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生产线有轨转运车电控系统

生产线有轨转运车电控系统

日期: 2010/5/9 浏览: 3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研究各变量的灵敏度,选取灵敏度较高,即设计影

响最大的几个位置变量作为优化的设计变量。A点

和B点在初始位置的敏感度如表1所示。

表1设计变量在初始位置的敏感度

设计变量 A石 Ay B搿 By

敏感度/N I/Lll"I 1 415.57 7.849 —1 008.915 60.259

选择A戈,B戈和By作为设计变量进行优化,

从而得出A和B点优化后的坐标值,见表2。

表2优化前后各点的坐标

Az Ay B戈 By

优化前 一1 002.9 —871.1 —839.5 O

优化后 一1 065.05 —882.278 —922.72 —2.767 87

图2优化前后举升缸举升力曲线

1.优化前2.优化后

如图2所示举升缸的最大举升力由347.207 kN

减少至326.738 kN,下降5.9%。

3结论

结果表明,利用ADAMS对自卸车举升机构的

参数化优化设计是可行的,可以解决举升机构的布

置问题,其结果形象直观,仿真效果良好,为举升

机构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方便、实用的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尹辉俊.虚拟环境下自卸车举升机构的运动仿真与优

化.机械设计,2006(5)

2汪惠群,郑建荣.在ADAMS软件中虚拟样机的参数化

建模与分析.研究与开发,2004(10)

3陈立平,张云清,任卫群等.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及

ADAMS应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郑建荣.ADAMS虚拟样机技术入门与提高.北京:机械

工业出版社,2002

作 者:马锐

地 址: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371信箱

邮 编:100083

收稿日期:2006—10—10

生产线有轨转运车电控系统

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刘志良 白传悦

在自动生产线上,各工序之间的物品常用有轨

小车来转运。小车通常采用电动机驱动,电动机正

转小车前进,反转小车后退。

1控制要求

对小车运行的控制要求为:小车从原位A出

发驶向1号位,抵达后立即返回原位;接着又从原

位A出发直接驶向2号位,抵达后又立即返回原

位;第3次从原位A出发,直接驶向3号位,抵达

后仍立即返回原位,如图1所示。

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将上述3次运行作为1个

周期,每个周期间小车可以停顿若干时间。也可以

《起重运输机械》 2007(7)

不停顿直接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按下停止按钮为

止。

返回运行==正向运行

原位A l号位2号位3号位

图1小车行驶示意图

2 PLC选型及I/o接线图

根据控制要求,系统的输入量有:启、停按钮

信号;1号位、2号位、3号位限位开关信号;连

续运行开关信号和原位点限位开关信号。系统的输

一33—

万方数据

出信号有:运行指示和原位点指示输出信号;前

进、后退控制电机接触器驱动信号。共需实际输入

点数7个,输出点数4个。选用日本三菱公司F一

20M产品,其输入点数12,输出点数8。小车行驶

控制系统PLC I/0接线图如图2所示。

启动按钮

原位点限位开关

1号位限位开关

2号位限位开关

3号位限位开关

连续运行开关

避y一 X400 F-2

塑∥一 X401

坚∥一 )“02 Y430 {毕塑

j翌∥一 X403 Y431 _[]-堕

j塑∥一 X404 Y432 {拦坠

§∥一 X405 Y433 _[掣生

X406妙一 X407

COM COM —孓

图2 PLC I/0接线图

3控制程序设计

M

原点指示

运行指示

前进

后退

小车PLC控制系统梯形图见图3。小车运行控

制过程如下:

