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新闻 > 北京职业教育发展举步维艰

北京职业教育发展举步维艰

日期: 2006-4-13 12:10:57 浏览: 17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中国青年报

民进北京市委会近日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职业教育的“短腿化”日益影响到首都经济和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该报告主笔、北京工商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郭培源警告说,如果政府不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扭转当前的局面,未来恐怕修故宫都得请国外的技术工人。

缺人

这份“关于首都职业教育”的报告提到,我国经济转型带来的产业调整将对职业人才产生巨大需求,而和这种需求形成对比的却是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的缺乏,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的异常缺乏。

郭培源在调查中发现,在北京的众多企业中严重存在着“四多四少”的现象,即:初级技工多、中高级技工少;大龄技工多、青年技工少;传统技工多、现代技工少;单一技能的多、复合技能的少。这些现象严重困扰着企业的良性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此前,北京市总工会也曾就技工问题访问过数家首都大型企业,结果更是让他们大吃一惊:燕化拥有180名工人技师,仅有一名高级技师;首钢拥有160名技师,却没有一名高级技师。

除了正规的职业学校教育之外,数百万外来务工人员的“低端”职业教育更面临着十分困难的处境。郭培源告诉记者,2005年第二季度北京市公共职介机构共接待务工人员35376人次,其中无技术特长的占七成(76.09%),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0.5%,达到初级技工水平的为17.64%,中级技工水平的为5.26%,高级技工水平的为1.01%。“显然,这与北京经济和生产各行业的未来发展需求是极不适应的。”

艰难

此份报告指出,与经济发展相伴的城市化、现代化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等趋势,都对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尽管有关方面已经并且正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但现在公众能看到的却是“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

郭培源认为,这种艰难状况至少表现在六个方面:

首先是职校生源逐渐渐少。“这是个根本问题。没有人还谈什么教育呢?”据悉,虽然北京市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数量巨大,但在2004年未上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中,上职业学校(包括职高和中专)的学生仅为5.9万人左右,相对往年一直没有上升(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1/3强;初中毕业后直接就业者为1.3819万人,约为总人数的9%)。

该报告还根据有关数据作出了一个惊人的预计,从2003年始高中容纳人数已达9万人以上,到2007年高中的规模已经可以包容几乎所有初中毕业生,“可能的结果是将没有北京人选择就读职业高中”。

投入仍然是个大问题。郭培源发现,职校经费一直处在严重不足的状态,而职业教育却有着高投入、高产出等特点,这早已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认同,这势必造成毕业生素质的“缺斤少两”。

同样是老问题的还有“双师型”职教教师的短缺。统计分析表明,北京职教教师短缺、老化严重,且配比不合理,和普通中学相近的师生比不能满足职教教育的需要;具有操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更为短缺,除了学校自己培养没有更好的教师补充渠道。由于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等问题,一些民族传统工艺方面的职业教育已经出现教师及其专业“消失”的情况。

另外,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所需的条件和设备普遍落后,大量设施设备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甚至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北京现代工业生产的水平。“在此种情况下,可以想见,职教教育效率不会高到哪儿去。”郭培源说。

再加上长期以来,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就不被看好,工作稳定性差,工作满意度低,工作薪金报酬低,在社会上被视为低人一等,因而,提高职业技能的学习需求被极大地压抑。

扭曲

郭培源和课题组成员在报告中写道,“在以上背景下构建的职业教育,在社会和教育系统中不可避免地沦落到边缘和弱势的地步。”后果则是即便有许多学生喜欢和适应职业教育提供的学习方式,但是,鉴于各种实际问题与发展瓶颈,北京职业教育的需求已经极度萎缩。

郭培源说,这里面既有思维问题也有管理问题。人们普遍追求理想化的普通高中,而社会则始终顽强地用普通教育的标准(升学标准)审视职业教育,因而职业教育的价值被逐渐淹没,被世人鄙视,即便是上了职业学校的学生也觉得是低人一等,是无奈的选择。

为了深入调查北京地区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知,课题组还专门委托中国社会调查所做了《北京地区公众对职业教育认知度调查报告》。根据报告结果分析,北京基本处在“普高高热、职教叫冷”的状态。该调查表明,77%的北京市民希望自己的孩子上普通高中,进而进入普通大学。1/3的受调查者不愿意孩子上职业学校的原因是“就业前景差”,1/4的人则认为“职教毕业生社会地位低”。

该报告指出,当前,面对投入大、收效低的职业教育现实,政府主管部门和民众都视职业教育为负担,从根本上忽视了职业教育的作用和价值,使潜在的职业教育需求被扭曲和掩盖了,致使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的相关人才出现严重的短缺和畸形的结构性错位。如果再不适时地切实加大政府对职教的改革力度,首都职业教育要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有大的改观是决无可能的,遑论根本改观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