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农村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现状、特征、成因及对策的相关研究

农村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现状、特征、成因及对策的相关研究

日期: 2009-2-4 12:27:27 浏览: 20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王根顺 孟子博

摘 要:在我国,“农村贫困大学生”在大学生中是占有很大比重的一个群体。这一群体在经济、文化上处于边缘状态,特别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本文将从农村贫困大学生现状、特征、成因及对策四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农村贫困大学生; 弱势群体

自震惊全国的“马{学}加{海}爵”事件发生以来,农村贫困、特困大学生的生存状况,特别是他们的心理状况再一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弱势群体是一个比较意义的概念,具有明显的相对性。中国现实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具体是指在社会变革过程中,其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发展机遇、物质生活条件等一方面或多方面处于劣势(如经济拮据、心理脆弱等)的群体。在我国,“农村大学生”在大学生中是占有很大比重的一个群体,也是相对的弱势群体。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制结构,导致城乡贫富差距、城乡文化差距都很大。很多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在经济上呈现贫困状态,文化上处于边缘状态,所以这一群体特别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心理问题困扰高校农村贫困生的现状

心理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贫困大学生的重要因素,在当今社会,因为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农村贫困大学生的重要影响一直被社会所关注,主要表现有:
(一)成绩滑坡,学业荒废
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经常要为各种费用操心,无法专心学习。有的无视校纪校规,忙于赚钱而随意旷课,直接影响学业。有的只顾怨天尤人,对生活绝望,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认为学好学坏一个样,无心学习甚至厌烦学习。大部分贫困生虽然想搞好学习,但焦虑的情绪使其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效率低下。同时,自卑的心理便其不愿意向同学、老师请教,也没有坚定的信心。正因为如此,我们经常发现,贫困生中总有大批人学习落后,成绩垫底。

(二)心理脆弱,人格缺陷
一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重负,造成了精神和心理上的贫困,成为“双困生”。生活使他们形成了过分自尊和封闭的心理定势,精神经常高度紧张,防范意识强,心胸狭窄,对他人的言行举止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并喜欢牵强附会,因而极易受到伤害。其中部分人只能接受成功和荣誉,而不能经受失败的压力,稍遇挫折,就会心灰意冷,悲观绝望。这样由于性格上过于内向,精神上焦虑不安,萎靡不振,人际交往自我封闭,言谈举止小心翼翼,造成人格上的缺陷,给人一种消沉、懦弱的感觉。

(三)诱发心理疾病
贫困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情感中的对立面常常交织在一起。如自立与依赖,自尊与自卑,幻想与务实,进取与消极,冲动与压抑等等。很多贫困大学生盲目地追求物质生活,理解幸福就是绝对利欲观和享受观,失去了作为社会人的秩序性,因为经济上的原因,当他们得不到肯定和满足时,他们要么选择精神颓废,意志消沉,无聊发泄与消极反抗,要么走向偏激,愤世嫉俗,走入误区。当这种内心矛盾长时间得不到其他人的抚慰、疏导,特别是心理冲突强度迭加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心理失衡,诱发一系列的严重心理疾病,如神经衰弱、强迫症等。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宣泄或解决,一旦不堪忍受或者受到新的刺激,极易导致越轨犯罪,这方面的报道已是屡见不鲜。

二、高校农村贫困生的主要心理特征

农村大学生弱势群体从进校伊始就背负着与其他人不同的压力和负担。在长期社会化过程中,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由于受经济、文化等方面弱势的影响,在生理、心理方面都与其他人有一定的差别,这也就构成了这一群体独有的特性。

