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2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2

日期: 2009-9-29 19:09:11 浏览: 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能本社会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世纪,面对知识经济社会的挑战和能本社会的到来,我国十分重视人才工作,明确提出了能力建设的任务。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建设一支宏大的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今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能力建设的目标中,人事部重点课题《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能力建设研究》(2004-2005)提出了职业能力建设的内涵,按职业能力的内容分为六种:职业基本能力、职业专业能力、职业创新能力、职业延伸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学习能力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成果――《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05-2006)中,提出了能力建设的金字塔,按能力的发展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听、说、读、写及计算的能力;第二个层次是基本技能和能力;这些能力在各种形式和各个层次的就业中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行使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需要。第三个层次是综合的和特殊的与工作和职业相匹配的技能;第四个层次是高级技术和职业技能,这其中包括开拓前沿性的技术和知识的自主创新能力[。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重点课题《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按职业分类将能力划分为三个层次:专业技能、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这种种能力的分类中,职业的岗位专业能力是特定岗位所应具备的技能,历来为我们所重视,而职业的核心能力,那些跨专业、可转换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的能力,是今天知识经济社会里必不可少的十分重要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依托和表征。2002年,劳动社会保障部张小建副部长在《必须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源》一文中指出:“将开发核心能力作为提高劳动者技术技能的新基础。核心能力是指在不同工作领域中取得成功所需要的基本的、关键的能力。……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变化迅速的时代,劳动者如果只掌握目前工作岗位上的单一技术技能,很快就会落后和过时。因此,在培训劳动者学会一种具体的职业技能的同时,必须突出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使他们掌握这些能够作为发展基础的最重要的能力,掌握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终身受益”。
   3.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手段,是“以人为本”教育观的具体体现
   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重申了一个原则:教育应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感受能力、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05-2006)指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为了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未来的教育发展应该是将‘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和行动圭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倾向,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扩充人的能力、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人,让每一个职业人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能幸福地生活。人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不断提高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能力,全面提高人的行动自由,不断“满足人的需求和进一步的愿望”。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单纯培养岗位的动手技能显然不够。中国科学院和美国耶鲁大学合作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体能、技能、智能的获得,社会需要支付的成本分别为1:3:9,而人的体能、技能和智能对社会财富的贡献则分别是1:10:100。相对于技能而言,这里的“智能”更多表现为“智慧”、表现为“核心能力”的范畴,亦如加德纳所提的多元“智能”一样。智能(核心能力)的获取正是人们获得自由和发展的基础,是获得成功的钥匙,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获取财富的关键。没有核心能力,不可能在急速发展变化的经济生活中获取应有的财富,就不可能有人的全面发展;因而不可能获取“满意”的职业和拥有“幸福”的感觉来源。同时,个人核心能力的发展既是个人获得幸福的源泉,也是实现社会发展的根本手段。如果没有全社会人力资源开发中人们的创新智慧和核心能力的大力发展,也不可能快速推动社会的发展,不可能创造富裕安康的社会。
   4.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
   今年7月21日,《中国教育报》发表教育部高教司的调研报告――《学生素质是衡量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报告指出,2004年3月至12月,高教司组织对普通高等学校占半壁江山的经济类和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在社会需求状况调查中,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最需加强的是: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与此类同。近几年,我国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高、中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正在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培育着数以千万计的技能型人才。但是,由于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个别学校对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似乎十分的短视,急功近利。职业教育只注重技能培养,而失轻于职业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培养,忽视职业精神和价值观的培育,“就业导向”教育目标往往只落实在“就要上岗”、“马上有工作”上,“能力本位”的教学课程往往只注重“技能胜任”的根本要求。应该说,办学的初级阶段,生存压力大,谋生为先,似乎可以理解。但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有对职业教育目标,对职业人才规格的准确把握。要交给学生“干粮”(专业技能),也要交给学生“猎枪”(核心能力),更要交给学生“指南针”(价值观)。没有干粮,无法上路;没有猎枪,难乎为继;没有指南针,就会方向错位,可能寸步难行。
