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提升农村幼儿园主题课程实施效果的对策

提升农村幼儿园主题课程实施效果的对策

日期: 2021/6/13 浏览: 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夹河镇中心幼儿园 张兴强

摘要: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教育和教学资源也存在极大的不平衡性,尤其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讲,教育资源有限,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学设备的配置也不齐全,因此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探究了幼儿园教学中主题课程实施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目前在主题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以便强化农村幼儿园主题课程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重要性;主题课程;对策
  
   幼儿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于幼儿来说,普遍的年龄在三岁到六岁之间,这个阶段儿童正处于智力发育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我国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从对师资的配置以及教学设备的更新等各个方面,我国的幼儿教育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水平还比较低,教师的幼儿教学思路以及方式还比较陈旧,影响了对幼儿潜力的开发和个性化的培养。
   一、幼儿园教学中主题课程实施的重要性
   所谓的主题课程就是将主题作为主线的综合性课程,在农村幼儿园中实施主体课程教学极大的考虑到幼儿教育的启蒙性以及趣味性,教师能够充分的借助农村地区的教育教学资源组织并开展主题学习活动,能够让主题课程教学的效率最大化;同时主题课程与幼儿生活的关联性更强,幼儿通过相互的讨论和探究能够从活动中汲取多方面的知识,包括:社会、科学、语言以及人文等内容,这极大的满足了幼儿对知识的需求,在进行主题课程教学中幼儿的主体性会有效的凸显,幼儿成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则对幼儿的行为和思维进行引导,促进了幼儿实现全面发展。
   幼儿主要指的是年龄在三岁到六岁之间的儿童,这一阶段的儿童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还不强,思维、情感以及行为也正处在培养的关键时期,如果幼儿教育中教师仅仅凭借单纯的理论讲解或者枯燥的教学活动,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幼儿对学习丧失信心,这会极大的影响到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渗透主题课堂,以明确的主题展开教学活动,使得幼儿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会更强,极大的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对主题课堂教学加以重视。
   二、农村幼儿园主题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与家长的互动比较缺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教师,父母的言行、思想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幼儿的行为和思想,在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中,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通过将幼儿园教学资源和家庭教学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够增强主题教学活动的质量。但是就目前而言,农村幼儿园在组织开展主体课程教学时,还存在一定的阻碍,首先表现在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性不强,部分农村地区家长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认为教育是学校的工作,因此对幼儿园主题活动的配合性不强。教师是连接学校和家庭的桥梁,如果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较少,对幼儿的性格特征以及家庭的实际情况不了解的话,那么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就会出现与幼儿的学习能力不相符的情况,进而极大的影响了幼儿对主体课程的学习。其次,很多农村地区的幼儿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比较陈旧,对主题课程缺少全面、系统的认识,直接将其作为教幼儿学习数学、识字的课程或者让幼儿自由的玩耍,并没有为幼儿设置清晰的主题,导致主题课程的效果难以展现。
   (二)主题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清晰
   目前,很多农村地区幼儿园组织开展主题课程时教师没有为幼儿制定清晰的目标和计划,部分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单一化,对主题课程的内涵没有深入的理解,在教学中仅仅依靠教材内容为幼儿进行灌输式的讲解,为幼儿提供的主题活动比较少,使得部分幼儿对教师枯燥的讲解方式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不愿意参与到主题课程的探索和实践中,因而极大的影响了主题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主题课程教学要求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如果教师一味的进行理论灌输,那么就会影响幼儿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的提升。此外,很多农村幼儿园在开展主题教学活动时,对幼儿的评价不合理,没有从多个角度分析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心理动态以及行为表现,教学评价不全面,不合理,这就会极大的影响到幼儿园主题教学课程效率的提升。
   三、农村幼儿园实施主题课程的对策