(一) 自卑与自尊心理冲突
来自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家庭的农村贫困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其原有的教育条件相对薄弱以及受其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使他们发觉自己在许多方面与其他同学差距悬殊,遂有自惭形秽之感,自我评价偏低。北京某高校一位休学的贫困生对采访的中国教育报记者谈到:“我在学校中生活和学习的压力很大,城市孩子中很多基本的技能我都没有,我不会打球、不会唱歌。高中的时候,我学习很好,能够赢得大家的尊重,可到了大学,同学们学习都很好,而且大学生活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学习,在其他方面我再也找不到自信。对于手机、电脑,我不仅不会用,而且几乎没有见过。我觉得自己实在是很差,也总觉得周围的同学、老师都在嘲笑我。”自卑是对自我认识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活动。其表现为对自己能力评价过低,怀疑自己,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担心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心理状态。在校园里,我们常常看到:一方面,贫困生整天愁眉不展,情绪低落,郁郁寡欢,不苟言笑,遇事退缩,表现出极大的自卑感。自叹不如,盲目自卑。有些贫困生形成了一些错误认识,认为自己家庭条件差,时常囊中羞涩,难以在与人交往中“挥洒大方”,而寒酸的外表也常常使他们自惭形秽,担心别人看不起;或是由于以前曾经有过一些因贫困而遭受他人耻笑的经历而导致心理挫折,遂自视处处不如人,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勇气和信心,出现强烈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贫困生的自尊心比一般大学生的自尊心强。有关调查发现,很多贫困生在接受解困过程中,宁愿贷款、勤工俭学,也不愿接受社会、个人的资助,他们认为人情债很难还。作为农村贫困生,他们不愿提及经济上的窘迫、也不愿让同学怜悯和看不起自己。出于自尊,贫困生容易产生自我保护意识,其表现为敏感、偏执和过激。因此,他们的心理长时间处在自尊与自卑的冲突中,这种自卑与自尊的心理矛盾,使那些来自贫穷地区人们原有的韧劲毅力和艰苦奋斗精神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下,慢慢地扭曲变形,逐渐形成了既自卑又自尊、既坚强又脆弱的双重性格。他们过分地看重自尊是因为除了自尊以外他们大抵是一无所有的。而自我评价过低又使他们经常陷入自卑的泥潭,自认为低人一等,与人比较时,常常以人之长比己之短,越比越没信心。其表现为自怨自艾、悲观失望、郁郁寡欢、离群索居。

(二)焦虑与忧郁心理矛盾
在日常生活中,贫困生因为预感到困难将要到来,感到没有把握,无能为力而又无法有效地加以预防和解决,从而产生担心、紧张的情绪和焦虑心理。其表现为提心吊胆,惶惶不安,忧心忡忡。由于贫困生的学习、生活没有稳定可靠的保证,没有充足的费用添置学习资料和设备,不能按时交纳学费等,还有些基础较差或来自边远山区的贫困生总是早出晚归地读书,但由于种种原因考试成绩却很不理想。这就使他们产生深感对不起家长、老师的焦虑心理。此外还有就业的压力,由于社会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很大程度上还存在不公正的现象,加之农村贫因生在外形、风度、气质、言语等方面也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因而贫困生就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就更大。他们不可能依赖父母,惟有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依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处于不败之地。由于他们为此焦虑不安、心理烦躁、烦闷、内疚,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忧郁的情绪。其表现为情绪低落,对什么事情也不感兴趣,打不起精神。例如有的贫困生连学校为他们发放的救济物资也不敢光明正大地消费和使用,怕别人议论。由于贫困生对家庭的担心、对未来的迷茫、对贫富差距的不理解、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认识不够等,再加上现实生活中时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些都不停地咬噬着他们异常敏感的心灵。渐渐地他们在焦虑与忧郁冲突中一天天走向消沉,实际存在的经济压力和由于他们不能够正确认识而过分夸大的其他方面的困难,几乎压垮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忧郁心理使他们觉得生命中没有希望。许多贫困学生表现出情绪极不稳定甚至走向自杀的边缘行为,这就是心理矛盾冲突的结果。

