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科学发展观在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科学发展观在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日期: 2009-10-6 7:14:04 浏览: 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目前,全党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就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标志着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式启动。
   科学的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现代发展模式,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科学的发展观在教育事业中体现为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老师、学校及教育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所有的教育资源中,教师是最根本、最重要、最具决定作用的资源。所以,要把教育纳入科学的现代发展体系,教师这种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就是最关键的突破口。那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与要求下,教师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对传统教育观下的“教书匠”要辩证反思,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
   一、教师要在教学中传播科学发展观。
   教师自身是科学发展观的传播者。所以,教师应认识到自身对于社会全面发展所肩负的责任,从而产生发展的强烈欲望。教师有了发展的欲望,才能带给学生这样的观念,也才能唤醒学生全面发展的冲动,帮助学生把这种冲动付诸实践并最终有所成就,使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观、发展观,这也就是我们在学生中传播科学的发展观所要达到的最直接的目的。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科学的发展观强调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即终身学习,而教师就是倡导终身学习的模范。终身学习,准确地说是人的一种内涵和修为,终身学习也不是限定于某种内容的学习,它就是人的一种需要,一种终身的需要。而教师是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模范。
   教师模范作用的具体表现:(1)在倡导终身学习的同时,始终以身作则,在自身的教育特点上由单纯的“灌输型”转变为“学习型”、“探究型”,在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始终以一名“学习型”的教师给学生以榜样和示范,使学生明确终身学习是一种持续发展必然要求。(2)在知识的传递上体现教师丰富的知识面和宽远的视野,而不是局限于照本宣科。令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从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终身学习的意志品质。(3)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吸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渠道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教师的能力是对学生坚定终身学习的品质的鼓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的自信心。(4)在答疑中表现出丰富的解题技巧,诱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增强终身学习发展的愿望,形成内在的强大的驱动力。
   三、教师要追求高效课堂教学
   高效的课堂首先意味着对课堂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在所有的课堂教学资源中,教师与学生是最为关键的,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关系,是使这两种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中心环节,也是获得课堂教学高效率的突破口。
   作为教师,我们始终用赏识的眼光来认识我们的教育对象,对待学生坚持做到关爱、尊重、理解、宽容、激励,让学生在阳光下成长,在表扬中成才,在和谐的氛围中全面发展。这样的理念才是教师对科学发展观的准确、深入的理解。
   创建高效课堂需要有“成本效益”理论意识,教师应该努力思考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课堂效益。如何让学生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容量的知识。一堂课的成本除了上面所述的可用资源外,还包括教师在课前的备课、学生在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等等,我们最需要节约学生的付出,这是减轻学生负担的途径,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实现这一目的,关键不是在课堂知识阐释的清晰程度,而在于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学习有法,而无定法。准确地说,学法指导就是教师要自觉地给学生灌输这一思想,传递学法的有效信息,使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找到科学的、可行的、适宜的方法。
   高效的课堂还需要高效的教育手段。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普及与运用已成为衡量一个教师是否适应时代需要的重要标志。现代教育技术在辅助教学中所体现的直观性、通俗性、趣味性等特点是传统教育手段无法媲美的,具有强大的教学辅助功能,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学会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成功地实现课堂教学目的。
   四、教师要在校园中创造“和谐”的氛围
   教师面对的受教育者在性格特征、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方面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也是我们实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无论什么样的学生,他们都有平等地享受教育的权利,我们有责任将优秀教育资源平等地奉献给他们。
   学生是幼稚的、单纯的,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不犯错误,一犯错误就“打死”,就全盘否定,这是形而上学的方法,是不科学的。教师不可能要求只面对不犯错误的学生,教师需要有一种成熟的心态,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包容学生的错误,因为包容不是纵容,而是比某种惩戒方式来得更为有效的教育方法。只有宽容,才能为师生的对话与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创建良好的平台,这样的校园才是和谐的,学生的发展才是和谐的发展。
   在和谐中,学生才能找到全面发展、健康发展之路。和谐的校园就是阳光,就是温暖,教师有责任让学生在和谐中成长,在成长中和谐,这是科学发展观下的教师重要的使命。
   现代社会,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有人文素养而非简单的人文知识的人,科学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是和谐的、健康的、持续的发展,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发展中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全力奉献优秀教育资源,为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优秀人才,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让我们的教育对象、让我们自身、让我们的学校、让我们的教育都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健康的、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与我的教学工作实践
   ——浅谈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电子专业技能教学的实践
   严加强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针对我们中等职业学校,“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职业教育目的——“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中国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要很好的实现“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目的,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过程中务必要遵循“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观,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其中操作技能的培养是关键。
