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全面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全面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日期: 2010-2-16 22:51:18 浏览: 7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毕业论文网

摘要:高职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针对如何全面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从学校、社会及学生自身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就业竞争力;高职
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在整个社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值得我们努力研究的问题。本文作者曾在《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SWOT分析》中对高职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优劣势及目前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而究竟该如何提升其就业竞争力这一具体问题则是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
1 文献综述
近年关于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竞争力问题的研究不是太多,并且主要是从某一角度出发所进行的局部研究。
如张旭翔和王钧铭从高职院校的办学层面探讨了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路和途径。
许二潮认为有效的学生管理能帮助高职高专学生纠正和弥补就业竞争力一些要素的偏差与不足,提升就业竞争力。蔡幼君则提出通过加强实训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刘占年认为职业规划指导是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率和成才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应纳入教学计划,每个年级确定不同的目标,并与学生的实习联系起来考核,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根本上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林艺芳认为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应当从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层次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同时,高职学生也要充分发挥主体能动作用,全面提升自己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尚没有人对该问题进行较全面的研究与探索。所以本文试图对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
2 对策研究
作者认为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及学生自身三方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2.1 学校方面
2.1.1 关注市场需求,科学设置专业
要培养具有就业竞争力的人才,高职院校首先要掌握市场需求信息,灵活适应市场。在专业设置上,要以社会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要对地方产业结构和经济特点进行调研,善于发现新的社会需求,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据此设置新的专业;在教学内容上,必须从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要求出发,按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知识技能范围要广,理论知识深浅要适度,注意各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学科自身的纵向关系,既考虑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又注意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考虑专业针对性,又考虑职业的广泛性。既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2.1.2 加强校企合作,重视实践能力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是推动就业的重要保证,高职产学结合是学院小课堂与社会大环境直接结合的形式,产学结合的有效途径在于校企合作,是企业参与教育教学、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队伍建设等方面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把课堂传授的间接知识的教学环境与直接获取的实践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了全面锻炼和提高。
2.1.3 强化师资力量,提倡双师人才
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教育形成了多方面的挑战,高职教育担负着艰巨的任务。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高职学校设置标准里规定,必须建立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要求专业课的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二是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只有具备以上能力才能培养出多能型、应用型人才。而学校应该做的就是如何践行这一规定,比如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建立兼职教师队伍。
2.1.4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综合人才
要使毕业生受到社会的欢迎,必须重视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职高专应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适应性广、个性突出的应用复合型高级人才。除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创新意识、竞争能力、实践能力、管理能力、交际能力、身心素质、吃苦精神、合作精神,以及事业心、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和教育。使毕业生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全的人格、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处理能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
2.1.5 贯彻就业指导,强化就业能力
高职院校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并将其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学生入学之初就注意培养就业意识,应该把开学典礼作为学生就业指导的第一课,告诉学生要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有针对性地设计自己,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自己,更加自觉地接触社会,勤于实践,引导学生树立符合专业和个人实际的职业理想,及早根据个人情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精心培育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同时,院校要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就业指导工作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知识和从业经验,加强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才能切实发挥就业指导工作的作用,解决毕业生在就业心理、就业观念、就业技能等方面的问题。
2.2 学生方面
尽管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作为就业的主体,高职学生在就业能力力的培养中,更要发挥主体意识,充分调动主体能动作用,自我修炼,自我提升。
2.2.1 学习能力
即学习新知识、发展自我以适应新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是用人单位很关注的一种能力,是大学阶段应该重视奠定的人的终身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基础。高职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最优化的认知结构、形成良好的技能、强化学习方法的运用。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职业素质,未来才更具有竞争力。企业非常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其学习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因为会学习的人才不仅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胜任工作,将来更能有力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2.2.2 交际能力
高职学生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主动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意识培养各方面能力,抓住机会,表现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如参加演讲与辩论,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参加社会实践可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培养认知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从事社团活动可锻炼组织协调能力;主动与人交往可培养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等。
2.2.3 实践经验
高职学生应当结合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需要,利用寒暑假或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参加志愿者服务、打工等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积累工作经验,也通过接触社会更清晰地认识自己,以尽早进入工作角色,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2.2.4 合作意识
相对而言,合作对人的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在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大背景下,个人的作用正日渐减小,成就事业的关键在于群体的合力,没有合作精神的人将越来越难以生存。未来社会的竞争是协作性竞争。高职学生要在面对和参与竞争中学会合作,这也是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2.2.5 就业心态高职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确立理性的职业目标。通过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尝试创业等活动,了解职业知识,体验职业特点,增进自己对社会现实及自身条件的理性认识,促进社会需要与个人理想的和谐持续发展。同时也要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的精神
状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和创业的思路,在实践中增强心理承受力。要增加就业知识储备,训练应聘能力,做好充分的应聘准备,客观地推销自己。
3 社会方面
3.1 提供机会
虽然很多企业能够非常积极的与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习岗位,这在校企合作中也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我们应该注意到,事实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很多企业之所以接受高职学生在本单位顶岗实习,仅仅是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在管理过程中并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或发展机会。所以在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企业需要做的是把学生当作是自己的正式员工,当作企业组织的一员,让他们像其他普通员工一样参加企业培训,参加企业组织决策,对于真正有能力的实习生,在合适时机给予他们合适的管理岗位。这样可以收到双赢的效果,对学生当然是得到了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对企业 不仅自己的劳动力成本较低,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使其为企业带来的效益最大化。
3.2 改变观念
许多用人单位片面认为学历越高越好,本科学历成为其招聘员工的底线。选人唯毕业院校、唯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的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简单的文字处理等,这就给低学历者就业无形中设置了一道障碍。所以对企业来说应该摒弃这种不科学观念,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体制,根据自身的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等制定合理的选人标准,确保人员招聘的质与量。做到既不浪费人才,又重视人才的长期使用。同时在其人才发展战略中,也应当避免对高职学生的成见,给予所有员工同等的发展机会,真正做到唯才是举,这样也可以让低学历员工丢掉思想包袱,尽可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企业。
参考文献
[1]张旭翔,王钧铭,徐胤莉.关于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8,(1).
[2]许二潮.加强高职高专学生管理提升就业竞争力[J]. 科技信息,2008,(19).
[3]蔡幼君.加强实训教学,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J].科技信息,2008,(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