(三)孤僻、离群与自我封闭心理
部分农村大学生非专业知识面较窄常有落伍心理。由于当代城市大学生从小生长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非专业知识面较宽,对天文地理、人生哲学、社会轶闻等有的同学论述起来头头是道;相比之下,长期生活在文化知识贫乏的农村大学生,非专业知识面就显得比较窄。每当同学在海阔天空闲聊时,部分农村大学生总是沉默不语,害怕说错了被别人看成无知当作笑柄。虽然,他们在“业余听政会”上也能知道很多东西,但是,他们内心里总感到自己的非专业知识面太窄与城市大学生比还是有些落伍。由于自卑、缺乏自信心,农村贫困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沉默寡言、孤僻、不合群的心理特点。行为上常表现出:喜欢听同学闲谈,自己不太多讲,有时附和着别人来掩饰自己落伍心理。与同学交流,害怕别人问及家庭,很少向别人敞开心扉,独来独往,少数贫困生如果自己不进行调适,外界不进行干预,那么,再进一步他们就会走向心理封闭。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心理素质上较差的大学生苦苦挣扎,一部分人勇敢坦然地直面贫穷并通过各种途径改变自己的处境,调整自己的心态。但往往有一部分学生却在心理失衡以后不去面对现实、不去奋发进取,而是不知所措。他们无心学习、无心交际。经常做的就是进行消极的“自我安慰”——“没办法,我没有钱”。错误地认为没有钱就没有一切。看不到任何能够改变和走出这一境地的希望,一步步慢慢地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

(四)敏感多疑与嫉妒心理
由于心理负荷较重、经济地位较低,贫困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最怕别人议论自己的不足,因此有时特别多心。贫困生内心设防很多,经常疑心其他同学说其吝啬、老土等,所以他们越来越不愿与同学交往,同时与其他同学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有的甚至对家境富裕的同学产生嫉恨。通常情况下,贫困生的嫉妒心理来自三个方面:一方面,在与他人相比较时,认为自己不论是在学习、智力方面、还是在能力等方面自身条件都不落后于其他同学,只是因为家境贫寒,所以才感到心理不平衡、不服气,由此产生“比较型嫉妒”心理;另一方面由于贫困生面对丰富的物质诱惑而又不能享受,由羡慕而产生“羡慕型嫉妒”心理。第三个方面是富裕学生表现出来的优越感和傲慢刺激了贫困生,使他们心生不满而产生“嫉恨型嫉妒”心理。如果这种嫉妒型心理障得不到及时缓解,他们就有可能走向极端——报复他人、伤害他人和社会等。

三、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样的,下面从社会、家庭和个人三方面作一粗浅的分析。
(一)社会因素
在市场经济负面因素影响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惟一目标的亚文化,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加剧了人们对金钱的渴望,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穿戴不时髦、经济不宽裕,贫困生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特别是在法制不完善的情况下,看到有的人靠非法手段大肆敛财,迅速暴富而一掷千金,但自己却在为每天几元钱的生计发愁时,不平衡的心态很快形成,甚至发展成反社会的偏执人格。
其次,由于社会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贫困大学生没有父母可以依赖,自身在风度、言谈、气质等方面也有不足之处,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
再次,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实施不当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如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件好事,但由于处理方式不恰当,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感到是在接受“施舍”,伤了自尊心,加重了自卑心理。

(二)家庭状况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学生家庭状况各不相同。而三分之二的农村特困生都集中在老、少、边、穷的山村地区。越是贫困的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成就期望值通常也越大。父母宁愿节衣缩食甚至不惜卖血也要供孩子上大学,贫困生身上一般都寄托着将来通过自己的成就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巨大希望。贫困生在求学过程中要承受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学生常为自己求学的花费有负疚感。这种压力既是贫困学生努力学习的巨大动力,也是当他们的努力失败以后迅速形成自惭、自责心理甚至离校出走的重要因素。

