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浅谈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日期: 2009-11-23 4:42:05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孔凡宝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提出健全完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的模式,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尽快尽多地培养千百万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技能人才。本人结合我学院的教学改革,浅谈我个人的理解。
   一、校企合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加强校企联合是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应用人才的必由之路,企业是社会生产力的实践者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的振兴与发展必须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企业经营管理,技术创新与开发、产品质量市场开拓,需要职业教育为其提供良好素质的人才保障。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和归宿在于企业,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在于企业。实践证明,企业发展了,职业教育就发展出口就通畅,职业教育发展了培养的人才数量多,质量高,便又更好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需求,加强校企合作,能够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也是走依靠企业,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不衔接的必然选择。
   二、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学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走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之路,可以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实现互利共赢的结果。企业有现代化的设备,有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大批高素质的工人师傅、技术人员,可以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实习场地及现代化的企业知识教育,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不断接受工人阶级爱祖国、爱企业、讲团结、守纪律等先进思想熏陶,有利于其职业观念、思想觉悟的提高。企业为学生提供职业环境,有利于其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为企业提供大批劳动力,提高了企业的效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对企业来讲,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有着丰厚的知识沉淀和学术氛围校园的人才环境,现代化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学校可以以自己的优势为企业培养人才,与企业共同开发研制新产品,提供技术理论上的帮助。学校从实践中接受来自企业的反馈信息来改进教学内容,增减专业设置,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促进学校的发展。
   三、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贴近社会、贴近企业的实用型人才
   工学结合是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基本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实现工学结合模式的前提条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离不开职业教育,离不开职业院校,离不开校企合作。只有输出端培养人的职业院校与输入端接收人的企业紧密衔接,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劳动者才能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受到企业的欢迎。只有企业的积极参与,才能让职业院校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岗位组织能力需求,使职业院校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确定培养目标,设置专业,搞好课程开发按企业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让来企业实习的学生跟班顶岗,毕业后能缩短适应期,及早融入企业员工队伍,做到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与企业能很好的衔接。现在大多数毕业生,刚毕业分配到企业总有一段跟师傅的适应期,如果在这个企业实习,又在这个企业就业,就可没有或缩短适应期,能顶岗上班。
   四、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员工的培训,全员素质的提高,增强竞争力
   人才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在现代市场经济下企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与竞争,产品的更新换代技术革新与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没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企业很难适应技术转型与更新的需求。企业必须不断的引进高技能人才。不断对原有职工进行培训,依靠企业自己来完成这种培训是困难的, 职业院校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为企业提供长期的或短期的、脱产的或业余的各种培训服务,提升企业全体员工的素质,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五、校企联合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一方面企业可为学校提供来自生产一线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担任外聘或兼职教师。这些人有理论、有实践、有现代化企业生产管理经验,给学生带来现代企业的信息,有利于同学们知识的增长。另一方面,学校可抽调部分教师,分批轮流去企业锻炼,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青年教师特别是刚毕业走向教师岗位的教师,在实践岗位上锻炼一段时间,有利于他们向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同时在实践中,在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产品开放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增长了自己的才干,提高自己的水平。
   六、深化教学改革,适应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我们淄博市技术学院本着贴近经济,贴近市场,贴近企业,服务社会的宗旨,注重学生实用技能的训练,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实施了课题式模块化教学及分层次学分制阶梯型培养模式。与淄博市近8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与德国、日本等境外企业达成联合办学的协议。派学生去企业工学结合,接收企业培训职工的要求,两年来,为多家企业培养“金蓝领”技师近400名,为缓解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促进企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在以下几方面做了大胆尝试。
   1、融合式教学模式
   在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结合上实施“五大融合”。即:“学校与企业融合”:双方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及实训计划,共同承担教学、实习任务和对学生的考核。“老师与师傅融合”:不管是学校还是企业派出的专业教师,既负责理论教学,又指导学生实习,即是老师,又是师傅。“学生与工人融合”:学生在校上课,按课程标准要求,上岗实习则按工人标准衡量,身兼学生和工人的双重身份。“教学与生产融合”:用产品质量来检验教学、实习实训效果。“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融合”:在传授技术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从而实现了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的“无缝对接”。
   2、课题模块化
   以技能课题为主线设置课题,相关知识、文化课,根据课题需要配制,以够用为原则。不同专业分别设置课题库。不同学制、不同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以课题为单元,设置成菜单模式,每个课题配制相应学分,模块考试合格取得学分,学分积累达到要求,可选修其他课题或到企业工学结合,灵活方便。
   3、 教师“一体化”
   学院从03年改变了传统教师配置模式,提高了对师资队伍的要求,提倡教师一体化,即:教育、教学一体化;教学、管理一体化;理论、技能一体化。
   要求教师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学生管理三方面适应“一体化”教学的要求。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培养锻炼出一批一体化教师。同时也从企业聘用了部分实践经验丰富,高素质的人才担任外聘或兼职教师。
   4、分层次学分制阶梯型培养模式
   承认学生有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多规格、多类型人才,在实施学分制的同时,实施分层教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要求,并体现在教育的全过程中。把不同的学生划分为选课班和正常班,选课班的学生可适当多选学习课题,也可选高一级水平的课题,进度上可快一些,层次上可学得高、精、深一些。优秀生提前完成本专业课题,取得规定学分,可选修跨专业的课题,发展学生的个性,达到一专多能。层次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激励机制:进入选课班的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就要降入正常班;正常班的学生,学习成绩进步,达到资格线可升入选课班。
   进行上述的教学改革,实现了毕业生“五个突出(实用、特色、质量、素质、能力)”,教学过程“六个结合(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双师教师与专兼职、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传授知识与培养素质能力、校企合作与产学研)”及“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必由之路,也是企业发展解决高技能人才缺乏及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途径,但真正做好并不容易,让我们坚定信念,大胆开拓,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坚定不移做好这项工作,为尽快培养更多更好的高技能人才而努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