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反思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式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实施情况

反思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式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实施情况

日期: 2010-6-13 10:25:42 浏览: 1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课程改革在中小学自实施至今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某些内容在高等院校也应值得提倡。本文就教学方式在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的现状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改变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方式实施现状的一些策略。
   自2001年9月基础课程改革进入实施阶段起,我国的教育在改革课程功能、课程教学方式、课程结构、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种课程改革的某些内容在高校也应值得提倡。下面我以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式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实施情况为例,来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教学方式实施的现状
   教学方式通常包括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大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教师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学生是人,是发展中的人,是完整的人,是以学习、接受教育为主要任务的人,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仍把学生当作填充的容器,所以在教学中部分教师还是停留在生硬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层面上,还是会经常采用“满堂灌”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的教师即使是采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也多是局限于大量的问答式教学;即使采用了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当学生即兴联想起某个与课堂讨论的无关话题,教师难以驾驭课堂教学时,或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一副懒洋洋的表情时,教师往往会批评学生,同时直接说出问题的答案。这就形成了一种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课堂气氛十分严肃少师生互动和师生间的积极、友好的交流的局面。更有部分教师面对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并不反思其教学方法……这样长期以往必然会导致学生被动地学,进而产生厌学情绪,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二、分析教学方式实施现状的原因
   (一)与高等职业院校的性质、考试体制有关
   高等职业院校顾名思义是教给学生在社会分工中具有专门技能的高等院校。其中有一部分是五年制大专院校,招收的是初中的毕业生,学生在毕业后直接面向社会进行就业,所以在学生的观念中要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他们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并不高。表现为学生基础不扎实,纪律观念薄弱,学习兴趣不大,被动多于主动,常会形成了一种“无所谓”的价值取向,这无疑影响了教文化课教师的一种教学情绪,自己辛辛苦苦准备的一节课学生并不珍惜,并未在学生那里取得一种理想的教学效果,长此下去教师在教学上也就产生了一种倦怠,更新教学方式的观念也就成为了无稽之谈。
   高等职业院校的考试体制一般采用的是考勤和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考勤一般以学生平时出勤和上交作业为主;考试时间一般设在学期课程结束后进行。这样一来学生一旦进入大学,紧张的高中生活常会变得轻松起来,多数学生便会认为60分万岁,加之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很少在课堂上提问,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上会产生一种懈怠的情绪。经常会出现考试前听课不认真的学生将学习好的学生的课堂笔记借来复印一番,便草草的应付考试,结果考试成绩也能得60分。教和学是相互影响的,学生学习不积极,这样长期以往多数教师在教学工作上就缺少了前进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仍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其主要表现是传递既定课程,而不是主动进行课程设计,灵活、自由地实施课程。而学生呢?他们仍是课程知识的接受者,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对前一学期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知识很快便淡忘了。这也是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不能很好地在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的又一原因。
   (二)传统的教学论思想仍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
   解放后,1950年至1978年我国的教学论以引进前苏联凯洛夫为代表的教学思想体系为主,同时也不乏当代教学论的初步探索,可以说80年代以前,凯洛夫的教学理论几乎是唯一的直接影响我国的外国教学理论,1978年以后,在全面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指导下,中国教学论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但以凯洛夫为代表的思想体系仍是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重视传统的三中心,即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重视集体指导而忽视个别指导,强调教师讲授而忽视交流和对话、体验和探究式学习,师生互动少。尽管课程改革不断的倡导新的教学理念,但上述这些做法除在我国少数学校或少数教师身上有所改变外,在我国的多数学校和教师身上仍普遍存在。
   三、改变教学方式实施现状的策略
   (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大家都知道,所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很好的的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的共同特点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这里我们需要注意,虽然探索性、发现性学习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但学校教育、课外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学生身上所实施的学习方式并不仅仅只限于此,因为它不是学习方式的全部内涵,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创新,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行之有效地学习。
   (二)鼓励教师大胆创新
   在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育领导部门要鼓励教师大胆创新,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只要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方法是有创建的,就要用坚强的意志来坚持自己独到的见解,就要尽力把它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从而使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能长久的推行下去。例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社区活动、走进图书馆、美术馆、乐于接受网络教育和全方位教育等等,这些形式的共同特点是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者。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或者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某些情况,提出建议和指导,引导学生大胆阐述并讨论他们的观点,让学生说明取得的结论的有效性,并对结论进行评价,同时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三)健全教师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主要是指对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与结果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对课程实施过程及其效果做出客观、科学的判定。当前的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了教育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进行评价呢?因为教师评价体系的目的在于改进教师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所以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进行评价不妨从两方面进行着手。一方面进行课内评价。因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相对于初、高中的教师来讲,应该是“学者型”的教师,所以要考核他们在教学中使学生领悟到和学到的知识是不是他们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潜心研究所得。同时高等职业院校也应像初、高中那样多举办一些优秀课程的评比。通过课程的评比,激发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改变高校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采用课外评价方式。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师生在一天之中有自己自主的时间,所以课外评价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①教师所带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生学习兴趣、运用知识的能力、习惯的养成等等。②教师对促进学生成长所做的工作,如给学生的评语、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等等。③对教师素质进行评价,如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文化素养、参与共事能力、自制教具、模型、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研究成果等等。总之要通过课内和课外两种评价体系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做一个全面的评估,改进教师的教学,以促进课程的不断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相对于高师院校的教师而言,更多的是教给学生一种技能,所以学生更需要拥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技能、方式方法,启迪学生思维,旁征博引,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幽默、风趣,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的教师。而且教学相长,用孔子的话说“教然后知其困,学然后知不足”,所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那么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如何能教好学生呢?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关键。它对教学工作却起着统帅作用,并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推进和实施效果,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应正确的认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