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新闻 > 中职:别是一条成才路

中职:别是一条成才路

日期: 2006-10-12 18:48:23 浏览: 17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荆楚网

暑期,武汉各职校招生进入关键时期,不少职校对考生提出了分数要求,一些高考落榜生也把目光投向了职校。中职招生是否真如学校自己宣传的那样红火?社会对中职的观念是否真正转变?考生选择中职要注意什么问题?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模式班成招生法宝
21日上午,记者来到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这所坐落在光谷核心的老牌中职学校因为学生放假而显得有些空旷。学校其他的部门都已放假,只有招办依旧人声鼎沸,8名工作人员被20余个家长围着接受咨询,为炎炎夏日更增了几分火热气氛。
招生负责人严老师接待了一拨又一拨家长和学生,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招生像打仗,那可真是‘忙’哟。”严老师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
虹信模式班、光迅模式班、精伦模式班……厚厚一摞订单培养协议被摆放在办公桌上给前来咨询的家长看,此时它们的功能就是宣传册,几乎所有家长都会认认真真地翻阅。
该校招办老师告诉记者,光谷有100多家企业,学校与其中44家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进校就签订去向合同,成为职校吸引生源的重要砝码。
往年,中职招生会持续到9、10月份,今年到目前为止,招生人数已过计划的一半,几乎全是应届初中毕业生。
中职首设分数门槛
“今年的招生计划是2000人,现在报名人数已超过60%,平均每天要接受80名学生报名。”武汉市交通学校招办负责人燕主任说。
据了解,2000年开始,湖北省对中职学校实行“注册入学录取”,中职学校招生几乎没再设分数门槛,考生凭初中毕业证原件便可直接报名。今年,一批中职学校首设分数门槛。
“课改生位置值不得大于50,非课改生分数不得低于240分。”燕主任称,这几天来报名的学生较多,学校不得不设录取分数门槛。没想到,越是设置门槛,家长和学生越是闻风而来。报考武汉市交通学校的考生中,武昌区45中学生邓礼娟中考位置值达25.5,已接近省示范高中23的录取资格位置值。
武汉第一职教中心“双特色”考生高考,有77人过了本科线,吸引不少中考生前来报考。今年该校录取门槛较往年大幅抬高,拒收只考语文、数学两门的中考生。设置分数门槛后,各职校涌现出一批高分学生。
“就业”问题最受关注
“哪个专业好就业?”“学校管理如何?”咨询时,记者发现家长最关心的还是“出路”问题。读中职不仅仅是为了有书读,更是为了就业,毕业后去向如何无疑是家长和学生最关注的。
也有相当部分家长非常看重学校的管理水平。一名家长实话实说,因为孩子成绩差、自觉性差,才把他送到职校来,要是职校风气不好,岂不是毁了孩子?不少学校也开始把管理放到与技能培训同样重要的位置。
“这也反映出,与往年相比,家长择校变理性了。”武汉市第二职业教育中心副校长马志杰说。每一个前来的家长几乎都咨询过好几所学校,掂量再三后再选报一所学校。原因是,武汉的中职学校很多,家长的选择面很广。似乎每一个家长都了解到,只要肯去,就没有去不了的职校。这和多数中职的招生条件宽有关,凭准考证学生就可以来报名,中考考得再差,也有学校要。07届毕业生遭抢用
“07届的毕业生,有2000多人推荐就业了。”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副校长万建平对记者说。他列举了这样一个数据,2005年至2010年,光谷企业的用工需求在15万人左右,而该校毕业生总量预计只有5万左右。
武汉市交通学校招办燕主任说,武汉爱机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来到武汉市交通学校招聘。该汽车配件公司拟招聘60名操作工,06年毕业的学生招不到,学校安排了07届的80名学生面试。现象二中职招生范围放开
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一部分,中职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
日前,教育部下文进一步放开中职学校的招生范围。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东部地区、中心城市优质职业学校可跨省招生;高中毕业生也可报读中职学校。
此外,湖北省还将酝酿进一步的招生政策,计划将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也纳入招生范围,并颁发中专学历和相应的技能证明。
新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表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中职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对其招生尺度越放越开。一些高考落榜生开始“吃螃蟹”
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培训部是国家级数控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对社会人员的技能培训任务。记者获悉,这个假期,有3名应届高考落榜毕业生报名学习,他们的学制是1年。该校培训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前也曾有高考落榜生来校学技术,但只是个别。
