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精品课程建设,优化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以精品课程等信息化资源为载体,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模式,是实现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翻转课堂已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成为我国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关键词: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晁晓洁(1987-),女(汉族),河南安阳(籍贯),讲师,硕士学历。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
基金项目:“双一流”背景下智能工程学科群“金课”建设探索(项目编号:CQGJ19B116);以微课翻转课堂和精品课程建设为依托,全面优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项目编号:YTJG201927);人工智能(AI)与机械视觉质检系统研究(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青年项目(KJQN201802401))。
精品课程建设、“金课”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实施教育部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助推我市高校“双一流”与“双高”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互联网+教育”的重要基础。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其成效在于课堂教学。在信息化无处不在的今天,一线教师应该巧妙利用这一平台,让“低头族”抬头,让课堂不再沉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微课是一种微型网络学习课程,其利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用行业实际应用和传统理论知识相结合,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模式翻转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在疫情防控期间,线上课程资源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提供了有效保证。
我校依托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新型二级学院建设项目,以微课形式在重庆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建设了《电力电子技术》、《PLC技术创新应用》两门线上课程,为智能工程学科群树立了课程建设新理念,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其中《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已经被评为重庆市2019年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也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重构过程,微课以“微”著称,但对于一门课程来说,“微”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对课程知识点碎片化,进行全面的重构和优化。
一、分解梳理,知识网格化
将课程的知识点分解碎片化,很容易使各个知识点成为信息孤岛,故在进行课程重构时,知识点的分解、贯通和整合,使知识点网格化是至关重要的。
在将课程内容的知识点进行碎片化时,不能只是表面化的碎片化,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原则,将某个单元或者某个系列的知识点选择出来,不需要面面俱到,但是一定是代表性的知识点,围绕这些知识点完成一个系列的微课,使这些看似碎片化的知识点关联化、体系化。知识点就是一张网上的一个个结点,他们所构成的网络,就是我们的知识结构。通过梳理知识网、结构树将每个知识碎片联系整合起来。
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在进行知识点碎片化时,以电能变换为核心,直流和交流两大电能之间的四大变换就是整个知识网的四个大的结点,分别对直流和交流之间的四大类电能变换中的典型电路进行分割,例如将交流变直流作为第一大类,选择出几个应用较多的典型电路,通过几个电路的微课讲解让学生对此电路有一个初步的理解,起到辅助课堂的效果。
二、聚焦实时,情景导入
微课导入是微课的先导,是微课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具有创设情景、调动情绪、提高兴趣、帮助学习者在最短时间内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的作用。微课导入有很多方法:情景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对比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案例导入法等等。
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此课程是一门应用型的专业课。因此在导入时,可以选择情景导入法,也就是知识点的引入不能像课堂讲授式一样,直接给出知识点,而是应该借助信息化,聚焦实时、行业动态、科技前沿,将学生感兴趣的、有启发意义的情景作为切入点,例如可以选择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等。
三、善于总结,启发思考
微课的教学应该是具有趣味性、目的性、教学性。总结反思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学习品质。及时总结梳理知识点,可以帮助学习者对新知进行自我消化、自主构建。在微视频中完成知识点讲解后,要以启发式的方式对微知识点进行总结。
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每一个微视频中,都是以总结思考结束,让学习者在看完视频后,能够启发自主学习思考能力,去分析解决遗留的问题,有思考才会有进步,有问题才会使学生明确课堂上的学习目标。
四、因材施教,翻转课堂
微课目标比较明确,指向比较单一,能清晰地呈现教学内容,快速教会学生某一知识技能,提高教学效率。但微课中的知识点并不全面,需要线下的拓展巩固和梳理总结,故线上微课的学习与线下课堂的讲解讨论结合起来,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模式。运用线上教学资源,实施“翻转课堂”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传统教学是一种势在必行的改革,也是一种挑战。
以微课等线上资源的实施需要教师明确教学新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资源、教学流程等,引导学生的在线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到翻转课堂、提高课堂质量的目标。
大数据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使互联网逐渐走入了课堂,线上资源的学习可以是移动式的、随时的、有选择性的,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将信息化资源与教育教学相融合,达到拓展教学维度、提高课堂效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