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从认知角度看英语诗歌中的死亡隐喻论文

从认知角度看英语诗歌中的死亡隐喻论文

日期: 2009-7-5 18:14:45 浏览: 22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传统的修辞学将隐喻看成是一种修辞现象,即非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而认知语言学打破了传统修辞现的禁锢。隐喻是人类思维和感知的重要方式,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城。人们对隐喻的理解主要来自人类共同的体验和感知。而死亡正是人类的基本认知体验之一。
关键词:认知;概念隐喻;死亡;诗歌
一,认知隐喻观
近几年来,隐喻研究的浪潮已经波及到中国,国内一些主要外语类学术刊物刊登了许多介绍国外研究成果的文章,甚至有人开始着手创建隐喻学。隐喻在起初的最基本意义只是一种修辞手法,是一种扭曲词语常规意义的语言或思维形式。隐喻通过把一个领域的概念,思想和术语应用到其它领域来修饰文章。关于隐喻的讨论自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就开始了,尽管他们已经认识到隐喻的重要作用,但对于隐喻的效果更多是消极的评价,隐喻在当时只是作为艺术性表达和哲学辩论的工具。从认知角度谈论隐喻最早可追溯到英国诗人P. B.Shelley,在他看来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Shelly 还指出“ 语言实质上是隐喻性的”。英国哲学家I. A. Richards 的《修辞哲学》正式拉开了人类对隐喻认知功能研究的序幕。他说:“ 一观察就能看出隐喻是语言无所不在的原则。”“思维是隐喻性的,并靠比较进行,语言的隐喻就由那而来。”而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以Lakoff 和Johnson 为代表的语言学家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隐喻展开的研究正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1980 年他们出版了划时代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认知科学,来研究探讨隐喻问题,提出了经验主义认知观,建立了隐喻认知理论,奠定了当代隐喻理论的基础。Lakoff & Johnson 扩展了隐喻概念的内涵,赋予隐喻新的诠释和评价,提出了隐喻的认知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植根于日常生活当中,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运用语言和思维的基础。隐喻既是人类认识新事物的需要,也具有组织人类概念系统和发展人类认知的功能,L&J(1980:154)指出:隐喻的基本功能是以某一领域的经历来理解另一领域的经历(The essence of metaphor is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ing one kind of thing in terms of another。)隐喻是人们对范畴进行概念化的工具,他们(1999:82)还指出:“ 概念隐喻的主要功能是将推理类型从一个概念域影射到另一个概念域”。概念隐喻在思维和语言中是无处不在的,通过概念隐喻我们可以不断挖掘事物间的各种新联系,为认知世界提供一种基本方式,形成组织经验结构和概念系统的基础,同时还可用来发展理论体系。因此隐喻不仅是一种话语的修辞现象,而且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隐喻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其有重要的认知功能。
Lakoff和Johnson认为,“我们发现隐喻遍布全部日常生活,包括语言、思维和行动。”(1980:3)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本质上是隐喻的。人们的认知总是由近而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而这个过程总是伴随着隐喻,进而达到认识和揭示事物的目的。 Lakoff和Johnson 摒弃了隐喻的传统的三分法,即本体、喻体和喻底,转而使用源域 (source domain) 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 作为概念隐喻映射(mapping)的两极。概念隐喻主要包括始发域、目标域、映射。一般来说,目标域较抽象,较陌生;始发域较具体,较熟悉。在隐喻的认知推理过程中,人们总是先从始发域中提取反映事物规律性的概念结构,然后把它投射到目标域相应的概念结构中去,从而形成二者的映射关系。受话人依据此映射关系进行概念的跨空间投射和映射,由显性信息推导出隐含信息。这一过程即隐喻认知过程。以“争论是战争”(AEGUMENT IS WAR)这一概念隐喻为例,“战争”是源域,具有具体性,“争论”是目标域,具有抽象性,战争的特点折射到争论上,从而抽象事物被具体地理解了。 Lakoff和Johnson(1980:4)列举了如下、也是常被人引用的例子,来说明“争论是战争”这一概念隐喻。
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
He attack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
His criticisms were right target.
