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九度”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九度”思考

日期: 2009-7-15 0:03:11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在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势头非常良好的有利形势下,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尽快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为了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能够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地发展,必须顺历史之潮流,应时代之需要,趁热打铁,乘势而上,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良性的发展机制和体系。
   欲速不达,物极必反。我认为,高职快速发展之时应是深入进行高职办学的理性思考之机。通过冷静分析和研究,看看高职教育在加快自身发展和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是否真正做到了适应、适合、适当、适度?“九度”问题应当引起大家认真、深入而理性的思考:
   一、高职办学认可是否适度——应当充分注意高职办学的高度问题。
   应从源头上切实确立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我认为,中国办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与世界接轨,就算不能象一些发达国家那样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本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秘密武器,也应该按照《高等教育法》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切实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到应有的位置,使之得到正常的发展。如果从上到下形不成这样的共识,不仅会严重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更为可怕的是,将会严重地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将科技成果或宏伟蓝图转化为生产力的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得到足够培养和及时输送,中国经济就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既然如此,就应该把目前高职高专人才普遍受到社会欢迎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势头非常良好的大好局面,通过总结和规范,继续发扬光大,做好做实。在这种情况下,还应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以引起全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广泛关注,不断从政策上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更多支持,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高职办学定位是否适度——应当充分注意高职办学的尺度问题
   我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实质上就是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也是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问题。目前,应着重在以下几个问题上把握好尺度:
   (一)应以上级精神来把握定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大力培养三类人才的要求,按照教育部周济部长的讲话精神,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定位,就是要培养受过高等教育而又具有良好职业技能的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就是培养“银领”人才。
   (二)应以社会需求来把握定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离不开一大批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大量培养。2002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的不争事实已经非常明显地说明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严重短缺。应当引起社会的足够关注。充分注意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性——高职对应高技能人才,不是操作工。
   (三)应以客观现实来把握定位——企业人才需求层次高移的问题应当引起充分注意,经济全球化已使企业人才需求层次高移的问题越来越明显。由于国内竞争,要求企业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因而出现了原来只需要初中生的工作,现在需要高中生、中专生、技校生、职高生才能完成;原来需要中等职教人才完成的工作,现在需要高等职教人才才能完成。因此,企业人才需求层次高移的客观现实,迫切要求高职教育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来予以适应。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发展竞争优势,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目前企业人才需求的客观现实,这也是当前企业大量需要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原因所在。
   (四)应以就业导向来把握定位——就是要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重组高职院校管理流程,使高等职业教育更贴近实际要求,更贴近社会需求,多培养受社会欢迎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但学校不能为了就业而降低人才使用规格,随便推荐个工作。
   (五)应以保证质量来把握定位——不管怎么改革,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质量必须保证。因此,应当把握三点:一是应从规格上注意保证高职学生的理论水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但决不能忽视高职高专学、生的理论基础;’这是需要注意防止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那将降低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规格,从而降低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质量的认可程度和对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程度,最终影响高职高专教育的正常发展。二是应从本质上认真搞好学校内部的人文教育——学知识先学做人。主要是要通过系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着力加强在校学生的诚信教育,不断增强在校学生的诚信意识,使高职高专人才在校期间就能基本体现“做人诚,做事实”的特点,不断提高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内在质量,不断提高高职高专人才的综合素质,以增强高职高专人才的社会信任程度和欢迎程度,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三是应从技能上不断提高在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多一个证书多一条路”。主要是要通过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取证来帮助在校学生提高职业技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并取得相关职业技能证书,以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高职办学规模是否适度——应充分注意高职办学的难度问题