武汉市交通学校接受的高考落榜生更多,截至目前,已有约40名学生来校报名学汽修。据介绍,这些学生的高考分数多在200分到300分之间。他们走进中职的原因很多:一是家庭贫困,二是升学无望,三是担心上高职读不了好专业,就业成问题。早有大学生到中职“回炉”
在高中生开始鼓起勇气上中职时,武汉市的大学生早已迈出这一步。去年,武汉一所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小黄和小夏就来到仪表电子学校“回炉”学技能。同时,从德国留学归来的学生小胡也走进了仪表电子学校。小胡高中毕业后被父母送到德国留学,上大学预科时,小胡忽然对自己留学的意义产生了怀疑。在失去学习兴趣的情况下,他选择回国。网上得知数控专业人才非常缺乏,就业前景美妙,于是选择了到职校学数控技术。一年后,小胡留校成为一名数控专业教师。
据了解,大学生到中职学校“深造”,主要是迫于就业压力。省教育厅有关专家认为,部分大学生到中专学习有好处。大学生理论知识很多,动手能力却往往不如职校学生,主要原因在于大学里欠缺实践机会。
专家指出,目前的大学教育与企业需求有一定差距,大学生通过在职业学校接受技能培训,可增强动手能力。对“深造”的大学生来说,保持良好心态,放下架子扎扎实实学技能,就业应该不再困难。解读
中职招生呈现出火热之势。那么,什么原因导致职校受宠呢?就业有保障
一直以来,普高热持续高温,中职学校在很长时间里处于弱势,中专生难就业是不争的事实。但自从走“订单式”培养模式后,职校学生就业形势明显好转,大有超过本科生之势。
目前,中职已把“订单式”培养模式当作生命线,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紧跟市场需求,部分班级甚至专为某一企业定向培养人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如仪表电子学校立足光谷企业,交通学校联手神龙,财政学校紧贴各金融、商业机构……这样一来,中职生从进校时就非常明确自己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加上动手能力强,就业期望值平稳,所以很容易就业。贫困生就读有保障
“上中职的学生多是贫困家庭的孩子。”部分职校负责人指出,很多家长就是冲着资助才来报名的。
解决一个孩子上中职的问题,很可能让一个贫困家庭摆脱困境。正是从这点考虑,去年,省政府投入1000万元资助贫困生就读中职,今年资助面将进一步扩大,政府将安排5000万元资助5万名中职学生读书,这对贫困家庭学子来说,当然是一大利好消息。
记者了解到,除了政府投入外,职校还将按教育部门要求拿出学费的5%用来资助贫困生,并提供勤工俭学岗位。
因此,贫困生上中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升学有路
2000年后,随着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普高急速扩招,大大冲击了职业教育。中职学校为了生存,各种升学模式应运而生,如5年一贯制、“3+2”分段制等,它们的共同点是学生中职毕业后可以继续升学,满足他们读大学的需求。而综合高中的办学模式更加灵活,学生在高中三年可以不断在“升学”和“就业”中选择。挑战
中职发展的大环境在变好,中职招生也开始渐渐“回暖”。但职教界人士指出,火热中潜存着一些问题,职校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升学途径逐一关闭,中职诱惑力是否大打折扣
近日,省教育厅陆续发布有关发展中职教育的政策。从新政中不难看出,中职毕业生的升学途径被一一封锁。省教育厅职成处负责人解释,这是回归到中职的本质,即以就业为导向。
新政规定,从2007年起,全省停止“3+2”分段制和5年一贯制高职招生以及英语、信息“双特色”学校应届毕业生对口升学。不仅如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控制综合高中招生规模,逐步取消综合高中招生计划安排。
上了中职也可考大学,这曾是中职学校在招生宣传时吸引学生报考的理由之一。升学途径被一一封锁,中职教育还有吸引力吗?紧盯热门专业,冷门专业遇冷
武汉市交通学校招办燕主任告诉记者,报名的学生几乎都是冲着热门专业来的,哪个专业招生数量多、就业面广,就指名要读该专业。比如汽车维修专业,每年招生规模都在500人以上,报考的学生也特别多。电梯专业只招40人,却依然遇冷。原因在于大家普遍认为汽车维修专业的就业前景比电梯专业广。实际上,随着城市里高楼快速增长,电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但专业制造与维修人员很少,读这个专业,不愁分配,待遇每月至少1000元以上。
再如,学校与天河机场的贵宾服务公司有订单培养协议,在很多家长和学生心里,从事贵宾服务的工作环境好,待遇又高,因此家长想方设法把孩子塞进航空服务专业,这一专业对学生的身高、相貌等有一定要求,如女生个头不低于1.6米,五官端正。一些学生并不符合这些要求,家长却坚持让孩子上这个专业,连学校也觉得为难。事实上,推荐安排就业时,贵宾服务公司对毕业生的挑选是非常严格的。
建议选择专业应从自身出发
“应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仪表电子学校副校长万建平说。今年报考该校的学生中,近70%的学生选择了与光谷签定订单培养协议的热门专业。其实,选择专业时,家长可在老师的指导下,依据学生的兴趣、身体条件等选择专业。高中生、大学生不必“羞答答”
“我们更欢迎高中生和大学生到职校学技术。”仪表电子学校的万建平副校长认为,和初中毕业生相比,高中生和大学生心态更成熟、文化基础强,学起专业技能来驾轻就熟。毕业后,职校还将对他们实行推荐就业,企业对这样的毕业生也非常欢迎。
但目前来说,要让多数高中生和大学生接受中职教育,仍有一个过程。部分职校招生负责人介绍,今年,招办也接到一些大学生的咨询电话,但他们就是不肯来校当面询问,声称要考虑一下。“可能是抹不开面子,觉得到职校‘回炉’难为情吧。”一名招生负责人认为,高中生、大学生大可不必“羞答答”,学手艺挣饭吃不丢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