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中职机电专业课教学中“三阶段混合式教学”模型构建

中职机电专业课教学中“三阶段混合式教学”模型构建

日期: 2020/5/3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 王九高

摘要:伴随我国中职教育模式改革日益创新,“三阶段混合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立体化互动引导模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近年来大多研究发现,三阶段混合式教学模型构建的步骤性与方法性对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影响颇大。本次研究将对中职机电专业课教学中“三阶段混合式教学”模型构建进行分析研究,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参考。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三阶段;机电专业
  
   前言:基于素质教育及核心素养培养,加强中职生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尤为关键。而三阶段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其意义影响重大。然而现阶段有关中职机电专业课教学中“三阶段混合式教学”模型构建研究相对较少,基于该问题现状,要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如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知识内化、课后反思提炼等,本次研究对中职机电专业课教学中“三阶段混合式教学”模型构建进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当下三阶段混合教学对中职课堂教学积极影响
   中职教育作为培养技能、提升素养的重要实施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中职教育的特色性,我国对职业教育长期存在偏差性认识,认为中职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至此在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及方法设计中较为缺乏。导致课堂教学问题频出,严重影响其中职教育顺利发展及质量提升。基于此,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即三阶段混合教学。三阶段混合教学主要包括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知识内化、课后反思提炼等。通过三阶段混合教学模式设计应用对提升中职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有利。以中职机电专业课教学为案例,第一、采用该模式后可以让学生更为深入直观的掌握、了解机电知识及相关内容,并起到巩固学习成果的实际作用。第二、起到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作用,通过该模式应用后,使教学进度明显提升,以往需要一周的教学任务,在其三天内就可完成。主要是因为将传统教学形式进行维度延展,即线上、下线、课前、课后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建立。优化了教学资源及教师作用的配置发挥,进而大幅度提升了教学效率。
   二、三阶段混合式教学建模构建具体方法以中职机电专业课教学为案例
   (一)进行课前自主学习设计
   三阶段混合式教学建模中首先需要对课前自主学习进行设计,这也是该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前提所在。第一、在设计前需对该阶段教学目的进行明确,主要以“自主性”为主。因此,在其教学课件选择及媒体制作方面一定要突显其“趣味化”。中职机电专业中知识内容多为繁琐、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因其枯燥性而产生逃避心理[1]。因此,在兴趣化教学设计中建议采用三维建模方式,将较为复杂、笼统的机械制造工艺、设备调试安装及电工理论等分别进行三维模型构建。并将该三维模型以教学内容的形式进行教学平台上传,学生通过下载后在线观看等方式,可对该三维模型进行观察分析。注意在该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而不是坐视不理。例如:让学生在对三维模型进行观察后提出主观建议、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独立分析等。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对问题的发现意识、探索意识、分析思维等。另外,在该过程中教师也可设计线上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为各自的学习小组,课前自主学习的功能作用进行体现。
   (二)课中知识内化
   在课中知识内化建模中需要从学生课前自学成果及实际情况,将机电专业知识教学进行科学设计。第一、加强机电专业知识的重点环节设计,即提取重点。主要以提问、设疑、引导、总结等方式,让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电气设备等知识内容重点,起到加固印象的重要作用。第二、设计纠错流程,在中职机电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在所难免。在课中知识内化设计中采用纠错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极易出现错误问题进行记录总结。并在课中教学中进行逐一讲解、消化,将学生的解题与学习疑惑进行消除。第三、设计提问环节,提问是学生对自身学习困惑及建议的激发。在课中教学中学生可以进行主动提问,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需进行一一讲解,并将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明确记录,为日后教学总结提供重要参考[2]。另外,在完成课上教学后,教师可以可通过下发习题及章节等方式。布设课后复习任务,让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当然这也是为下一步课后反思及提炼奠定坚实基础。
   (三)课后反思提炼
   课后反思提炼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总结及思考的关键时期,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极易忽视“课后”效能。将重点放在课前与课中。所以,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必须从反思角度出发,机电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多为复杂、繁琐。很多知识由涉及较广,且关联较大。例如:电气设备知识包含:电工原理、机械设备、电气知识等。所以,在该阶段需要对机电教学内容及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可以独立对其进行思考、总结。主要包括:理论问题、实践问题、操作问题等。另外,课后阶段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成果等进行考核、评估,为学生进步提升提供理论依据[3]。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中职机电专业课教学中“三阶段混合式教学”模型构建进行分析研究,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当下我国中职教育中三阶段混合式教学方法的重要影响进行阐明,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三阶段混合式教学模型进行设计、构建,为提升中职机电专业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敏敏.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8,5(8):14-15.
   [2]田真平,张小萍.基于SPOC的中职混合式教学生态系统设计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693(05):89-93.
   [3]聂婕婷.中职学校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混合式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实施管理[D].2017,12(5):14-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