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课证结合”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为例

“课证结合”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为例

日期: 2020/1/12 浏览: 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 陈磊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型和创新型。高职院校的“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本文从分析维修电工的知识体系结构出发,探索建立“课证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介绍了“课证结合”的“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过程。
   【关键词】课证结合;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陈磊,199202,男,江苏如东,本科,助理讲师,机器人优秀指导教师(江苏省教育厅),研究方向为自动化。
  
   0 引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培养服务于自动化设备制造与应用,进行行业生产和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学生在校期间需要获得维修电工中级资格和毕业证书才能达到毕业要求,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师有必要实行“课证结合”项目化教学,以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
  
   1 维修电工知识体系结构分析
   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生要取得维修电工中级资格,主要靠学习“电工电子技术”“PLC技术及应用”“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这3门课程。其中,“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起着主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实行“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十分必要。维修电工一般分为5个职业等级,中级维修电工是高职学生的起点。电工的技能鉴定中,理论知识部分采用闭卷考试,技术操作部分采用现场操作的方式进行考核。所谓的理论知识主要是关于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及继电控制电路装调维修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如表1所示。
   表1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理论知识
   专业理论课程分类 专业理论课程的具体内容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职业守则
   基础知识 电工基础知识、常用电工仪器仪表使用知识、常用电工工具量使用知识、常用材料选型知识、安全知识、其他相关知识
   继电控制电路装调维修 仪器仪表选用、低压电器选用、电器接触器线路装调、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维修
   技术操作考核是对继电控制电路装调维修的实际操作,主要包括继电路、基础器线路装调等的考核。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技能考核项目如表2所示。
   表2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技能考核项目
   实践技能考核项目 具体项目内容
   继电器与接触线路装调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顺序控制电路、位置控制电路、制动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三相交流多速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维修 普通车床、平面磨床、摇臂钻床等电气控制电路故障检、分析及排除
  
   2 “课证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建立
   在“课证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建立中,首先,需要学校根据维修电工中级资格考核的技能要求,结合“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适合的课时和学时,优化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以便帮助学生提升技能技术水平。其次,以项目化为主要教学方式,搭建“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知识体系,组建以学生就业目标为导向的、以岗位技能为引导的项目。最后,在建立具体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时,由易到难、从单项练习到综合练习,打牢技术基础,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教师的教学内容应该与电工技能考试的内容准确对接,不可偏离主线,脱离实际。按照以上要求,“课证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通常分为3个模块,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课证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与学习内容统计
   模块 项目内容 学习内容
   模块1:电气设备的认知和使用 变压器的使用与维护;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认识与拆装;
   直流电动机和控制电机的认识与应用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变压器铭牌的识读与容量计算方法;变压器同名端及变比的测定方法;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与铭牌的识读方法;电动机工作原理、同步转速和转差率的计算;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首尾端判别;直流电动机的分类、基本结构和原理;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的结构和原理
   模块2:电动机的基本电气控制 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起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
   三相异步电动机星—三角起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
   多速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 认识常用低压电器,电气控制系统知识;点动和长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双重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典型降压起动线路与制动控制线路;星—三角起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双速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
   模块3:典型设备电气控制 C6140车床控制线路的分析与检修;M7120型平面磨床控制线路的分析与检修;
   Z3040型摇臂钻床控制线路的分析与检修 车床的主要结构、运动形式、控制要求;车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排除与检修;平面磨床的主要结构、运动形式、控制要求;平面磨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排除与检修;摇臂钻床的控制线路分析;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排除与检修
  
   3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组织与实践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技能学习中。本文以M7120型平面磨床控制线路的分析与检修为例,具体分析项目化教学的组织与实践过程。
   3.1 项目选择
   项目化教学最主要的是选择项目。教师在选择项目时要结合学校的实训设备、实验室条件等,要切实可行。M7120型平面磨床控制线路的分析与检修是维修电工(中级)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确保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前往与学校合作的维修电工鉴定站,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对相关知识内容有更加深刻的掌握,为资格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为学生制订详细的项目实践任务表,让学生明确项目的操作目标。教师通过引导与讲解,让学生顺利完成项目实践。此外,教师应该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全面分析从事电气与电气控制技术行业的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要求,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重点,同时立足于技术实践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精选课程内容,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设计学习项目与学习任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将任务作为主要驱动,同时将典型工作任务运用于教学活动,以项目的方式组织教学,将具体任务作为行动导向,同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场素养。
   总之,在选择项目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保证所选择的项目和维修电工中级资格考试内容相联系,这样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练习考试内容相关的技能,提高学生考试通过率。
   3.2 项目计划
   在完成项目选择后,教师让学生根据项目的目标制订出小组项目计划,并通过小组的分析与研究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在M7120型平面磨床控制线路的分析与检修中,障碍排除环节应该从两方面入手:分析线路,故障的维修与排除。过程中需要教师正确引导,根据学生对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对学生考虑不周的地方进行补充。教师应重视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交互性,协同学生组建良好的人机交互学习模式。目前,网络平台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信息资源的交互,帮助学生快速获得所需要的学习内容。教师课基于此指导学生进行人机交互学习,实现“零距离”互动交流,将项目执行过程所遇到的问题通过人机交互的形式传送给教师与其他学生,回答者并以人机交互的方式作答,辅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知识漏洞与技能欠缺,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养。
   3.3 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是让学生根据制订的项目计划进行具体操作。实施前,教师应该讲明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一边操作一边填写故障分析与排除表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在实践过程中,还应该加入检查与反思环节,让学生及时发现并纠正实践过程中的不足,完善项目过程。
   项目实施中,教师要注重项目与资格考试之间的对应性和适应性,让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充分接触考试内容,提高学生在资格考试过程中的准确率和通过率。例如,在实施继电控制电路装调维修这一项目时,可以根据的相关标准开展实施过程。根据考试过程中涉及的低压电器及电动机的拆装维修、照明等低压线路的维修、动力控制电路的维修这3个考核重点,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对考试过程中的实践标准有更清晰地了解和掌握。
   3.4 项目评价和总结
   项目实施完成后,教师对学生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合理评价,并让学生对项目的实施进行全面总结。由教师制定详细的项目评价表,评价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如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动手能力、实践的主动性等。学生总结项目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小组交流与分享促进共同进步,实现教师协同学生构建完善的项目考评标准。
   在具体考核中,定期运用网络测评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教师应着重构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考评机制,辅助学生努力获取各种资格证书,综合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转化能力,将他们塑造成满足职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通过 “课证结合”的“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高职院校学生获得维修电工中级资格的比例大大提升。由此说明“课证结合”在“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中是可行的,也是重要的。
   4 结语
   “课证结合”的“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对提升高职学生的技术技能具有重要作用。高职教师应该加以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技术技能。在实行项目化教学时,教师应该先为学生选择合理的项目,让学生根据项目涉及的资料、步骤等制订详细的项目计划。学生执行项目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效率。最后,教师要合理、科学评价学生,并督促学生做好项目总结与分享。
  
   【参考文献】
   [1]范启亮,刘水平.“课证结合”的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职业,2015(33):36-37.
   [2]王法杰.基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风,2018(23):42.
   [3]荣丽娜.“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22):61-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