   我认为,应从整体上冷静维持高职办学的适度规模——“船大难调头,船小好应变”。高职教育应尽量避免因大而全而影响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和高职教育的整体质量,进而严重影响高职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考虑到高职办学的难度,我认为应着重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要尽快形成规模办学——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就没有推动高职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就没有解决高职办学中一切问题的本钱。因此,尽快形成规模办学势在必行。
   (二)要顺应形势扩大规模——就是要在所培养的毕业生社会相当需求的形势下赶快扩大规模,但切忌不顾社会需求而盲目扩大规模。
   (三)要相对控制规模过大——在办学形成一定规模的情况下,就要冷静地相对控制规模,不要因头脑发热而盲目扩大规模。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校的办学能力,选择适度规模。一般情况下,8000到10000人比较恰当,既形成了规模办学,又能达到有效管理。最多也最好控制在15000人以内。
   四、高职办学领域是否适度——应充分注意高职办学的跨度问题
   市场决定发展,订单决定效益。全力开拓高职教育的办学领域,是高职教育赖以持续发展的源泉。高职教育只有不断从市场上全力开拓办学领域和不断扩大市场,高职教育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健康、持续、快速地向前发展。因此,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注意高职办学的跨度问题:
   (一)在有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去开拓办学领域——需求决定行动。有了市场需求就赶快去开拓高职办学领域,肯定能成功。但需注意,市场需求不好或市场需求不明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开拓高职办学领域。
   (二)在有办学特色的情况下去开拓办学领域——某个方面有特色,就赶快在某个方面去开拓高职办学领域,肯定会成功。
   (三)在有一定信誉的情况下去开拓办学领域——良好信誉的建立,就等于用人单位的认可,也就等于市场需求的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去开拓高职办学领域,肯定会成功。
   五、高职办学管理是否适度——应充分注意高职办学的宽度问题
   我认为,应从管理上尽力保持高职办学的相对集中——尽量避免因高职办学的分散而弱化其管理,从而影响高职办学的质量和声誉,要尽力保持高职办学的相对集中管理。应“集中精力打歼灭战”, “好钢用在刀刃上”。否则,可能会因为精力分散而导致人才质量的下滑和社会声誉的降低,从而影响毕业生顺利就业,最终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
   六、高职办学成本是否适度——应充分注意高职办学的程度问题
   我认为,应从总体上密切关注高职学生的培养成本——在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的形势下,发展较好的高职院校,应当从主要关注高职办学的管理问题转到主要关注高职办学的经营问题。应当考虑怎样把学校经营得更好。就要在保证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从总体上密切关注高职学生的培养成本,既要注意投入,又要注意产出,始终坚持“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来推动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七、高职办学推进是否适度——应充分注意高职办学的速度问题
   我认为,高职办学的推进速度完全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率。毕业生的就业率越高,高职办学的推进速度就越快;毕业生的就业率越低,高职办学的推进速度就越慢。在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并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情况下,就业就成为了衡量高等学校最为重要的标准之一,当然也是衡量高职高专院校的最为重要的标准之一。因此,做好就业这个高校的龙头工作势在必行,以就业为导向,重组学校管理流程务必尽快解决。我认为,从我校有效推进毕业生就业的做法来看,主要应搞好“七抓”:
   一抓观念更新——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宣传,使全校上下对以就业为导向,重组学校管理流程,有效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最终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的最有效途径达成了新的共识,从而形成全员抓就业的局面。
   二抓依法治理——就是要相继制定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十条措施、工作制度、考核奖惩办法等相关规定,使全员重视就业,全员支持就业,全员参与就业有了制度保证,使毕业生就业工作走上“依法治就”的良性轨道。
   三抓内涵发展——昆明冶专根据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质量要求,通过主要抓好三个方面工作来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和提高育人内在质量:一是努力增强“造血功能”——就是以练好内功来不断提高人才的内在质量,不断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客观要求,从而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有效推行“双证”制度——通过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取证来提高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来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三是大力开展人文教育——为更好适应毕业生有效就业的需要,学校专门组织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程”,促使学生“学知识先学做人”,在不断提高科学素养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也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四抓改革创新——主要抓了以下几点:一是超前设置了推进就业工作的管理机构——学校成立了正处级的“招生就业处”。由于就业职能独立运行,有利推动了就业工作的开展。二是有效实施了“双定”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为有效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特别是为艰苦行业和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大量急需的人才,学校着重在实施“双定生”招生、培养、就业系列改革,探索实施艰苦行业“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用人单位培养了大量的“下得去、用的上、留得住、上手快”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三是成功推行了深得企业欢迎的“预就业制”——昆明冶专在临近毕业的最后半年,有意识地把毕业生组织到用人单位,边顶岗实习,边完成最后一个学期的课程和毕业设计、毕业答辩,边接受用人单位的实地考察,毕业生也边工作边考察用人单位。实践下来,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毕业生容易被用人单位选中。四是积极尝试了有利学生就业的“弹性学制”——昆明冶专允许毕业生在一定时间内延长或缩短学习时间,尤其是在毕业生学习过程中找到了合适的就业单位,学校帮助其完成剩下的课程。