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分阶段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分阶段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日期: 2010-8-28 3:22:04 浏览: 2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比较,根据理工院校的实际办学特点,提出了在高校分阶段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观点。并提出了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提早化、社会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发展 分阶段
   1 问题的提出
   2006年至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持续大幅度增长,每年增加约60万,总计约2600多万大学毕业生,比2001年至2005年期间将增加1500多万人。虽然国家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对于高校毕业生有着旺盛的需求,但是高校毕业生的增长速度大于企业需求的增长,加之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如何解决急剧增长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了国家、社会、政府、高校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阶段转变。与招生数量增长相对应,生源的平均质量却在下降。而从2000年开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从“国家分配”转变成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2000年以前,高校学生不必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不用担心自己的专业等问题。但是随着毕业分配工作已经成为过去时,社会竞争一步步的加剧,大学生们在毕业之后直接面临市场的考验,这时在大学学什么,工作时做什么和怎么做,自己适合什么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应运而生。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经过近十年的积累,已经迫切的需要对应解决的办法。职业生涯发展教育逼近了每个走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同时,伴随着它出现的就是高校如何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由谁来做的问题。
   2 国外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现状
   职业生涯[1]是指一个人一生中的所有与工作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职业生涯发展则是指为达到职业生涯计划的各种职业目标进行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发展培训、教育、实践等活动。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是由早期职业辅导运动发展而来的,起源于美国20世纪中叶。目前,国外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已经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生涯教育从注重解决学生的职业问题转移到了注重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上,已融入到个体的自我发展进程、角色发展的进程中,直至扩展到终身发展的领域和范围。随着半个世纪的发展,国外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已经形成了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个性化的特色。
   3国内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现状
   国外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进行的较早,一般在中学教育计划中就有系统的教育内容和完善的咨询服务体系。而我国职业生涯教育发展较晚,90年代中期从欧美传入我国,还没有在学校普及和系统地进行,更缺乏相应的咨询服务机构。虽然高考迫使学生开始思考职业发展的方向,以确定大学和专业的选择,但是在中学阶段并没有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是陌生的,更不可能用于指导实践。
   自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以来,我国高校就开始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各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大都是由原来的毕业生分配办公室转型而来的,指导中心的职能是行政性偏强而服务性偏弱。近十年来,就业指导还是更多的停留在毕业将近的包含政策解说、信息发布、技巧指导的择业指导上。只重视了择业问题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同时,由于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使得高校中存在唯就业率是从的现象。虽然一次性就业率很高,但毕业生在离校后一年内离职和重新回到学校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多。这正是高校迫切需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真实写照。
   4 如何在大学阶段更好的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教育部对全国高校从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教师和工作人员提出的要求,也是每个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和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达到的目标。即: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地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
   高校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大学生自主择业发展的意识、理念及能力,以图其长远的职业发展。和谐、匹配绝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所以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绝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完成了的任务,而是动态平衡的过程。要做的是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是替学生做决定。通过不间断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将学生从“模糊的主体地位”转变为“理性主体地位”。
   理工类大学各个阶段的一般特点:大学一年级,入校适应过程,主要学习基础理论课;大学二年级,学习专业理论课,开始从事和专业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可以选择辅修专业;大学三年级,学习专业课程,进入专业教研室,协助指导老师完成科研活动,开始面临考研和找工作的抉择;大学四年级,完成毕业设计,参加硕士生入学考试,职业选择。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培养过程,但是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上述理工类高校各个阶段的一般特点,在大学开展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也应该分阶段重点开展:
   4.1 大学一年级:树立职业意识,确立职业理想
   从入学起,对学生进行性向测评,了解其特长、兴趣、爱好、能力等,建立学生特性档案。
   专业介绍。主要介绍学校本专业概况、本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本专业最新的国际、国内发展动态和趋势、社会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以及对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等内容。使学生在了解专业前景和就业去向前提下,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的大学生活起好步、开好头。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主要通过先进典型事例的剖析,选取大学生尊敬、钦佩的人物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使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主要介绍什么是职业生涯发展,职业兴趣的测定与职业的选择,学生职业性格与价值取向的测评,通过对职业兴趣、性格与价值取向以及各种职业能力的测定,使学生能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确定合理的人生定位。
   4.2 大学二年级:就业准备,提高素质
   大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分析自我特长、优势和局限,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有目标地培养专业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经过一段时间在校的学习生活,启发学生对大学一年级时对自己的定位进行二次比较、检验和确认。同时进一步发现自己的兴趣,并可选择相应的辅修专业,培养专业能力。
   4.3 大学三年级:就业准备,进一步提高专业素养
   学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了解科研工作的一些基本方法和过程。
   对学生进行志向测评,主要包括企业家志向[2]、自由独立志向、管理志向、奉献志向、挑战志向、生活方式志向、雇佣志向、居住志向等。
   介绍往届学生的职业流向和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供学生思考、讨论,形成职业短期目标进行就业技巧培训。主要培训求职的基本文字能力及求职相关材料的准备,培训求职的外在能力如语言表达、公关礼仪、形象气质、签约面试等和求职的内在能力外语计算机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良好品行等以及就业求职情景模拟测评与演练,自主创业及其他就业方式的指导。
   4.4 大学四年级:就业冲刺、实践使用
   宣传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提供政策咨询。介绍如何全面、合理地收集、处理、利用就业信息,如何了解就业法律制度及国家有关的就业政策。熟悉相关就业手续的办理。通过就业服务指导,使学生掌握大量的就业信息,并且会科学、合理的利用这些信息。了解就业、签约的基本程序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知道毕业相关手续的办理程序和国家的有关规定。
   强化毕业生的角色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精心组织招聘会,为毕业生求职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鼓励学生外出实习,让学生提前走向社会,参与实践锻炼。
   同时,在进行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各个阶段都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指导。科学利用挫折训练法、活动锻炼法、静心思考法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期望值,并不断做好心理状态的调适。引导大学生培养客观独立的自我意识、勇于挑战的竞争意识、战胜逆境的意志品质、积极冷静的情感性格、顽强坚定的自信心和科学正确的就业观念。
   5 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方向
   目前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主要开始在各个高校中探索施行,但是参考欧美国家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过程,并结合目前高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所产生的问题,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将不仅仅在高等教育阶段,而将提前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且将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而应该是由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家庭等协同合作,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形成一个高效合理、规范有序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体系。伴随着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化人才,依据心理学、医学生理学、职业社会学、教育学的原理,对人的个性特征加以分析、判断、咨询,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参考文献
   [1] 劳晓芸.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06(6)p.61-66.
   [2] 孙颖,陈士俊,王梅.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决定因素的相关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6)p.16-17.
   [3] 张再生.职业生涯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4] 蒋建荣,詹启生.大学生生涯规划导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5] 杜林致.职业生涯管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6] 陈宁,张文双,刘锐.科学就业观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创新.思想教育研究,2009(1)p.19-20.
   [7] 王秉琦,李寿国,彭璟.构建发展式大学生就业指导新模式探索.中国高等教育,2007(13)p.60-6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