强,时常不能按时吃饭,工作到很晚,并且实验中经常面对一些意想不到的难题。失败时,教师鼓励他们,同他们共同探索攻关,一个个去解决,增强了学生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事业中能勇敢地去面对各种考验。经过艰辛努力之后的成功让他们有了一种成就感和自信心。在最后的毕业论文环节中,他们的优势已充分体现了,学生强烈的责任心和对实验室的管理能力,使指导教师可以放心地把钥匙交到他们手中。
(四)第二课堂营造了师生交流互动的空间
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教师真正地了解了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的心里话愿意和教师说。教师经常和学生做实验到很晚才回家,双休日也经常占用,既无报酬,又不算工作量,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深深地感动了学生,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也正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因此教师的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作用有利于教书育人。另外,组织、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也扩大了教师的知识领域,在与学生共同研究、探讨中活跃了学术气氛,达到了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第二课堂活动给本科教学改革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采取减轻课内,强化课外的措施,使教学总课时一再削减,其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因此,应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傅虹,张凤宝,宋淑梅等.化工类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4,(1):627.
[2]李小平.新世纪创新人才应具有全面的创造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2,23(6):71275.
[3]王如芳.更新教育理念培育创新人才———谈高校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18(1):27230.
[4]王绍钦.对第二课堂活动定位的思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3(6):70272.
[5]刘传文,聂风华,苏阳等.清华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调查与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6(1):1212125.
[6]洪波,杨岳.拓展创新素质培养的空间———学生第二课堂创新素质培养的认识与实践[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6(增1):25228,42.
[7]郑军,徐国纲.在临床医学教育中有效开展第二课堂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医学与社会,2004,(1):52255.
[8]马汇泉,孙伟萍.第二课堂———提高大学生微生物学科技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J].生物学杂志,2004,21(2):53254,41.


当前位置: >> 教育学类 >> 职业教育 >>查看论文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