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在高校英语阅读课中的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课题:大学英语课堂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课题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329号
摘要:隐喻就是利用一种概念领域的结构框架去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不同概念的架构框架的学习形式,而人们的思维和语言都蕴含着隐喻。因此,在高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概念隐喻引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高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概念隐喻的内容和教学处于“冷门”,既没有具体的概念教学理论,又没有相关的教学实践方法,致使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浮在表面,很难达到预期的英语阅读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概念隐喻;高校英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运用
英语是一门语言型学科,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要掌握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利用“听”、“说”、“读”、“写”等语言学习的技巧,来学习英语知识。在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着差距,没有合适的英语学习环境,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开展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可以为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所谓的概念隐喻就是指通过理解英语文章中的内在涵义,来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获得良好的英语教学效果。
一、概念隐喻的概述
概念隐喻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运动,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形式,通过不同的概念领域来进行概念的系统映射,遵循一定的守恒原则,主要是由一个具体的概念向另外一个抽象的概念领域进行映射,所以,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形式。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概念隐喻,人们的思维和行动中也蕴含着概念隐喻。“隐喻是指人类语言无处不在的定律。”语言之间的互动就是指两个意思不同的概念在融合之后的相互理解和发展,可以将这个概念的整体意思呈现出来。例如,“对牛弹琴”这个成语中“牛”就是指不懂欣赏音乐的人,因为“牛”本身是无法欣赏音乐的,将无法欣赏音乐的“牛”和不懂欣赏音乐的人两种不同概念之间的互动,就构成了隐喻,就可以理解为有的人像“牛”一样迟钝,对某些事是一窍不通。概念隐喻可以灵活的将理论和意向图示结合起来使用,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概念隐喻在高校英语阅读课程中的运用
(一)分析英语文章的连贯性
在传统的英语阅读课程教学过程中,通常教师都是将英语阅读文章进行分段,让学生分段理解,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再进行整段翻译,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都只是停留在对文章表层结构的理解上,很难深入了解文章的内在涵义。将概念隐喻应用到英语阅读理解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文章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都分析和梳理出来,注重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整体衔接情况,确保学生理解的连贯性,教师还可以将英语文章中的语言成分进行内容重组,是文章前后意思一致。在概念隐喻使用的过程中,要注重概念中蕴含的潜在蕴义,只要触发一个蕴含点,其他的蕴含点也会被激发,来保证文章理解的连贯性。
(二)把握文章作者的感情倾向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内在情感价值的体现和表露。作者在写文章的过程中,会将自身的情感利用隐喻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由于学生知识学习的限制,很难理解和把握作者在隐喻表达中所要传达出的情感态度,对文章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层涵义的理解上,并不能全面的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将概念隐喻应用于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文章中的隐喻涵义,被作者所设立的隐喻形象所指引,深入挖掘作者的情感态度,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加深理解。
(三)理解教材文章的背景
在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需要通过文章阅读来提升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能力的。所以,学生对文章阅读理解的过程,也是学生对英语知识产生认知的过程,主要集中在对文章意义的理解上,根据文章上下文的意思,形成一种逻辑性理解,来把握文章作者的思想情感。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会将自身置身于作者的情感表达中,对文章产生一些独特的认知,需要全面理解和掌握作者写作时的背景、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教师在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图示隐喻法,将文章中一些系统性的英语概念组合起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更好的把握作者的写作背景。此外,英语文章都是由词、短语、句子等组合而成,要明白每一个词汇的涵义,才能准确的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到文章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结束语:
在高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应用概念隐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概念隐喻作为一种人们认识事物的工具和思维形式,可以有效的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概念隐喻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提升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和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成绩,实现高校英语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邵新光,徐秀芹.多媒体环境下语法隐喻在英语阅读中的认知作用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5,(01).
[2]李佼慧.概念隐喻的词汇衔接功能与大学英语写作质量的关系探讨[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
[3]齐彬,张文忠.国内高校英语教学中思辨性阅读能力培养研究20年述评(1994-2013)[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