   我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一线的一名普通工作者,在专业技能教学上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学习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思想,结合日常教学实践,使我对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技能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与大家一起讨论。
   一、从“以人为本”出发,处理好操作技能教学和理论知识传授的关系
   由培养目标所决定,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工作的。操作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就业必不可少的能力,是就业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出现重视操作技能培养而忽视理论知识传授的倾向。这种倾向是不正确的必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否则,将难以胜任高技术、智力含量高的职业岗位。例如:《模拟电子技术》可突出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而传统的一整套从晶体管到各种放大器的分析和计算可以从简;《数字电子技术》要突出读懂真值表、特性表、功能表,从而会使用各种集成数字电路芯片。
   二、从“以人为本”出发,构建电子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多种模式
   把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职业技能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既要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及其指导作用,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性教学是学生学习并掌握所学专业的操作技能,获得专业特长的基本途径。实践性教学是职业学校的基本教学形式之一。电子类专业的特点,其操作技能既包含手工劳动,又要求掌握现代化技术。技能训练所需的设备条件,相对于电子类专业较为简单。应可开设以下实践性课程:
   1、验证性实验。这是普通教育的传统做法,旨在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通过它可以学会电子实验的基本做法,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用法,这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中职教育,仅依靠它培养操作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2、动手型实践训练课。这是普通中学没有的,也是职高毕业生的薄弱环节。通过该课程的训练,使中职学校的技能教育和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相衔接。
   3、实际操作型的自主实验和综合实验。改革普通中等教育的课程设计课,自主实验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培养学生一定的设计能力,但更重要的是把实物做出来。设计的难度不要求太高,装配、调试等过程锻炼了操作技能。综合实验更打破了单课程的限制,进一步提高了应用能力。主要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学完以后,经常安排课程设计课。例如:《音响设备》课程设计——设计一台扩音机。
   4、生产劳动型的训练和职业资格考证。培养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是中职教育的主要任务。因此生产劳动型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学校也可以建立生产型实训工场,现在我校与杭州晨兴机电公司共同打造的生产实训车间就是基于这种想法的,在此还可开发自己的产品,安排经常的生产劳动。教学计划中还安排进行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证,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5、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在操作技能培养中应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是电子专业的发展方向,恰当地使用电路仿真手段,突破原有教学手段没有解决或解决不好的教学难点,将讲课、演示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形式更加活泼,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主要包括理论知识传授和操作技能培养两个部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类型人才的客观需要,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中等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操作技能培养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今天,在探索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中,学习研究“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践行科学发展观培育桃李春满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来宾:
   大家好!迎着四月的春风,沐着五月的花香,在五四青年节九十华诞来临之际,我们怀着一腔的热血,带着青春的风采站在这里,把最真挚最纯朴的心里话献给你—五四青年节,献给所有用积极行动实践着科学发展观的朋友们。我们演讲的题目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培育桃李春满园
   科学发展观,我们最浅易的理解,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就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照耀着我们青年人献身祖国,开拓进取的前进之路。科学发展观,就像是涓涓不息的源泉,让我们的事业绵延千里,直奔大海。科学发展观,就像是骀荡的春风,我们的各项事业蓬蓬勃勃,欣欣向荣。
   李大钊说过,“青年者,人生之王”。九十年前,是一代热血青年用激情点亮了黑暗中的中国,用青春写下了不朽的篇章。今天,我们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更不能让我们的青春消磨于风花雪月,不能让我们的热血在平庸中冷却,我们青年人,作为祖国建设事业的生力军,作为中国强大繁荣的新生代,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立足于本职工作,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是啊,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重大的使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上好课,教好书,更重要的是育好人。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作为我们的事业,我们就要呕心沥血,无怨无悔,既然我们选择了园丁的职业,就要为祖国培育绚丽芬芳的花朵。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科学发展观让我们的教育事业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使我国教育事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有了科学发展观,我们的教育不再是只看重学生一两次考试的成绩,而是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了科学发展观,我们不再是抓好一两门功课的学习,而是看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了科学发展观,我们的教育不再是急功近利的揠苗助长,而是春风化雨的和谐文化。
   践行科学发展观,应从我做起,从身边力所能及的点滴小事做起,凭借自身的努力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做贡献。也许有人说,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太博大精深,我找不到落脚点,科学发展太遥远,怎样才能算是科学了发展了。其实,只要我们用心留意,生活中许多触手可及的小事无不体现着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比方说,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节约能源和资源,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节约每一度电,每一吨水,节省每一张纸,都是在为社会作贡献,都是在以实际行动落实科学发展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既然选择了讲台,就选择了默默奉献。我们的奉献像火把,是无怨无悔的燃烧,是至死不渝的真情。我们的奉献像一泓清泉,是涓涓不息的流淌,是不计名利的付出。我们的奉献,更像一首经久不息的颂歌,永远回荡在广袤的神州大地。
   朋友们,伟大的祖国需要我们奉献;火热的生活需要我们奉献;青春是有限的,有限的青春正期待你奉献生命的精彩。凭着岁月赐于我们的年轻臂膀和满腔热情,伸出你年轻的双手吧!擎起科学发展观的火炬,在教育这块热土上,用你的汗水,用你的热血,为祖国让培育满园的桃李,为祖国奉献永恒的春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