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析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浅析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日期: 2010-2-22 17:05:13 浏览: 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浅析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摘 要】本文力图通过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历史和现实的考察,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内涵、特征、作出详细阐述,对健全人格培养的目标、机制作出较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 健全人格 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人们价值观念的变革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国教育界也日益重视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许多国家的教育研究重心已从原来的“知识教育”、“智力开发”转向“人格培养”。因此,培养有道德、人格健全的大学生,是教育的第一宗旨。大学生有知识和能力,但不一定取得事业的成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要成为对社会有用人才,还有一个如何运用知识和能力去做事的问题,这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格。现代社会不仅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还需要有健全的人格。
   1 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内涵
   1.1 自强自尊的人格意志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格作为人的价值生命的承担者,是以人的主体资格为其内容,关注的是人的有自由价值的自我,强调的是人的活动主体的自我。因而,健全人格首先要有自强、自尊的人格意志。自强自尊的人格意志,就是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理性地分析问题,生活态度积极热情,经常保持愉快、满意、开朗的心境,并以一种开放的态度,主动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在认识社会的同时,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自强自尊的人格意志是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基本内涵。
   1.2 求真务实的人格品质
   求真务实就是敢于追求真理,尊重科学规律,立足现实,踏踏实实地做好实际工作。求真务实的人格品质对大学生而言,就是不轻信、不弄虚作假、不贪图虚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言行一致,思想和行为相协调,不为私欲背弃信念和良心,对自己做出恰如其分地评价,既承认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又承认自己的不利因素。
   1.3 开拓创新的人格取向
   开拓就是要探索未知领域,走前人与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就是要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拿出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创新性是人类社会进步与繁荣的本源,也是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特征。正是人类永不停息的创造活动,推动着历史的不断进步。具有创新的人格取向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充满信心的开拓意识,把热情、创造动机用在学习和生活中,在不断追求与成功中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不虚度,把奋斗和变化看作人生的内在组成部分,愉快地负起自己的责任,并根据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生存系统中要素的改变进行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态度更新,更好地为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民族的昌盛而奋斗。
   1.4 健康开朗的心理素质
   现代意义上的健康概念具有两层含义,它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健康开朗的心理素质是健全人格的特征之一,是大学生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是事业成功的内在保障。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善于自我调节,达到情绪、心态平衡;善于平衡自身与环境的关系,能对社会环境采取现实的态度,正视人生,适应社会的变化;善于选择积极主动的生活方式,较好地调整个人期望与社会期望的矛盾冲突,若发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常能修正或放弃自己不切实际的计划,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与环境保持平衡,以求与社会的协调一致。
   2 当代大学生人格现状
   2.1知识文化层次高、自我控制能力差
   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认知能力强,人格素质更新快,因而,大学生有能力达到较高层次的人格素质水平。但也应看到当代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弱点:厌学情绪明显、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是学生成才的主要途径,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2.2 虚拟关系广、现实交往能力差
   网络时代的到来,开辟了人们生活的新空间,计算机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的发展既为大学生带来了机遇,帮助他们步入成长和发展的快车道,又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使一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二重性;即虚拟关系广、现实交往能力差。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上网时间远远大于个人的社交活动,他们在网上交友、开会、发布信息,从现实的物理空间的直接接触,发展到通过数字的方式在虚拟空间内与间接方式进行交流。
   2.3 独立意识强、独立能力差
   当代大学生从家庭走向小学直至大学,基本上都是一帆风顺。部分大学生由于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下,过多的关爱成为他们成长中的一种束缚。一方面他们崇尚独立、自主,独立意识较强。另一方面独立能力较差,有严重的盲从行为和依赖心理。这种依赖心理突表现在:一是生活上的依赖。二是心理上的依赖。
   3 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对策
   3.1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学生人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人们形成思想认同和共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大学生人格,教育大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和他人相处。
   3.2 用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人格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支特殊力量,始终工作在教学、管理的第一线,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奉献精神、治学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人格特征,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往往以辅导员作为人生的标准,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在默默地感染着学生,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学生生活情境,经过内化形成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辅导员只有既教书又育人,二者统一起来,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完成辅导员的本职工作。
   3.3 用自我教育完善大学生的人格
   健全人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外在影响与自己实践外,也离不开内在的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调试、自我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如果没有高度的自我完善意识和自觉性,再好的外部教育也是毫无意义的。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人格,必须要加强自我教育,通过个人的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锻炼和自我提升,来控制和建构人格结构,把外控转化为内控,引向自尊、自强、自爱、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1] 许惠英,人格教育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
   [2] 余潇枫,哲学人格[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
   [3] 许惠英著,人格教育论,学苑出版社,2000年.
   [4] 蔡东霞,谈高校学生的人格教育[J],教育探索,2004,(7).
   [5] 葛明贵,健全人格的内涵及其教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3,(4).
   [6] 樊富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7] 王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