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的途径研究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摘 要:大学生的思想是丰富多变的,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正面干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要重视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掌握。文章先从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要遵循的原则入手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最后详细论述新时代高校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动态 政治环境
The research on the way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deological dynamic in the new era
Huang qingzhan
(Jiangsu Safety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Jiangsu,Xuzhou 221000)
Abstract:The thinking of college students is rich and changeable. To grasp the ideological trends of college students, to carry out targeted guidance and positive intervention is the key to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refore, we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mastery of the ideological trends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principle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to grasp the ideological trends of college students,and discusses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statu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finally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basic ways of grasping the ideological trend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deological trends;Political environment
引言
近年来,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公众也有更强的民主意识、独立意识、参与意识,整体素质提升非常明显,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发生了巨大的思想变化。大学生作为优秀的青年代表,他们一直都走在时代的前沿,始终接受着新事物、新思想,而且大学生还没有成熟的生理心理,缺少足够的社会经验,所以思想的盲动和激进现象极易产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在高校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实施新的学生素质教育方案的情况下,占据主流的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致使一些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的方法难以适应当前需要。因此,高校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就应该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全面的把握,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还要解决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疲软状态。
一、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要遵循的原则
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我们要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为基本原则,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关注。概括来说,“大处”指的就是对学生的整体思想动态进行宏观分析和把握,并且对学生的大众思想状况全面掌握;“小处”则是要求我们要以学生的各自特点为基本着手点,通过其不同的性格及问题去了解部分学生,尤其是那些与普通学生所思所想有明显不同的学生。
2、信息掌握人角色应由管理者过渡为服务者
管理者总是爱发号施令、高高在上,让学生感到反感,这是大多情况下造成管理者信息不真实、不通畅的主要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自身观念必要及时得到转变,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努力赢得学生们的好感,只有做到这一点,那么获得的信息才能更加全面、更准确。
3、全面结合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以各个团学组织作为主渠道,实施自上而下的信息交流,这种交流方式是正式组织的信息交流方式。当代大学生都是00后,他们在自己认识事物方面总是做更多的强调,而不是对“随大流”做过多的强调。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和价值观,这就将有更多小团体形成。一般情况下,这些小团体学生总数要比学生总数的一半还要多,还对非正式组织的思想加以关注并掌握,这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总有矛盾存在,所以,就要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全面掌握,进一步融合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理顺信息交流渠道。[1]
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1、大学生思想的主流因素
(1)稳定的政治思想。据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个人成长不能脱离政治环境这一问题已经有了非常明确地认识,所以他们对国家大事更加关心,而且对国际、国内的重大政治经济事件等也尤为关心,爱国热情高涨。此外,大学生能够站在国家大局的制高点上去看待政治问题、政治事件,也意识到国家政治环境关系到自己成才,还能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认识问题,在现实政治环境下为个人发展而不断的寻找机会。
(2)增强政治鉴别力。大学生在分析政治、社会问题方面更趋于理性,也更加冷静。针对当前的一系列的政治问题,大学生们可以冷静地思考,某种思潮或某种势力都无法左右他们,政治认识逐渐成熟起来。
(3)开阔的政治视野。现阶段,大学生已经从传统视野中跳了出来,将政治问题放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下去看待。比如,能够积极的去评价社会分配不公、腐败现象、社会公平正义、社会道德失范等一系列问题。[2]
2、大学生思想存在的基本问题
(1)缺少较高的政治关注度。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相继出台很多改革措施:扩大招生、自主择业等,从而促使高等教育从以往的精英教育向平民教育开始逐渐的过渡,淡化了大学生以往所具有的优势,没有较强的政治活动参与热情。
(2)欠缺思想品德修养。人才是市场竞争中的关键因素。目前,大学生普遍有越来越高的求知欲望,纷纷去学习更多专业、更多语言以及其他专业课程,而择业是以知识为资本,结果就促使部分学生片面的将“人才”理解为专业特长,却对道德品质修养完全的忽视了。
(3)政治上关注自我。竞争作为当前市场经济最为显著的特征,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大学生有了更强的自我表现意识和竞争意识,希望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社会客观因素和现象对他们产生的影响比较大,所以他们将自己的政治取向紧紧联系到就业,坚持个人主义,甚至为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惜采用不正当的手段。
(4)追求物质享受。在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下,因存在着城乡差别与地域差别,所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被大学生完全丢弃了,农村和艰苦地区是多数人都不愿意选择的地方。择业时,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通常是他们的首选,他们还要求工资待遇高、工作条件好;大学生群体中还存在着严重的超前消费、畸型消费现象。在做今天的事,却将明天的钱提前花掉,很明显是在透支人生。
三、新时代高校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的途径
1、网络阵地的开辟
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阵地和新方法。对大学生来说,他们对网络有着极高的依赖。由于网络作为一个民主、自由的空间,所以大学生们更加喜欢在网络上与人进行交流,将自己的感情抒发出来,从而能获取到一定的社会信息。目前,网络在逐渐的蔓延,我们应该顺应这一形势,通过网络走入到学生中去,并对网络交友平台、贴吧等充分利用起来,与学生间接的取得联系。
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论不能堵,而是要积极的引导。在网络上,大学生主动寻找、选择接受信息,利用有效的网络空间真正实现交互式、超信息量、全天候的信息交流。
