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校企合作下《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实践策略探究

校企合作下《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实践策略探究

日期: 2020/3/22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福建省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黄文生

本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Z181145)”研究研究成果。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给汽车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也对中职院校汽车有关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的实际教学中,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及教师教学成效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主要对项目教学法概述、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的价值以及具体是项目教学法的有效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校企合作;项目教学法;《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践研究
  
   当今社会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趋势,这致使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了变化,尤其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汽车行业的发展使得相关人才的职业能力受到了严苛的要求。但是从当前中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实际情况看,还是缺乏一定的重视程度,教学方法以及有效的教学活动还存在诸多问题。校企合作下,借助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校企合作下《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实践策略值得广大教学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本质就是挖掘学生探究性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教师为学生布置教学任务,安排学生开展相应的教学项目,引导学生独立或者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起到良好的指导和引导作用,通常情况下,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教学一般会是分配给不同小组不同的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实践,从设计方案、收集资料、项目流程以及具体实施,最后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做出相应的指导[1]。
   二、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本身就是一门抽象性、实践性学科,学生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掌握学科理论知识。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固化,只是一味的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设计,并没有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在,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对学生的训练也缺乏针对性,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阻碍了学生技能学习。而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对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注重在做中学、学中做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将以往学过的知识充分运用起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搜集信息,不仅促使学生加深了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间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对于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和学习能力[2]。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运用项目教学法,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技能,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品格以及交际能力,提升遇到新问题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经过不断的实践,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主要帮助,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了主要影响。
   (三)有利于教师评价反馈
   项目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学地位,在学生在完成项目后,对实施过程中的有关信息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结合具体项目实施情况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开展有效的评价活动,对学生进一步点评和指导,帮助教师的教学更具针对性,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帮助[3]。
   三、校企合作下《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实践策略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在社会需求不断变化下,我国也加大了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强调要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其中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受到了众多职业院校的广泛应用。因此,基于校企合作项目课程教学模式下,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从而真正落实“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目标。下文主要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具体分析了项目式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制定教学目标
   构建基于校企合作项目课程的教学模式,实质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将课堂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进行链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进行衔接,从学生实际能力出发,有层次的安排教学任务,设置教学项目,从而有效帮助学生解决难懂的问题[4]。
   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该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掌握,这对学生后期学习汽车电器、电控系统结构等专业知识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汽车电子技术基础专业课程的学习。教师可以将全部教学内容分析成小的学习项目和任务,并在每个学习项目和任务中提供相应的教具。在这些教具的作用下,不仅满足了学生动手实训和组建各种不同电路的需求,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积极性,调动了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充分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索知识中体验到快乐[5]。
   (二)具体实施过程
   在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任务完成能力,落实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目标,实现了理论和实践无缝衔接的目的,从而促使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树立了更好的职业思想和能力。
   例如讲到“三极管控制与放大原理”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此课程知识相对较难,但是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汽车专业方面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该课程分三个层次,首先,是基础技能不扎实,基础知识差的学生,对于此类学生,教师应当注重帮助其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其次,是在完成基础实训后学生,开展加深级应用训练;最后,对于学习兴趣浓厚、基础好的学生开设创新实验,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能力[6]。
   在开展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三极管的类型、结构、型号以及工作原理等方面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搜集三极管的各种性能参数资料,先让学生有一个初步了解,而后教师针对三极管的结构、原理进行深入讲解,简单演示如何使用万用表检测三极管好坏。接着对学生进行分组,并给学生分发开关、电源板、保险丝、灯泡以及可调电阻和万用表等各种积木元件板,给学生步骤学习任务,即让学生结合以往所学知识,对电路进行有效链接,完成三极管的特性实验。通过此次实训,使得学生完全掌握了三极管的控制基本原理以及电路连接方法。而后,再次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专业所学,找出三极管在控制汽车电器上的应用案例,如引导学生使用三极管控制汽车散热风扇、点火线圈等,充分让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
   而在提升学生能力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或者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汽车雨刮控制电路或汽车照明系统自动变光控制电路,先将大概任务内容讲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分组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查找,并总结出解决方案,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讲解和指导,最后让学生自己完成整个电路制作。在此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也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三个不同层次的项目教学实例,在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下,强化了不同层次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促使了专业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不只是单纯的对学生掌握知识、实践技能进行评价,而是需要对学生整体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引导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通过有效评价,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在项目教学法中的经验和体会,正确意识到自身在理论知识以及实践应用方面掌握情况。所以评价需要由小组成员、企业实训教师、学院教师以及行业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共同参与。
   结语:
   总而言之,项目教学法的全面实施,对增强课程教学活动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自主能力、推动学生深入学习探索汽车电工电子技能,实现了培养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的教学目的。由此可见,在校企合作下加强对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强化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为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人才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殷佳玲. 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境电商“三段式”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22):462+464.
   [2]黄茹芬, 郑艺峰, 陈碧珍. 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型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J]. 福建电脑, 2017(04):189-190.
   [3]李晓红.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建筑材料》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 教育现代化, 2019, 16(22):143-145.
   [4]蔡超志, 刘家琛. 基于项目驱动与校企合作双教学模式的PLC课程教学改革[J]. 教育现代化, 2018, 5(19):149-151.
   [5]常丽平, 安宏宇, 霍占茂, 基于校企合作项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29(01):161-163.
   [6]李和香. 基于校企合作的游戏开发技能项目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8, 635(35):62-64.
   [7]刘国. 高职汽车专业校企合作项目运营模式研究与改革[J]. 内燃机与配件, 2018, 272(20):264-2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