(1)小车处于原位压下原位限位开关SQO,

X401接通Y430,原位指示灯亮。

(2)小车行驶至1号位返回原位按下启动按

钮SBl,Y431被X400触点接通并自锁,运行指示

灯亮并保持整个运行过程。此时Y431的常开触点

接通移位寄存器的数据输入端IN,M100置1(其

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M100和X402的

触点接通Y432线圈,前进接触器KM2得电吸合,

电动机正转,小车驶向1号位。当小车到达1号位

时,限位开关SQl动作,X402常闭触点断开Y432

线圈,KM3失电释放,电动机停转,小车停止前

进。与此同时X402接通移位寄存器移位输入cP

端,将M100中的“1”移到M101,M101常闭触点

断开,M100补“0”,而M101常开触点闭合,Y433

接通,接触器KM4得电吸合,电动机反转,小车

后退,返回原位。

(3)小车行驶至2号位又返回原位当小车碰

到原位限位开关SQO,X401断开Y433线圈通路,

KM4失电释放,电动机停转,小车停止。X401与

M101接通移位输入通路,M102接通Y432线圈,

小车驶向2号位。当小车再次到达1号位时,虽然

SQl动作,X402动作,但因为M102和X402仍接

通Y432,M100为“0”,所以不影响小车继续驶向

2号位。直至小车碰到2号位限位开关SQ2,X403

—34一

断开Y432,小车才停止前进。与此同时,X403与

M102接通移位输入通路,将M102中的“1”移到

M103,M103为“1”,其余位全为“0”。M103接通

Y433线圈,小车返回原位。

(4)小车行驶至3号位再返回原位 当小车碰

到原位限位开关SQO后,小车停止后退。同时

M103和X401接通移位输入通路,M104和X404接

通Y432,小车向3号位驶去。小车再次经过1号

位和2号位,但因为M100~M103均为“0”,不会

移位,M104和X404仍接通Y432,直到小车碰到3

号位限位开关SQ3动作,X404才断开Y432线圈,

小车停止前进。这时M104和X404接通移位输入

通路,M104移位到M105,M405为“l”,其他位

为“0”,M105和X401接通Y433,电机反转,小

车后退返回原位。

图3 PLC控制梯形图

(5)小车运行1个周期小车运行1个周期返

回原位后压下原位限位开关SQO,、x40l又断开

Y433,小车停止运行。同时M105和X401接通移

位输入通路,M105移位到M106,M106为“1”,

《起重运输机械》 2007(7)

万方数据

其余位为“0”,即M100~M105的常开触点均为断

态,这时如果连续运行开关s仍未合上,X405仍

断开,那么移位寄存器不会复位,M100仍为“0”,

则小车正向出发往返运行3次(1个周期)后,就

在原位停下来了。

(6)小车连续运行与停止如果需要小车在运

行1个周期后,继续运行下去,则合上连续运行开

关S,X405、X401和M106接通复位输入端R,移

位寄存器复位,M100重新置“1”,M100与X402

又接通Y432,小车开始第2个周期的运行,如此

连续运行下去,直到按下停机按钮SB2,X407触点

断开,Y432和Y433线圈断开,小车才会立即停止

运行。如果发生意外情况,不论小车运行在什么位

置,只要按下停车按钮SB2,电动机立即停转,小

车停lE运行。

4结束语

自动生产线上的转运小车是常用的生产设备,

它运行正常与否,对生产影响很大。该控制系统简

单可靠,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廖常初.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重庆:重庆大学出

版社,1998

2常斗南.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应用.北京:机械工业

出版社,1998

3周恩涛.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其在液压系统中的应

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白传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3

5自传悦.柔性制造系统中的运输机械.起重运输机械,

2003(7):2争一30

作 者:刘志良

地 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城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学



邮 编:710021

收稿日期:2006—05—22

螺旋叶片式连续搅拌机的设计

鹤壁煤业机械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李荣旭郭鹏

螺旋叶片式连续搅拌机适用于2种以上粉状、

粒状、小块状物料在搅拌、混合的过程中不断向前

输送的场合,广泛适用于化工、建材、冶金等行

业。

1工作原理

该设备通过装有螺旋叶片的2根并排布置的搅

拌轴的相向转动,对连续加入其锅体内的物料在向

前输送的同时,还可对物料进行搅拌、混合、加热

和冷却等工艺。

2结构特征

该设备主要由底座、锅体、搅拌轴、叶片、电

《起重运输机械》 2007(7)

动机、减速器等部件组成(见图1)。在其2个半

圆形的锅体内并排、相交配置2个搅拌轴,为降低

成本、减小重量,采用钢管制作。在搅拌轴圆周上

按螺旋线形式交错布置着耐磨性能高的叶片式刀

片,这种结构的叶片能减小物料向前输送的阻力,

同时减小叶片的磨损(见图2)。当调速电机通过

减速器、联轴器、2个对轴齿轮带动2个搅拌轴相

向转动时,可使物料按其螺旋线方向向前输送,在

断续叶片的作用下,物料在2个半锅体相互交换、

混合、搅拌,从而使物料混合均匀。为防止轴头漏

料,采用了盘根与迷宫相结合的密封方式。

一35—

万方数据

生产线有轨转运车电控系统

作者: 刘志良, 白传悦

作者单位: 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学院

刊名: 起重运输机械

英文刊名: HOISTING AND CONVEYING MACHINERY

年,卷(期): 2007,(7)

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5条)

1.廖常初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 1998

2.常斗南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应用 1998

3.周恩涛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其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 2003

4.白传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2003

5.白传悦 柔性制造系统中的运输机械[期刊论文]-起重运输机械 2003(7)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qzysjx200707010.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16日


生产线有轨转运车电控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