   三、介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战略与实施现状
   1.《国家技能振兴战略》
   1998年9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对我国职业技能培训作出三个层面的划分:第一个层面为专业特定技能;第二个层面为行业通用技能;第三个层面为所有行业都需要的关键技能:核心能力。并宣布我国将开展八项核心能力(与人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提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的培训与认证。
   《国家技能振兴战略》将推广核心能力培训认证的运作程序及目标确定为:“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按照改革职业教育培训的规划,按照稳定发展职前、职后职业培训事业,为就业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为劳动者终身教育培训服务的总体要求,逐步在中、高级职业学校(学院),普通学校(学院),就业训练中心,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在企事业单位的在职培训中推动和组织实施核心技能培训。……并以此为契机,制定国家统一的核心技能标准,题库和测试方案,最终建立起一个可以向全体公民中一切需要者提供的核心技能证书”。
   2.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推广工作的实施
   从2000年起,劳动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着手组织开发我国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2004年底全面完成《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试行)》(其中,“外语应用”模块使用美国托业英语标准培训认证)。为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体系的进一步开发,2004年,指导中心组织成立了由32位专家组成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专家委员会核心能力专业委员会”。同时,立项了部级重点课题《为就业服务的核心能力培训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由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织了全国40多所高职、中职、技校和职业培训机构100多位院校长、培训机构总裁、职业教育培训的专家、教师,开展理论研究、课程建设和培训测评试点。目前,职业核心能力的教材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果,理论的研究和实验试点工作正在深入,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与测评,坚持“职业活动导向,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理念,坚持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坚持业绩、过程的评估标准,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的先进性和鲜明的特色。
   (1)《培训测评标准》体现了现代职业能力培养培训的先进理念。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建构的培训测评的体系,每种核心能力均分为“活动要素”、“技能要求”、“培训指导”和“测评指导”四个部分,其中,“活动要素”是以工作现场的活动要求为划分依据,“技能要求”以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能力点)为培训和测评点,“培训指导”中包括必要的“知识与理解”和“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的“教学方式”指导;“测评指导”则主要为“测评方式”(过程测评)和“测评依据”(过程成果业绩)的规定。该标准借鉴了发达国家的培训理念和成功的测评经验,体现了现代职业培训的根本思想,是培训测评的大纲性、标准性的文件。
   (2)培训测评体系的内容建设吸收先进的职教方法并具有鲜明特色。每一个模块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教材和测评工具形成一个培训包的套件。它包括:供学生学习训练的“学案”--《职业核心能力训练手册》;供学生自学的参考资料--知识与案例手册》;供学生发展能力和测评的工具--《能力发展工具与测评文件包》。它们的特点是:以“学习领域”为单元,以能力点为训练的节;以行动导向教学法组织教学,以综合性的工作活动任务的完成为评估依据。在教材的编写中,经过专家们三年多的探索,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科学训练程序--“OTPAE五步程序”,所谓“OTPAE”,即“目标(O)”、“任务(T)”、“准备(P)”、“行动(A)”、“评估(E)”五步。每节的能力点均采用这种程序组织训练,同时,教材采用“非线型编排”的多维编排方式,穿插了“知识、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资源,体现了实践教学中的体验式,全方位学习的特征。
   (3)培养培训突出多样性、灵活性。核心能力的培训可以采用专题性的培训与渗透性的教学培养相结合,既需要集中训练一个或多个模块,也需要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在工作实践活动中渗透核心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根据实践需要和教学安排自由选择,既可以组织单模块的教学,也可以进行组合模块的教学。在学校就业课程的教学中,受学时限制,可以进行组合式的培训教学,即一年级培训“方法能力”,组合“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三个模块进行教学和认证;二年级培训“社会能力”,组合“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三个模块开展教学和认证。对于社会培训,可以依据需求选用单模块的内容灵活组织培训,即需要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4)测评认证注重证据、业绩和过程性。职业核心能力采取过往经历认定的原则--重业绩证据,实施过程测评认证--要扎扎实实“走过场”,要有实践活动的经历。除参加统一的笔试(智能化的国家考试),测评“应知”外,还必须参加测评员的当面测评。以《标准》为依据,以“应会”的能力点为观测点,以业绩和活动为证据,现场评测,确定能力达到的水平。
   目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认证工作正在组织试点和推广。我们相信,开展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将有效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领域人才核心能力的建设,走向人力资源开发新的境界。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大势,加强人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将造福于民族,造福于国家,造福于社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