2、正确看待大学生对成长成才以及学习状态的认知问题
虽然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但是却没有全面的认识社会和人生,大学是他们成长成才的最佳地方,他们在这里开始学习、思考,为自己的未来勾勒出发展蓝图。大学生在规划自己的成长成才道路方面大致能分为三大类:工作、考研、出国。而这个大方向还很模糊,仅用它还不能对我们的每一步计划实现具体引导,并且按照规划目标的差异,高校应在大学四年里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加强培养。比如考研,就要将大量的时间用于专业课的学习上,专业基础知识必须要夯实,以便为考研做足充分的准备,要多阅读一些关于自己专业的读物,让自己的眼界更宽;相比而言,如果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工作,那么就要在实践工作中放入一部分精力,以备在步入社会之前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如果选择出国,GRE、托福等考试就必须要完成。尽管有些同学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可是仍然有很多学生还在虚度光,整日都浑浑噩噩的。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就要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目标,指导他们对成长成才道路做出规划。大学生的头等大事就是学习,有些同学对学习还不太上心,比较散漫,对待学习以及成长成才是漠然的态度,基于此,为了将他们的斗志激发出来,重点就是让他们能明白人生的艰难,找准位置,为自己确立人生目标。[3]
3、听从非正式组织的呼声
非正式学生组织是没有注册机构和管理机构的,其形成基本是出自学生相近的性格、相符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相投等。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无法去阻碍这些团体的存在和相关活动的开展,也不能对该组织的活动加以干涉,但是以特别关注和技术指导的形式能与其进行联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精神和物质的帮助,从而获取其信任。对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认真的解决,那么这些小团体的动态信息就可以轻松的获取。
4、处理好大学生经济生活状况以及相关的思想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和思想状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受经济状况的影响,这就好比我们常说的经济基础影响上层建筑。因此,我们不能漠视学生的经济状况,而是要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尽可能的将他们的生活问题彻底解决,还要对学生做出正确指导,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确保学生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对学习、生活及思想产生不利的影响。由于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家庭经济状况和消费观,所以,每个学生就都有不一样的经济生活状况。如果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他们往往很讲究饮食和高级消费品。相反的,对于那些经济状况不太好的学生来说,他们就不能像经济条件好的同学那样生活的很滋足,在物质上得不到满足。有人的地方就都存在比较,大家通常会比较的就是经济条件,一旦有了攀比心就会有很多负面的情愫产生,比如,看不起人、骄傲、妒忌又或自卑等。这些负面的情愫既对同学间的友谊产生很大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导致校园人际关系被扭曲,进而对教学秩序带来很大影响,还可能给学生的心理带来阴暗面,无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的经济状况这一问题,教师要多帮助贫困大学生,使他们的生活质量能得到一些提升,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去学习,为国家培养出心理健康且人格健全的人才。[4]
5、修订修改规章制度
大学生不仅能独立的思考问题,还能解决问题,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思想。在制定学校管理制度方面,要形成保护条例,让学生们敢言、愿言。在制定制度之前,要重视学生的意见,对其合理意见要认真的吸收接受。加强相关规章制度的修改和修订,鼓励学生能积极的参与进来,比如,在助学金认定和奖学金评比条例中,可以有“我为学校献一计”这一附加条件。不仅如此,高校在处理学生违规违纪事件时必须要严肃的对待,在管理纪律阶段,择其提供其他学生的思想动态,由此可以作为减轻、撤销其处分的主要条件。
6、关注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影响下,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增加了难度。从当前不稳定的经济环境来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其原因就在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与大学毕业生的供给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也就是供过于求的现象尤为明显,因此,招聘会上经常会发生上百人同时应聘同一职务的现象。还存在专业不对口的问题。有很多大四毕业生纷纷表示,自己签的工作完全脱离了自己的本专业。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之间有很大的矛盾存在,有时学生们还会怀疑自己所学的专业,认为自己的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可能无法用于今后的工作中,所以就不重视专业课,甚至对专业的学习保持松散的态度。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与择业观教育,在求职过程中能够积极的面对;另外,高校也要采取一些更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由就业指导、创业支持、困难帮扶和心理咨询四个方面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确保毕业生能更理性的就业。
7、将普通学生无处不在的作用发挥出来
高校辅导员和学生的年龄、观念都比较接近,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要发挥其作用,从学生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并且还要将本身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以及具备的专业特长都发挥出来,要努力尝试和学生交朋友,从而培养出一支亦生亦友的非团学组织成员的普通学生队伍。学生们来自的年级、班级、非正式组织都是不同的,同时这些学生没有等级观念,也没有思想束缚,可以提供及时、客观、真实的有效信息。[5]
8、建立党支部、团支部
这里指的是校外顶岗实习生、就业实习生党支部、团支部的建立,从而便于对校外实践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全面的把握。近年来,高校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一些转变,所以就增加了学生参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机会,增加了实习时间,很多学生已经超出了学校党团组织的控制范围。所以,在一定数量实践生集体中就有必要成立党支部、团支部,为学校、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搭建了桥梁。
结语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会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关系到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形成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要探究学生们的内心世界,多尝试着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根据实际问题制定管理体制,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使思维处于正确的轨道,增强他们的信心,信念也更坚定。此外,由于思想状况具有类别复杂性和动态实时性特点,所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对思想动态信息库进行实时更新,可以不定期地开展多项调研,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稳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勇.浅析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信息的途径和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3) :142.
[2]刘伟.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3):3-5.
[3]王娟,孔维昊.危机情境下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复杂性与思政教育的引导机制探析[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1(1):87-93.
[4]杨官校,李冀.如何把握高校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动态[J].青春岁月,2012(23):220-221.
[5]于祥成,王莎.大学生思想动态大数据评价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9(12):91-96.
作者简介:黄清站(1981.9--)男,江苏徐州人,讲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