(三)个体因素
个体的心理素质是影响贫困生心理的内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不少贫困生自我评价偏低,自我认同的偏差往往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使他们在思索自身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时,难以正确认知,因而产生了各种心理的问题。贫困生往往面临各种心理矛盾交织,自我调适能力偏低,加上一般具有较封闭的特点,不愿将自己的痛苦和困难暴露给别人,及时寻求外在的帮助与解脱,这些心理矛盾的积累和压抑,使他们的心理素质更加脆弱。贫困生的道德素质特别是诚信素养也是间接产生贫困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一个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就是国家助学贷款。现在银行为什么不愿意给贫困生放贷,核心问题是已经毕业的贷款贫困生不讲诚信,不按时还款付息。这样一来,,本来抱着莫大的希望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解决燃眉之急的希望落空,心里被气愤、抱怨、无赖、沮丧的阴影占据了。谁之过,贫困生自己。还有诸如参加校内勤工助学不尽职尽责,校外打工“短斤少两”,家教辅导敷衍塞责等等。

四、解决高校农村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为了保证每一个农村贫困生不因贫困而挨饿,不因贫困而辍学,不因心理压力而妨碍成长,以健康的心态度过大学时光,我们因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
对于一个大学生个体来讲,小学、中学阶段的学习是开展大学学习的基础,也是整个人生的基础。而很多农村大学生综合素质处于弱势是与中小学教育的基础不牢固有联系的。因此,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应该关注农村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和安置工作。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农村的现状与问题有着直观而深入的了解。国家可以探索性地投入专向经费,有计划、有方向性的资助、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大学生,并使之返回农村从事农村建设与治理工作(可以先试点再推广),如果成功将会改善我国目前的农村建设现状,大大加快农村发展进程。国家同时也应关注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

(二) 加强高校相关建设
 加大贫困大学生的物质扶助,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不良心境,物质扶助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教育引导的前提和基础。在高校中建立、完善一个较为完整、包括:“奖、贷、助、减、补、扶”六位一体的助学体系。同时应努力创设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通过长期、稳定、多途径的勤工助学来间接地加大贫困生的物质扶助,这不仅可以缓解高校直接用于补助资金的紧张,而且还可以克服一些特困生的依赖心理,培养他们的自立精神。另外,积极寻求社会多方面的支持,通过多种形式(希望工程、企业赞助、社会兼职等)加大特困生的物质扶助,让他们在感受社会温暖中,调整心态,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其次,应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完善和加强心理咨询处的工作,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解困”工作必须根据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通过心理咨询、专家讲座、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与途径。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挫折教育,让他们明确心理素质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心理调节方法,适时采用升华、宣泄、代偿、合理化等调适技巧,舒缓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冲突,克服心理素质方面的缺陷,提高自身挫折承受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接受自我、悦纳自我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能,迎接生活的挑战。

(三)农村大学生弱势群体应加强自身修养
农村大学生弱势群体自身应加强科技文化、思想道德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以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内在修养。形成一个独立的,客观的,稳定及理性的自我评价体系。同时塑造自尊、自爱、自强的人生品格,把自己打造成符合时代需要的,经得起时代浪潮考验的合格大学生和时代青年。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暂时的社会不均,是社会改革进程发展中所不可避免的,现在贫困并不代表将来贫困,贫困并不可耻,可耻的是自己甘于贫困,不去努力而指望他人来解困。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引导贫困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走出狭隘的金钱和琐事圈子,将个体需求与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坦然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困难,树立自强向上的人格品质,在逆境中塑造性格,锻炼意志,忍人之所不忍,经受住各种挫折的考验,真正做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参考文献:
[1] 彭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3).
[2] 张晓琴,陈松.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
[3] 杨韶昆.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J].焦作公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8).
[4] 廖忠友.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6).
[5] 代堂平.压力及其化解——对农村大学生认知失调的一种可能解释[J].中国青年研究,2005(6).
[6] 伍安春,张旭东.农村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的调查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