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明清社会的审美趣味与西画东渐

明清社会的审美趣味与西画东渐

日期: 2020/1/12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陈娟

摘要:每个时代的人们审美趣味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其中包括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交流与传播程度等因素。而明清社会由于西洋绘画传入中国,导致中西绘画文化产生激烈碰撞。而明清社会每个阶层对于西洋绘画的反应或者看法均不同,但是整体来说,明清社会的统治阶层以及上流社会人士均对于西洋绘画较为关注,其审美趣味大多受西洋绘画的影响,大多数人随着西洋绘画的传入而吸收并借鉴其绘画艺术,并应用于日常绘画中,使其绘画沾染西方绘画的色彩与文化底蕴。
   关键词:明清社会;审美趣味;西画东渐
  
   明清时期西洋绘画传入中国,对于那个时期的人们来说是较为新奇的一件事情,而西方的文化与东方的文明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明清社会的文人墨客几乎都受传统的封建文化影响颇深,其绘画色彩均具有东方色彩,但是由于西洋绘画的传入使得一些文人墨客开始慢慢接触到西方的绘画文化,在接触的过程中每个阶层,甚至于每个人对于西洋绘画都持不同的看法,而一些人也将西方绘画的技巧以及色彩应用于国画中,借鉴了其精华部分进行创作,使国画吸收了西洋绘画的表达技巧,导致了西画东渐的后果。
   一、宫廷与西画东渐
   明清时期首先接触到西方传教士以及西方具有才艺的人士就是宫廷皇室以及大臣,皇室以及大臣在遇到西方传教士以及具有才艺的人士时被其新奇的科技以及手艺所吸引,而西洋绘画大批量传入中国时,正值明代万历年间,此时中国社会正值内忧外患的时期,皇帝将关注点放在西方科学技术上,希望西方的科学技术可以拯救当时处在水深火热的王朝。而同时西方绘画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其以新奇的科技创新成果以及其他新奇物件吸引了皇族的目光,使得贵族社会加以欣赏与借鉴。而且值此之际西洋绘画也传入中国,皇帝与大臣之间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使得西洋绘画在宫廷中得以传播,宫廷绘画人士加以临摹或者以此得到灵感后加以创作,渐渐导致了西画东渐的后果。
   宫廷以及文武大臣具有一定的财力,而有些为了巴结其他大臣或者皇亲国戚时,为了迎合其对于西方绘画的热爱的趣味,而去了解西方绘画的特点以及购买西方绘画,以便在交谈时侃侃而谈,这样迎合了皇权富贵的趣味,也加强了西方绘画的交流与传播,而明清时期的皇庭都较为富丽堂皇,国库也较为充实,因此其拥有较多的财力去购买西方稀奇科技创新成果,比如说西洋望眼镜以及连环锁等等之类的西方物件,以供宫廷玩乐。其次宫廷对于西洋绘画的看法和做法影响着底下阶层的态度,宫廷大肆宣扬与交流使底下阶层也可以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如果宫廷严加禁止,底下各阶层便不可大肆宣扬与传播,这样就会限制西洋绘画文化的传播。因此,宫廷对待西方绘画文化的态度深深影响着各阶层的态度以及看法。
   二、文人墨客与西画东渐
   明清时代的文人墨客均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大多遵循的是中国古代文化,其对于传入的西方绘画文明不置可否,在西方绘画艺术传入中国后,大多数都是秉持中国绘画风格,对于接受西方绘画文明则显得异常保守。大多数文人墨客对于西方绘画艺术更多的是采取观望的看法,持保守意见,既不借鉴与交流,也不是特别排斥。虽然也有一小部分文人墨客在绘画时借鉴以及运用西方绘画色彩和技巧,但是其使用范围几乎是微乎其微,没有真正接受西方绘画的艺术,更别提如何运用其手法与色彩了。
   文人墨客对于尊崇传统绘画艺术与色彩的看法以及表现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他们长久以来拘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绘画氛围中,不能吸收借鉴西方绘画艺术中的精华部分,一直这样墨守成规,使传统文化一直得以延续,不能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与碰撞,不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不利于文化的多样性。
   三、平民与西画东渐
   明清时期的平民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样与西画东渐脱离轨迹,而恰恰相反,西方的传教士通过传教活动传播西方文化与绘画文明,而传教士最多接触的就是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的平民,平民在传教士传教的过程中接触到大量的西方绘画文明,而商人等虽然是平民身份,可是其具有购买西洋绘画的经济实力,而他们对于西洋绘画的欣赏以及鉴赏能力均不如宫廷皇室,其只是根据自我的喜欢去购买,比文人墨客更加容易接受西洋绘画,这样就为西洋绘画在平民之间的热传鉴定了基础。而明清时期有一些收藏家因为个人爱好会出高价收藏西洋绘画,这样就加速了西洋绘画在中国平民阶层传播的速度。
   而明清时期东西方存在频繁的商贸往来,有些中国商人或者商行会售卖具有中西方结合的绘画,而有些西方商人也会热衷于中国绘画艺术,中国商人售卖结合西方绘画色彩的绘画,受到了国人的广泛讨论与支持,从而加速了西画东渐的进程。
   结束语
   明清时期西洋绘画传入中国,中国各阶层对于其态度均不同,有些阶层与人士积极进行欣赏与借鉴,有些则是一直持有保守心态,但是归根结底中国明清时代的绘画文化受到了西方绘画文化的冲击,两种文化在交流碰撞中进行传播,这时东西方绘画文明进行了深刻的交流,而有些中国艺术家或者某阶层积极学习西方绘画艺术的色彩与技巧,从而了解西方艺术文明,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融入中国绘画的艺术中,使两种文化相互交流,促使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鞠清绘.鞠清绘设计作品[J].装饰.2005(06)
   [2]徐建融.明清绘画中的忠义题材[J].国画家.2013(01)
   [3]尹恒.明清绘画中的关羽形象鉴考——兼论明清时期关羽形象的发展衍变[J].中华文化论坛.2013(02)
   [4]朱万章.明清绘画中的爱犬[J].文物天地.2018(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