五是不断完善了全面推进就业的工作机制——主要明确了就业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并从学校校长开始具体落实了各个环节负责的一二把手,同时,还从学校主要搞好就业决策、招生就业处主要组织就业管理、有学生的系部落实就业任务、学校宣传办搞好就业宣传、学校就业督促办搞好就业督办等五个环节明确职责,并用制度予以保证。六是及时组建了主动推进就业的骨干网络——主要建立了“校长——分管就业工作的校领导二—招就处处长一一招就处分管就业工作的副处长——招就处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系部主任、党总支(支部)书记——系部专职就业指导员——教研室主任一一班主任——学生会(团)干部——班干部”的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骨干网络。七是努力构建了帮助学生就业的“绿色通道”——主要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优先安排制、毕业生寻找就业机会优先帮助制、毕业生就业手续优先办理制和毕业生就业变化优先处理制等四项制度。八是大力加强了稳步推进就业的基础管理——主要是按照学校实施“一览表管理”的要求特别细致地深入搞好就业工作各方面的“一览表管理”,以保证就业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准确性,并按照学校“一三九基础管理规范”,真正做到就业管理工作“九基础规范”,即:一是职责上框,二是文件上柜,三是资料上盒,四是档案上袋,五是制度上册,六是图表上墙,七是报刊上架,八是研究上刊,九是情况上网。
   五抓厂校合作——学校主要通过全面实行厂学合作和长期坚持抓住产学结合这条主线来保证毕业生就业率的稳步提高。学校在与大批企业签订厂校合作协议、“订单培养”合作协议、“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协议”、在职人员培训合作协议,实习基地建设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又相继签订了“银校合作协议”、“校校合作协议”、“院校合作协议”、“所校合作协议”、“县校合作协议”、“局校合作协议”等等。学校在与企业广泛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又与银行、其它高校、研究院、研究所、部份县乡建立广泛的合作办学关系。同时,每个专业都聘任了大量的企业、院校的专家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另外,还聘任了不少高校、研究院和企业的专家教授以及技师、高级技师等能工巧匠为学校的兼职或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而且,学校还专门聘请了在全国知名的专家及院士担任学校顾问,等等。这些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就业工作,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大开了方便之门。
   六抓市场信息——学校充分利用与众多企业联系紧密的有利条件,通过狠抓各种市场信息,逐步收集整理毕业生希望了解的用人单位情况及人才需求情况,为毕业生有效选择就业单位提供了方便,也有力促进了毕业生就业。2003年,学校为1281名毕业生提供了1787个就业岗位,有近 1200人顺利就业,就业率超过了90%。还有的专业,毕业生没有现货,变成了“期货”。更为可喜的是,毕业生中有60多人到了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山东、济南等10个省市就业,有700多名毕业生在昆明市顺利就业,占到毕业生就业总数的近70%。
   七抓考核兑现——学校坚持进行挂钩考核,就是把完成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的优劣作为考核兑现的主要依据,并与领导、部门的奖惩挂钩。以此调动各方面共同推动就业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八、高职办学投入是否适度——应充分注意高职办学的力度问题
   我认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建设要有个“度”,高职高专院校的投入也要有个“度”。主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自身投入要“必须够用为度”——如果不顾学生培养成本而盲目投入,将会因负担过重而影响学校的正常发展。因此,应适当的负债办学。
   (二)寻求机会要争取政府支持——举办高职高专教育需要更多投入的实际,应通过广泛宣传,得到政府和社会的真正认可,争取为高职高专教育营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既要争取政府道义上的支持,又要争取政府资金上的支持,更要争取政府政策上的支持。
   九、高职办学深入是否适度——应充分注意高职办学的深度问题
   高职高专教育如何深入发展呢?我认为,应当尽快推进职业教育的集团化模式。至少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来说明:
   (一)背景——我认为,职业教育集团化模式,是在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蓬勃发展但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仍然不能满足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情况下提出的。尽快推进职业教育的集团化模式,是推动高职高专教育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良好战略构想。
   (二)目的——“五更”:推进职业教育的集团化模式,是为了配置优质资源,形成团队优势,推动高职高专教育更多地营造优势、更广地适应市场、更好地服务社会、更优地培养人才、更快地得到发展。
   (三)宗旨——推进职业教育的集团化模式,是为了更加密切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四)前提——推进职业教育的集团化模式,只能以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并以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为前提。
   (五)主体——推进职业教育的集团化模式,只能以高职高专院校为主体,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六)条件——推进职业教育的集团化模式,只能“有限”加入,企业和学校都有规避风险的意识。企业忌讳用一个学校的毕业生,学校忌讳由企业来控制。
   (七)形式——推进职业教育的集团化模式,由于统不起来,目前只能以松散为主。条件成熟后就可以实质性运作了。
   (八)纽带——推进职业教育的集团化模式,只能运用市场机制,以企业学校都能“互利”“双赢”的利益纽带把大家联系在一起。学校和企业共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主要目的为:
   1、企业参与集团的主要目的——至少达到“五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解决紧缺人才需求的问题;二是有利于解决在职人员培训的问题;三是有利于企业广泛宣传的问题;四是有利于技术难题攻关的问题:五是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的问题(可以撤消自办学校、可以降低人力成本、还可以减少广告费用等)。
   2、学校参与集团的主要目的——至少达到“十个目的”:一是有利于解决办学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有利于解决办学实训场地不足的问题;三是有利于解决“双师”素质教师不足的问题;四是有利于解决专业建设的问题;五是有利于解决学生培养规格的问题;六是有利于解决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七是有利于解决中高立交不畅的问题;八是有利于解决办学成本较高的问题;九是有利于解决争取政府支持的问题;十是有利于解决快速发展机制的问题。
   总之,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只有冷静地分析和客观地对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九度”问题,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向着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