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产品造型设计与中国文化

浅谈产品造型设计与中国文化

日期: 2009-12-15 21:18:52 浏览: 23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赵塘滨

摘要: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没有什么比文化认同的失去更加可怕,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拥有自己的文化是安身立命的根本。面对来势凶猛的文化入侵,中国当代产品造型设计师应该在行业内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捍卫自己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文化入侵;产品造型;民族文化;中国元素;设计
“在美国的全球安全战略中,已赫然将维护和推动其文化价值观的全球性统治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三大支柱之一”,因为“这种无形的力量没有导弹驱逐舰护卫下的货轮那样气势汹汹,但是,它却能够散步在全球性的广阔空间,影响千百万人的思想感情,从而能最终改变导弹和货轮的归属”。美国凭借“大国威胁论”和“文明冲突论”,通过大众传媒,直接对外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利用国际文化交流,进行渗透和扩张。
而美国对自己的优势非常明确,采取的手段也很坚决,“在下一个世纪,采取侵略的代价将更加高昂,而经济力量和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将成为决定性因素”。对于意识形态不同于美国的中国,美国的文化渗透更有明确的目的。在全球化的这种态势下,便突显出中国文化安全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没有什么比文化认同的失去更加可怕,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拥有自己的文化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因为“民族文化及其认同则是国家认同的基础以及维系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纽带,也是民族国家的‘合法性’来源和国民凝聚力之所在”。每一种文化必须要保持自己的传统和特色,才不至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迷失方向。“一个民族正向的身份感,能产生强大的心理力量,给个体带来安全感、自豪感、独立意识和自我尊重”。而相反,没有国族自尊,谁还会有“国族”观念?没有文化自尊,谁还能抵抗西方文化价值观潮水般的入侵?!。
面对来势凶猛的文化入侵,中国当代产品造型设计师应该在行业内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捍卫自己的民族文化。
纵观世界知名汽车品牌,无不具有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德国车的规矩严谨,日本车的经济细致,美国车的豪华风格,法国车的浪漫情调,无不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而中国目前的产品设计多数抄袭国外设计作品,即使原创作品,也多受西方文化影响,少有中国文化内涵。
坚持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立足点和根本所在。而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中国文化,诸如讲究人的修养,对人的关系研究的深度,刻苦耐劳坚忍等民族精神,传统的善和美等都曾经征服了世界,在当今仍足以使我们引以为豪。中国人文精神中的“义利”之辩,社会伦理中的“人和”精神,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政治智慧中的“为民”观念,经济道德中的“均产”精神……所有这些观念,完全可以让我们自信自尊,毫无愧色地面对西方重商重利、个人主义、对其它文化进行“霸道”、对自然环境进行无度扩张的文化精神。所有这些优秀传统是我们实现文明自立的根本,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所在。
中庸曾经是中国人最信仰的生活哲理,其实现在也是如此,不过现在使用更多的一个词是和谐。和谐是为了达到一种平衡,在汽车造型的设计中达到一种夸张与内敛的统一也是一种艺术。
没有文化内涵的产品造型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国的产品造型设计没有中国的文化内涵是悲哀的,单从设计手法讲产品造型设计中的中国的文化内涵应该使用中国元素来表现,具体到设计对中国元素的应用,首先设计思想应该以中国元素形而上方面的思想精髓为指导思路,然后借鉴中国元素开展具体设计。
色彩元素:
每一个民族在心理上对颜色的感觉有显著的不同。人民对于莫种颜色的喜恶往往源自本民族的神话故事和宗教
信仰。因此,颜色也具备符号性,尽管它必须依附于具体的载体(历史、传说、物件)。
有没有中国独有的中国色呢?看了张艺谋的电影,很多外国人认为大红大绿等就是中国色。其实大红大绿只能算中国的民间色,不能代表中国色。认真参观故宫和中国寺院的人都能发现真正的中国色。中国有自己的三原色,虽然也是红、绿、蓝,但和西方的红绿蓝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中国的红是珊瑚红,绿是绿松石的绿,蓝是青金石的蓝,这三种色是国画颜料的根本色,也是中国文化中的珍贵色。比如蓝色,西方人最喜爱的是宝石蓝,但中国人是青金石蓝,所以中国所有寺庙里菩萨和如来头顶色是青金石蓝,无比庄重;西方基督教堂的穹顶都是蓝宝石的蓝。
王大珩等在《中国颜色体系研究》中早就明确指出:对中国颜色体系色空间的明度、色调和彩度的均匀分级,应进行中国人眼的心理物理验证实验,提出基础色度分级。
线条元素:
线条是客观事物存在的一种外在形式,它制约着物体的表面形状,每一个存在着的物体都有自己的外沿轮廓形状,都呈现出一定线条组合。
综观中国立体造型史,从夏商周以前红山文化中的古陶器制作用线条和图案,到夏商周的青铜器,再到汉代的漆器,乃至汉后历朝历代的瓷器等,始终有一些传承的造型元素。中国自古以来的造型设计,都从古陶造型、青铜器造型和漆器造型中汲取了丰厚的养分。汽车造型也应从中学习,但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提取精华元素——线条。
中国是世界上用线条作为艺术表现手段的最早民族之一,这可以追溯到七千五百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就已有用线条勾绘出来的形形色色的彩陶纹饰,在殷商时期就有古朴爽直的甲骨文和圆润敦厚的象形文字,这说明很早以前中华民族就发现和运用了线条的艺术。
那么什么是中国线条呢?中国线条和西方线条有什么区别呢?中国和西方在线条理论上的差异,与中国与西方在一些基本的哲学和美学观点差异有着密切的关系。达芬奇说过“不是数学家请不要读我的基本著作”。一根线条在达芬奇眼中被理解成一个点在平面或空间中的运动轨迹,乃至解析几何中的一个方程式所界定的点的集合,线条无宽度也无厚度。因此对于生活在文艺复兴以后或接受过文艺复兴思想的西方人,对于线条的理解是基于几何学和数学。而对于中国传统而言,线条不仅有宽度,有厚度,还有方向,甚至能表现出速度和力量,对于线条的理解完全基于主观感受。所以这也是中国线条的魅力所在,正所谓“求其神韵、见其生气”。
在产品造型设计中,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充分表达出中国线条的宽度,厚度乃至速度和力量,是设计富含中国元素汽车的关键。这需要我们深入寻找中国线条,从中国绘画中,传统生活用品、工艺品设计中,乃至建筑设计等所有造型设计中汲取养分。
中国设计师首先必须深刻学习中国文化,并能抓住中国文化精髓,完全接受西式教育成长起来的、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设计师难当此重任。中国现在开设设计系的大专院校很多,但注重培养中国文化的还是很少。中国产品造型设计教育工作者更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王大珩,荆其诚,孙秀如,林志定,张家英. 中国颜色体系研究. 《心理学报》1995。
[2] 陈辉. 符号学视觉中的颜色意义. 《自然辩证法研究》,第12期,2004
[3] 高建平. 寻找美的线条. 《哲学门》,2003年第一期
[4] 梅孜编译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汇编 时代出版社 1996
[5] 约瑟夫•奈 美国定能独霸世界吗? 军事译文出版社 1992
[6] 尼可松 《1999:不战而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88
[7] 河清 全球化与国家意识的衰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