I demolished his argument.
I’ve never won argument with him.
You disagree? Okay, shoot!
If you use that strategy, he’ll wipe you out.
He shot down all of my arguments.
这些例子说明,在辩论时,人们的行为至少是部分地由战争的概念构建的。换句话说,人们是依托战争思维来理解辩论这一行为。显然,概念隐喻理论能够揭示人们的思维和心理状态。概念隐喻的例子不胜枚举,如“爱情是旅程”(LIFE IS A JOURNEY),“时间是金钱”(TIME IS MONEY),“生气是热量”(ANGER IS HEAT)等等。以上 表 达 中蕴涵着“ARGUMENT IS WAR”的概念隐喻。
二,英语诗歌中的死亡概念隐喻
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在情感、体验的概念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情感、体验是抽象的、模糊的或难以表达的感觉,因此,为了生动形象地描述人类的抽象情感及体验,人们经常把它们隐喻化。死亡,更是人类的主要体验之一。它的普遍性决定了人们对这一体验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同时又因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使人们对死亡这一基本人生体验形成不同的认知模式。死亡本身可以隐喻化。而诗歌所传达的根本对象就是某种情感体验,所以说抒情性是诗的本质属性。诗歌情感能得以生动地体现,主要是通过隐喻的功能。本文拟从认知隐喻观的角度结合英语国家的民族特色,对英语诗歌中的关于关于死亡概念隐喻进行分析。
(1)Life is a journey, death is the end o f the journey.
在Emily Dickenson在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中,把死亡比作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绅士乘马车来接女士,他们乘着马车缓缓而行,开始了死亡之旅。一路上,他们路过了喧闹的学校(比喻童年),越过成熟的田野(青年)和渐渐下沉的太阳(老年),终于到达了房屋的目的地,完成了死亡之旅。诗中,作者把人生比作旅行,而死亡就是这人生之旅的终点。
(2)Death is sleep.
将死亡隐喻性地看成睡眠是极为普通的现象。在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计第三幕中,“去死,去睡觉”(To die, to sleep)这一行可作为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Robert Frost的雪夜林边小憩中,最后两句诗行“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隐含了死亡就如睡眠的隐喻,虽然叙事者不愿直接说死亡而用睡眠sleep一词将其取代。
在After Apple Picking 一诗中,Death is sleep 这个隐喻也反复地出现了。诗中的叙事者对自己所渴望的累累硕果深感疲惫,于是叙事者带着成就感对世俗生活产生厌倦,并希望在进入“人类睡眠”(human sleep)之后梦想着自己企望的累累硕果。实际上是叙事者在疲劳之后由于苹果的甜美芳香而酣然入梦,并在其短暂的梦乡中想到自己一旦进入“永久睡眠”即死亡会回记起自己所摘的丰硕果实。
(3)A lifetime is a day/winter, death is night/winter
在约翰•多恩A LECTURE UPON THE SHADOW里,这个隐喻存在于整首诗当中:our infant loves,(我们那还处于幼儿时期的爱情)/loves did grow,(我们的爱情在生长love hath not attain’d the highest degree,(爱情还没有达到那最高的一层),loves at this noon stay,(爱情在正午停驻)/loves faint,and westerwardly decline,(如果我们的爱情衰弱,并渐渐远去),love’s day is short,if love decay,(如果爱情衰退,爱的白昼短暂),love is a growing,or full constant light,(爱以充溢的阳光照亮世界)/And his short minute,afternoon,is night(但它正午一过,下一分钟便是黑夜)生命过程是一年/一天意味着生命过程也有春夏秋冬或早晨、中午和晚上。通常将春天(早晨)理解为年轻的时候,春季和早晨在我们头脑里的意象是万物复苏,一切欣欣向荣,把夏天(中午)理解为成熟的季节,夏天一切都生长的异常茂盛,中午是一天最辉煌的时刻。秋天(晚上)树叶开始纷纷下落,人在五十以后便渐渐衰老,是以老年理解为人生的秋季。而冬季(晚上)寒风瑟瑟,万木飘零,意味着沉寂和冷清,生物在寒冷来袭的时候会减少生命活动,很多植物会落叶,动物会选择休眠(或称冬眠)而人生的冬季则为人生的末章一一死亡.
