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群现代化建设的校本实践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群现代化建设的校本实践

日期: 2018/11/10 浏览: 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 陈建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要求职业教育能够迎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展开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是推动中职院校寻求专业特色、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因而建设中职学校专业群时,要求能够注重对专业群的设定,做好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实践活动,从而实现中职教育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化。基于此本文从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群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入手,分析其现代化建设的校本实践在推动中职学校发展以及带动区域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群;现代化建设;校本实践
  
   经济新常态下对中职教育中的人才培养结构和人才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为了迎合市场化需求,职业学校必须能够加强专业建设,实现创新发展、优质发展,在此情况下,能够实现现代化专业群的建设,提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以及当地中职专业发展现状,目前构建机电专业群能够是中职学校专业特色发展的重要出路,也是迎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渠道。当中职院校选择好构建机电专业群之后,如何实现其现代化建设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主要从机电专业的现代化建设的校本实践入手展开阐述,因为只有在提高内部管理之后才能够展开外部竞争。
   一、为机电专业群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实践
   在中职院校中构建机电专业群最主要的是能够选择其所要创设哪一种培养模式。以构建单核心专业引导的现代化专业群为例,要求能够重新规划构建学校的机电专业课程体系。要求能够采用“公共基础+专业平台+专业模块+专业拓展”的层次性课堂体系。
   ①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是中职职业教育活动的基础,适用于任何一种专业群。主要包括对学生展开思想道德基础建设、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知识教育,要求能够提升公共基础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基本的人际交往素养。
   ②专业平台课程。该课程是按照机电专业群的核心所展开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如机电专业群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因而要求能够展开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为基础专业课程展开课程的设计,让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群中通用的职业技术能力。
   ③专业模块课程。专业模块课程的设计是机电专业群内专业区分的核心课程所在。在专业模块课程中,主要是实现课程内容的项目化发展,如在机械加工技术中,以机械制图课程为例,要求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绘图的能力,从而在机械加工中,能够完成岗位要求。
   ④专业拓展课程。设定专业拓展课程的目的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继续教育,在机电专业群中学生的就业意向为数控技术方向,因而可以通过选择数控专业课拓展课程的再教育,让学生的这方面技能更加突出。从而能够迎接更大的市场竞争和市场人才需求。
   二、为机电专业群创设“四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
   创设实践教学平台是实现中职机电专业群现代化的校本实践的关键所在。当下要求能够以“四位一体”为原则,展开学校实训实习教学中心、企业职工培训中心、技术研发与创新中心,就业与创业服务中的综合性的实践小学平台的构建。首先是要求能够首先中职院校同当校企合作的企业实现双联驱动,实现校企共同展开教学教育培训,机电专业群能够展开企业生产、学校专业学习以及科研创新、就业创业服务为一体的校园实践活动。以江苏某中职院校为例,其构建了“弱电源与变压器稳压器工程技术中心”该实践中心同企业实现双主体联动实践活动,企业能够借助展开员工技术培训,学校和企业共同展开创新研发工作,学校借助展开现代学徒制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由此逐步完善机电专业群的现代化建设。
   三、为机电专业群构建“校企交互式”的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是中职机电专业群现代化建设中校本实践的重要内容,只有拥有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才能够实现机电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共同教育建设。因此要求能够构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第一是要求机电专业群的专业课程教学不仅仅由中职教师承担,还可以要求企业的技术工程师兼任,从而实现学生技能的全面提升,还能够推动企业员工专业知识的健全完善;第二是采用教师前往企业参与实训或是顶岗生产,机电专业生产技术日新月异,为教师提供企业实训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不仅能够提升师资的生产技能,还能够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化发展。
   总之,在中职院校的机电专业群现代化建设的校本实践活动中,其前提条件在于能够基于中职院校所在区域的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能够基于固定的一种专业培养模式,才能够推动校本实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机电专业群建设是基于中职院校区域所在地的产业链所制定的,是围绕学校核心专业所建设的,是围绕职资源配置情况所建设的。根据中职院校的办学情况不用,机电专业群的建设模式有单核心专业引导(即突出一个专业)、双核心专业英灵以及专业协同发展三种模式,不同模式下的现代化建设的校本实践活动不同,本文主要从其共性出发展开分析。要求能够从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平台创设以及教学团队构建等三个方面展开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沈三红.校企合作下高职机电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广东蚕业,2017,51(07):46+48.
   [2]江文龙.中职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探析——以江苏省沭阳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专业群建设为例[J].江苏教育,2016(36):49+52.
   [3]孙兆化.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群现代化建设的校本实践[J].江苏教育,2016(36):53-5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