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浅谈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认识

浅谈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认识

日期: 2017/10/28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河源理工学校 刘旭东

(本文发表于《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8)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职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张,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严重下降,学生管理是中职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与时俱进,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促进中职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中职生特点;学生管理
  
   在社会上,中职生是一个被误解、误判的群体,大多数人都认为中职生就是差生的代名词,学生群体中所有的缺点不足都会集中在中职生身上,然而无论是读中职还是高校,学校里所学到的都只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不过是进入社会、谋取职业的“通行证”罢了,一旦进入社会,就全凭自己的坚持和努力,“通行证”的作用也就所剩无几了,所以中职生只要毫不懈怠地抓住今天,美好的未来绝对不是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职业教育中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社会上掀起了一阵职业教育的波澜,职业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与认同。近年来中职学校不管在数量上还是办学规模上都不断在扩大,招生越来越多,可想而知,相应的学生管理工作肯定愈发严峻,新问题层出不穷。如何管理好中职学生,培养优秀且用人单位认可的技能型人才,是目前所有中职学校面临的严重挑战。笔者从日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总结自身经验,结合中职生特点,浅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中职学生特点
   1.由于现时中职的教育对象入学条件较低,学生普通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良行为习惯,要么懒惰要么厌学,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日积月累,长期没有改正所烙下的痛病。致使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原因往往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单亲家庭,隔代抚养,独生子女等都使得学生没有得到真切的关爱,更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及教育。
   2.大多数中职生经历中考的失利才无奈选择进入中职学校就读的,与同龄的高中生比,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由于基础教育没有学好,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不强,学业上反复失败,加上自卑心作怪,学生厌学成为了中职学生的常态,教师的鼓励也常常“只有三分钟热度”。
   3.中职学生的年龄大概在14-18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思想不成熟,意气用事。对网络世界情有独钟,手机已成为了中职生在校内最重要的生活工具。
   以上种种都是中职生普遍存在问题,是学生管理工作中最核心的任务。
   二、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
   1.家校联合,共促学生成长。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深远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家庭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单亲家庭,隔代抚养等都是学生家庭中的现状,且很多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对孩子的教育基本不过问,有的还认为孩子去了学校,教育就是学校的责任,自己只要给予生活费即可。而这恰恰就是中职生很多不良行为习惯的根源,因此,家校联合是教育好中职生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只有双方积极配合,密切关注孩子的表现,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首先,提高家长对家校联合的认识,正确的观念才能引导正确的行为,那些对教育不重视的家长,班主任要在日常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扭转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认同家校联合的意义,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双方必须保持一致。其次,在“家校联合”的形式上,除了阶段性的家长会外,学校可定期组织家长到校参观,让家长通过听课、观摩等形式增加对学校的了解,同时增进彼此间的信任。最后,除了传统的家访、发信息、打电话等合作途径外,家校联合要顺应时代的趋势,充分利用网络便捷的特点,通过微信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建立家长微信群,定期推送学校相关教育教学信息及班级活动情况。
   2.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管理的工作在学校及班级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管理工作难,是难在学生无心向学,对学习不感兴趣了,自然就会把精力放在其他事物上,从而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作为教师及家长,最大的希望就是每个学生都能在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等方面不断进步,学有所得。而这过程,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要立足于学生,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及特点,为学生制定适合的目标,并在学生成长中给予恰当的鼓励,激发他们进步的动机。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并为之不断奋斗前进。
   3.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始终贯穿品行道德教育。对于学生而言,学校里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是道德模范,因此作为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养,言传身教。同时,所有教师要把中职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实处,对学生的德育需要全体教师拿出百分之百的耐心和毅力,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老师的真诚从而心甘情愿的接受老师的建议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意识。
   4.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拥有良好氛围的班集体无疑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班集体的管理除了班主任外,班干部对于学生的带动作用不可小觑,在学生管理中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培养优秀得力的班干部是管理学生的一个有效方法,一个认真负责的班委会对活跃班级,形成良好学习氛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发掘、评选、培养优秀学生干部上,班主任要用心、细心、耐心,相信班干的能力,让学生自治,同时在适当时机又给予提醒,扶持班干成长,事实证明,这既能促进学生进步,又能体现出民主决策,班级的管理效果更加显著。
   总之,对于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来看,不管是怎样的管理方式,都只是改善手段,而德育工作才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及重点。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中职学生群体存在的独特性,以此为出发点,对症下药,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才能以情感动学生,以理说服学生,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使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小青,牛社军,浅谈中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几点认识[J].科教文汇,2011(09)
   [2]曾立新,论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