(4)Life is a contest, to die is to lose the last contest.
Robert Browning在夫人罗塞蒂•勃朗宁逝世的那一年的秋天里写下了“Prospice”。 在诗中,勃朗宁把人说成是一个战士,一个与生活不断与生活进行战斗的战士。而死亡如黑夜的降临,暴雨的肆略一样不可抗拒,死亡也是走尽生命的旅程,越过重重障碍到达人生颠峰之后的又一场战役, 当雪花飘落,惊雷炸响时,我已在向它靠近,靠近黑夜的力量,靠近风暴的重压,靠近敌人的所在。然而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勇士必须前行也是最后一场战役。而结局呢?诗人写道⋯一我痛恨死亡束缚我的双眼,使我伏地屈膝(1 would hate that death bandaged my eyes⋯.bade me creep past)。一个“NO!”声声掷地一让我如前辈英雄一样遍尝死亡的滋味(1et me taste the whole of it,fare like my peers⋯The heroes of old)。在这场战役中,人们注定是要失败的。
(5)People are plants, human death is the death of plants.
女诗人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在她的作品SONG里,表达出对生命,对死亡的平和,坦然的态度。那就是,当生命逝去,不需要爱人用悲歌哀悼,用玫瑰和荫荫翠柏去纪念。(Sing no sad songs for me;Plant thou no roses at my head,Nor shady cypress tree,)只要绿草相伴,只要雨水和露珠的滋润(Be the green grass above me With showers and dewdrops wet;)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理解:在诗人的眼里,她把生命隐喻成绿草,柔弱却顽强,生命的逝去也不过是如绿草的桔黄,在雨水和露珠的抚慰下,终会绽现生机。生生死死,不过是大自然的轮回。
(6)Life is bondage, death is deliverance.
Lawrence 在他的诗作《灵船》中写到:“一个人能否用出鞘的剑/来解除生活的苦难?/用匕道,用长剑.用子弹,/人们能为自己的生命捅开一个出口;/但是,请告诉我,这是否就是解除苦难?/当然不是!一个凶手,一个自杀凶手/怎能解除人生的苦难?”在诗中,作者眼中的生活是充满着苦难的,于是作者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怎能为自己解除苦难?”回答是:“那么为自己制造一只灵船吧,/因为你必须走完最漫长的旅程,抵达湮灭。/死亡吧,这漫长而又痛苦的死亡,/摆脱旧的自我,创造新的自我。”其中的隐喻很明显,死亡是对生之苦难的一种解脱。
三,结论
认知隐喻观打破了传统修辞观对隐喻的禁锢,从认知的视角对隐喻进行新的界定和标识:隐喻不仅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中,更存在于我们的口常生活和思维中。我们赖以生存和思维的一切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的。隐喻已成为语言学、哲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关于死亡的英语诗歌中的隐喻分析,进一步论证了隐喻是诗的灵魂,是我们了解周围世界和自我的最基本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孙梁编选.英美名诗一百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
[3]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徐章宏.隐喻话语理解的语用认知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
[6]美国抒情诗选.[M」黄果析,译,黄果旋,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7] 欧阳灿.从认知的角度析从认知的角度赏析约翰•多恩A LECTUREUPON THE SHADOW里的隐喻用法.安徽文学2008(4)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Metaphors of Death in English Poems
Abstract: In the long history of rhetoric, metaphor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deviation of normal language, that is, th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hings. .However,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breaks up the traditional rhetoric.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metaphor is the way we think and apperceive. Our perception of metaphor mainly comes from the common experience. Death is one the basic experience of human life .This paper employs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understand death from English poems.
Key words: cognitive; conceptual metaphor; death; poem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