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关注高校弱势群体 完善贫困生教育

关注高校弱势群体 完善贫困生教育

日期: 2010-1-2 8:12:59 浏览: 7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中弱势群体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贫困生问题尤为突出。贫困生由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其他原因导致心理贫困,进而影响他们将来的发展。为贫困生解决困难,帮助他们重塑自信,对于贫困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教育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将完成从依赖性到自食其力,适应社会各种要求的社会人的转变。高校独具特色的生活和学习规律,潜在的物质和精神竞争,使一些学生长期无法处于优势地位,成为高校特有的弱势群体。
1 高校弱势群体的现状
“弱势群体”一词最早出现于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计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的劳动者。理论界对于“弱势群体”有着不同的理解,但至少在一点上的看法是一致的,即弱势群体是相对于强势群体而言的,是由于自然环境、经济条件、体力或脑力状况、社会地位和文化层次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生活中的压力,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这个群体应该是社会援助的对象。
高校大学生的弱势群体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经济困难的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这些学生或因为家庭处于偏远农村,或丧失父母,或父母下岗,或因自然灾害等各种原因造成经济困难。二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往往不善于沟通,人际关系不佳。三是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造成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于高中时基础不扎实,学习态度不端正,也可能是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等。
这三种类型的弱势群体在高校中以贫困生的问题最为突出,据2004年8月教育部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目前在校“贫困生”的比例为20%,已达240万左右;“特困生”为5%,约160万;从局部的个案看,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1998-2002年,“月生活费”低于150元的贫困生比例从16%激增到41%,而月生活费低于90元的特困生的比例,从1998年的6.2%增至12.3%。浙江省是经济发达地区某学院2007年某系在册1132名学生,贫困生为139名,“贫困生”比例也达到12.28%。
贫困生的日常生活也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偏僻乡村的一名大二女生,因为贫困有时候竟然一天只吃一顿饭,而且这样的情况还不止一次。部分贫困生因为家境窘迫,常常生活在一个自我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中,易表现出敏感、悲观、无助等苦闷心理,容易不同程度地向第二种和第三种类型演变,甚至影响学业,因此也最值得关注。
如何在经济和心理方面援助贫困生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渡过人生的困难期,培养自身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成为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的重要课题。
2 问题贫困生的表现和形成原因
由于目前物价上涨,学费昂贵,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再加上校园内受到各种商业因素的冲击,使当前贫困生面临着经济压力、学业压力、感情纠葛、就业压力等,心理上易产生一系列问题。
(1)敏感。心理学研究认为,越是感觉到不足的地方就越容易敏感,虽然这些不足并非其个人造就。贫困生往往有着正常人难以体会的自尊要求,对他人的言行特别敏感。某位贫困生是班委成员,班级工作作得不够称职,受到班主任轻微批评,然而该生却当场泪流满面,情绪波动非常强烈。
(2)焦虑。在饥饿和温饱线上挣扎的贫困生神经常期处于紧张状态,象一张被拉满弦的弓,物质条件无法得到保障,日常生活得不到正常维持,生理需要的卫生和食物得不到满足,然而学业还得继续,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无法安心学习和生活。
(3)自卑。贫困大学生多数来自农村,他们进入大学首先要接受的是城市社会化过程,但城市本身和城市学生给了他们疏离感。他们对自己天然的不足感到“羞怯”,因家庭贫困而害怕被别人轻视,很难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出现的各种难关,缺乏自信,抑郁孤僻,产生自卑心理。(4)封闭。某些贫困生由于经济的窘困而产生自卑,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与同学的交往很少。一些学生认为只有读书才是一个学生的本分,为了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梦想而强迫自己天天学习,害怕参与活动占用自己的学习时间。还有的则因为害怕过多的交往给自己带来经济负担,而怯于与别人交往,最终导致他们不知道如何与他人沟通交流,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究其原因,可以从社会层面、教育层面和贫困生自我层面进行分析。
首先,商品经济的浪潮冲击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物质的繁荣和消费热点刺激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和攀比心理。在这种环境下,人的价值观悄然向金钱和利润倾斜,人际关系变得冷漠和赤裸,给经济条件困顿的大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包袱。虽然国家在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方面采取了奖、贷、勤、减、补等助学措施,但是这些申请助学金的手续繁琐、发放速度慢,往往学生在办手续一学期后才能拿到补助,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每天都要面临的一日三餐等生活问题。骇人听闻的马家爵案件已结案,但是这位贫困生当年曾因没钱买鞋,一周没去上课,直到助学金发下来后,才买了一双拖鞋才去上课,这难道不发人深思吗?
