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中的运用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运用
株洲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杨小林
摘要:《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基础课.从中职生就业情况分析,中职学生面向一线的生产工人,装配工人,维修工人,检测员。因而对中职学生的要求:有一定的识图与绘图能力,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查阅工具书的能力,认真细心的工作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那么如何去培养呢?通过自身的学习,工厂里的实践与几年的教学。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整专业学科教学内容,采取分组、分层项目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关键字:项目教学法 机械制图教学 运用
1、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所谓项目教学法,是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的突出特点,是将教学过程和具体的工作项目充分地融为一体,围绕具体的项目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组织实施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它能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洞察、动手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 作和互助、交际和交流等综合职业能力。
2、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运用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实践项目教学法要求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
个完整的“项目”来组织教学活动。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主干课,具有很强的实战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使学生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参与立意、绘图的过程,培养动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合市场的需求。
2.1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机械制图》学科的特殊性,中职学生基础薄弱的客观性,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教学要求,无法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无法把握。根据人学习感受类型与保持率来看在教学时让学生亲身实践的学习效果将最佳。因此在上课时将枯燥无味的内容变成生动有趣的实践是其中的关键。例如准备橡皮泥,萝卜,及其它教学模型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做正六棱柱,正五棱柱等等;另外三维软件使用帮助也很大,例如在讲组合体绘图的时候,在Pro/E上将组合体的三维图画出来,可以从中了解到组合体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绘图步骤,同时可以利用Pro/E生成工程图与学生对照,这样也省下了老师绘图的时间。
2.2注重学生基本功的练习
学生就业后的工作对《机械制图》的能力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图与绘图能力。因而识图与绘图所占教学时间要超过50%,从图框、标题栏的绘制,点一线一面,基本体到组合体,零件图到装配图,从图线的规范到国标(GB),注重学生基本能力训练,提高绘图的能力。
2.3小组学习模式。
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问题,当学生发现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如何解决,而是直接问老师,没有自主思考能力,也没有想到去问其它同学,没有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采用小组的学习模式可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一般目前中职学校的班级人数都在40~60人/班,可以以5~6人一个小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自己愿意的原则分成若干个小组。当小组成员有问题的时候不是马上问老师,而是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在解决不了的时候才去问老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相互学习能力,同时学生的讨论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学习。同时也兼顾到了老师数量的不足。
2.4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效果展示
交流指的是每组成员在对项目分析后,分析如何去完成这个项目然后与其它小组之交流,这样可以完善各小组之间的不足。
评价教师最后对每个小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项目教学法既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又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有效手段。
3、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几点体会
通过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学生分步分组绘图、识图,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以其独有的教学形式、交流方式、师生参与程度、学习效果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3.1激发了学习积极性。调动了主观能动性
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能从绘图过程中体验构思一绘制一检查完整的工艺流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解一教师示范一强调要领一学生练习”的教学程序。同时,通过项目研究,可以感受到学习科学技术与个人今后的成长具有密切关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力求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进行研究实践,培养其实践能力,提升其职业技能。
3.2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和合作 创新精神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小组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实践、分析、解决和创新的能力,还锻炼了团队协作精神。
3.3理论实践一体化
建设专业教室,实行讲练一体化。按照专业环境要求,布置挂图,配备必要设备、工具和教学模型。我们教师应改变过去传统的“粉笔+黑板、口授+板书”及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武,把理论教学搬到专业教室和实验室去,以促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3.4教学效果和成绩评价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书本为中心,而项目教学法是以能力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技能水平、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应是衡量的主要标准。采用技能和理论相结合的考核方法,通过学生完成能够体现若干项操作技能水平的补线、补视图、画三视图、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识别,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图幅合理改进设想,作为反映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考评标准。最后结合实训项目进行师评、互评、自评,撰写心得体会。
4、项目教学法运用思考
4.1如何使学生持之以恒
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在刚开始学生的过程中学习兴趣很浓,但过了一两个月后,没有兴趣了。这就要求学校要有一套操作性很强的激励机制。
4.2学生的评价体系
采用项目教学法,那么原有的评价体系(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将不能适应于现在的教学,建立可行性,操作性很强的评价体系也是很重要的。
4.3原有的教学安排要打乱
在以往的教学中,一天六到七节课,一般是每门课连续上两节。这样的话在绘图中两节课无法完成一个项目,中断的话会影响以后的绘图效果,那么有可能要将四节课安排在一起。另外,《机械制图》在中职学校一般是一期开完,每周6课时,一学期实际课时只有96节左右,内容无法讲完,那么在安排时如何去考虑。
4.4对教学条件的要求
要求学生有一套绘图工具,要求教室较大,每小组有足够的空间,有多媒体投影设备,有相应有教具等,同时对授课教师也有相应的要求,有从事设计或加工经验,有绘图经验,有创新精神,同时在指导时一个老师可能不够,在一堂课要两名老师指导。
4.5对项目的设定
如何设置项目也是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要紧贴生产一线,同时又要学生有拓展的空间。
总之,实施项目教学法,推动了教学革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学习环境,不但可以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对知识进行综合演练,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成荣.就业导向下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 .职教通讯,2006(4):9~l3.
[2]熊野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药剂专业任务引领型课程教学探索【J】.职教通讯,2008(7):43~45.
【3】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2)
【4】乔玉红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NO15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