   (一)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幼儿主题教育不仅需要幼儿园的有效实施,同时也需要家庭的完美配合,形成学校和家庭的良性互动,进而让主题课程教学的效率最大化。首先,教师应该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与家长的沟通平台,如:组建微信群、QQ群等,然后将幼儿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幼儿园教学所需的工具、材料,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相关方面等都应该及时与家长沟通。其次,幼儿园还可以举办一些亲子活动,如:趣味运动会、亲子唱歌大赛、联谊会等活动,农村地区也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进而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及时了解幼儿的情况,以便制定出更加适宜的主题课程内容和形式。此外,在主题课程实施中教师还应该为幼儿营造出良好的氛围,通过多样化的教具展示或者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视频、图片等内容,快速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自觉的参与到主题课程学习中,提升教学的质量。家庭教育资源在幼儿园开展主题教学活动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纠正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通过亲子活动、在线沟通等方式,及时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成长情况,并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设置具有针对性以及多元化的主题教学活动,提升主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开展幼儿主题活动中教师应该为幼儿设置明确的目标,消除幼儿在活动中的盲目性,首先教师应该对主题课程有全面的理解和深入的探究,从主题课程的内涵以及教学的最终目的等方面出发,结合幼儿的性格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等设置多样化的主题课程,进而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以及应用能力等。其次,在主题课程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幼儿从动手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探究问题,最后有效的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极大的提升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比如:教师可以在以“模拟飞机”为主题的手工制作教学中,让幼儿发挥想象力,通过小组之间的配合共同来完成飞机模型的制作,将材料的选择、设计、色彩的搭配等环节都应该交由幼儿自主完成,教师可以让幼儿充分借助并利用现有的材料完成主题活动。此外,教师还应该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素养,不断的学习与主题课程教学有关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幼儿搜集更多的主题教学素材,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在幼儿主题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设定明确的主题以及活动的目标,能够消除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盲目性,引导幼儿紧密依照活动主题,展开学习和探究,教师在设置活动主题以及制定活动目标时,需要从幼儿的发展以及成长的需求等多个方面出发,创新主题活动的环节和内容,为幼儿提供适合的主题教育活动,进而全面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三)科学性、合理性的评价幼儿
   教学评价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反馈,同时也可以全面了解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学习效果,其对教师开展下一步的主题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因此教师需要为幼儿构建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评价方式,激发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热情,使得主题活动的开展更高效。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很多教师在组织开展主题课程后忽视了对幼儿全面、系统的评价,部分教师会将幼儿的识字成绩或者数学计算成绩作为评价幼儿的准则,这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也难以将主题课程的效率最大化。因此教师就需要为幼儿设置更加科学的教学评价,其中应该涵盖对幼儿动手能力、课堂表现、创新创意以及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内容。首先,教师应该为幼儿设置详细的评价记录表,或者在班级内部创建评价栏,将每个幼儿的评价展示出来,并以张贴小红花、小星星的方式鼓励幼儿不断努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精彩表现进行拍照留影的方式记录幼儿的成长。此外,教师还应该对比较腼腆或者性格内向的幼儿给予更多的关注,鼓励其主动参与到主题活动中,进而增强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使用亲切的语言以及激励式评价,让幼儿能够增强自信心,在主题活动中展示个性和特征,并挖掘幼儿的潜力,主动交流,积极互动,营造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评价是对幼儿学习动态的测评,也是对幼儿教师教学成果的有效反馈,因此教师应该对教学评价加以重视。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对农村幼儿园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园作为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并引导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场所,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幼儿教师应该将主题课程有效的渗透到幼儿园教学中,明确主题课程的内涵和意义,并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其次,教师应该在主题课程教学中将幼儿作为主体,并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共同为幼儿的成长而努力。此外,教师还应该为幼儿设置多样化的主题活动,科学的评价幼儿。
  
   参考文献:
   [1]王华.制约农村幼儿园主题课程实施的因素——以民勤县农村幼儿园为例[J].学周刊,2019(30):182.
   [2]马立强.农村幼儿园主题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以民勤县农村幼儿园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241.
   [3]刘丽娜.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1):263-264.
   [4]周侃.幼儿园主题课程视角下的高宽课程理论基础与实施方法[J].新西部,2019(32):167-168.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幼儿园主题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课题立项编号:GS〔2018〕GHB1324。
   作者简介:张兴强1971-),男,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人,大专,中学高级,从事幼儿园教学研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