其次,从教育层面分析,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但当前中小学基础教育注重的仍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以考分教育代替人性教育,特别是一些贫困、边远地区的中小学,师资力量缺乏,教育理念落后,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更无从谈起。在家庭教育方面,贫困生的家长往往自身文化素质较低,为生计而奔波,缺乏与子女交流沟通,甚至有些家长偏好棍棒教育,日积月累,导致许多学生养成了在生活中有问题也不与他人倾诉的习惯,心理负担逐渐加重。
最后,作为在校园里成长起来的学生,长期处于弱势的环境下,不能在逆境中顽强地磨炼自己的意志,环境适应能力不够强,很难快速地融入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去,主要体现为“三弱一强”,即自尊心过强,自信心偏弱,承受压力偏弱,团队协作能力偏弱,进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3 问题贫困生的解决对策
贫困生的生活及心理问题,已成为国家重视、社会关注的问题,某种意义上已成为高校教书育人的“瓶颈”,因此,要通过社会各方配合,健全他们的身心,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
3.1 思想上的成熟
很多存在心理问题的同学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身无长处。建议学校应设置专职心理辅导员,采取入学教育、心理辅导室、网上交流等多种方式辅导每一个贫困生正视客观现实,正确认识自己,寻找自我闪光点确立自信;同时告诉他们磨难是人生最好的学校,物质生活的好与坏并不是评价个人的标准,要树立战胜贫困的勇气。
3.2 经济上的援助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生理需求的级别最低,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学习等其它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要动力是得到水和食物。满足生理需求的基础上,人的需求才能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目前贫困生虽然能得到的奖、贷、勤、减、补等经济上的救济,但审理时间长,发放时间滞后,无法满足贫困生临时小额生活费用的急需。即使部分学校存在这样的制度,往往流于形式。
(1)临时救济绿色通道。
可以采取捐款或财政的方式设立贫困生临时救济基金,当贫困生因维持生计需要借款金额低于三百元,期限在三个月以内的资金,采取无息或低息的绿色通道方式向大学生发放,允许贫困生以社会公益劳动的形式充抵借款。(2)增加助学机会。
建议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兼职劳动力市场向贫困生开放,政府对于招收兼职贫困大学生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在行政审批、税收减免等方面实施政策倾斜。
(3)享受特殊礼遇。
可以仿照美国大学的做法,在大学宿舍为贫困生免费提供公用的微波炉等餐具,降低生活成本。大学校园内的电话、电脑、网络、打印机、扫描仪、语音室等学习设备可以向贫困生优惠或免费提供服务,使他们不因经济上的原因而减少动手、动脑、动口的学习机会。一些学校还可设立爱心超市,提倡同学将不用的物品进行爱心交换,避免贫困生公开接受他人物品的尴尬。
(4)弹性就学制度。
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制度实行全程一站式教学,学生不能因为经济原因而中途休学,而美国、英国等大学则仅规定修完既定学分的最长年限,这样就给贫困生积攒学费和生活费提供了时间机会,同时能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生存技能。
3.3 情感上的温暖
高校应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要将贫困生标签化,过分特殊化。校园内可以成立爱心社、互助会,开展一些促进同学之间互相启发、彼此鼓励的无经济负担的活动,组织活动时给他们进行适当的分工安排,使他们感觉到自己被重视和自己的能力被肯定。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则应与贫困生保持经常性的沟通,掌握贫困生的思想和经济动态,及时化解困难,为贫困生带来温暖的情感支持。
总之,帮助高校中的贫困生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渡过人生的困难期,培养自身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使他们在走出校门走入社会时与其他同学一样找到自己的人生支点,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胡春光. 试析大学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与对策[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2,(2).
[2]刘玉林.“马{学}加{海}爵事件”给我们带来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2004,(4).
[3]沈玉. 王柳.高校贫困生的现状及解决对策[J].观察与思考.2003,(1).
[4]盛友兴. 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3,(2).
[5]田宝军等. 弱势群体教育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2,(11).
[6]王康平. 高校学费与学生资助政策研究[D].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
[7]肖杏烟. 关于贫困大学生问题的思考及对策[J].陕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
[8]叶艳晖. 贫困大学生的不良心理及教育对策[J].大众心理学.2004,(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