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的前面等着我们的学生
关键词:孩子 期待 等待
内容摘要: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和失败,要用期待的言语激励和引导学生向自己期待的方向前进,而我们则在学生前行的路的前面耐心等待孩子的到来。
读了美国人莱洛德的文章《爸爸错了》,我的心被震撼了。我深切地体会到那位深受良心谴责的父亲的感受,因为我也犯了和他同样的错误。
“孩子!我深深悔悟到以前我是待你太凶了!早晨你起床磨蹭,洗脸疏忽,我常大声训斥你;你随地乱扔东西,我曾暴跳如雷;吃饭时,我怪你打翻杯子,吃的太急;怪你不该把手肘放在桌沿弄脏衣袖;怪你不吃这样不吃那样……下午回来,我在路上碰见你和小朋友们趴在地上玩石子,我就当面把你呵斥一顿,扯你回家。我教训你说:‘你看你把外衣都弄脏弄破了,你知道它们是你爸爸用血汗换来的吗?’要知道说这话的是你的亲爸爸呀!”
这段话语就像镜子一样照射出日常我对孩子的态度。
孩子,我要求你每次考试必须在九十分以上,要求你每天要写篇高质量的日记,要求你每个星期天都得完成额外布置的作业,要求你……你嘟着嘴不高兴,我也就会生气,劈头盖脸的数落你一番。我真的太不应该了!
你只是个刚满八岁的孩子呀,我对你的苛求太多了,我一直把你看作像我一样的大人。我要求你应该和我一样的能干,但却忽略了你的年龄——你还是个孩子呢!我整天用斥责,吹毛求疵来对待一个像你这样的小孩子!
而你又是怎样来对我的呢?
常常早上你眼泪汪汪地背着书包上学,可中午回家,你又像只小鸟一样在我身边唧唧喳喳说个不停;常常我会从门缝里,书桌上收到你亲手做的送给我的礼物;在我繁忙的时候,你会做好香香的米饭等我回家;在我疲惫的时候给我拿来拖鞋让我换上……我的眼睛不禁润湿了。
由此,我想了很多。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上一些“问题”学生,对于他们三六九的频繁找麻烦,我们起先会苦口婆心耐心地说服教育,次数多了收效甚微,就觉得无奈失望,于是讥讽甚至动手,还会冠上“打是疼,骂是爱”,“恨铁不成钢”来安慰自己。我在想,是不是我们也都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我们忘了,他们也只是孩子。
对于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只要不是太出格的错。其实,他们犯的错也大多不是什么无法原谅的错,如上课讲讲话做做小动作,和同学斗斗嘴,梳个性发型,偶而上上网吧等等。可这些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可能会犯的错误,因为他们是学生,还没有足够的自制能力,缺乏理智,忍让和宽容。
通常我们会用成人的眼光,以成人的标准来对待他们,对于一些学生,标准就高了,不易达到,因而容易让成人觉得他们是明知故犯,屡教不改。换个角度想,通过错误,可以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美丑的能力;可以增强他们耐挫折的能力;可以让他们“吃一堑,长一智”,积累一些必备的生活经验,处世之道;同样也是促使他们成长的必由之路。
如果我们总是用成人的眼光,以成人的标准来对待他们。对于一些有点叛逆的学生,因为他们一般不大愿意遵守成人法则,因而受到的责难会多些,受到的表扬,鼓励,掌声就会少,久而久之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失去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感。自然界中的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会不断的汲取阳光,雨露和清新的空气。如果把人比做植物,那么阳光,雨露和清新的空气就是人前行道路上的掌声,喝彩和激励,而这些也是人获得自信和前进的不竭动力。
“教育就是慢的教育”,“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对于学生,我们除了给予他们掌声,喝彩和激励,更要给予再多的宽容和耐心地等待。
我所任班级是中专机电班,经过普高和综合高中的筛选,可想而知这些学生都是什么样的基础。由于刚刚进入中专学校,起先学生对学习都还挺感兴趣的,好景不长,随着课程的深入加上他们没有很好的复习巩固或是学习方法的不当,所以越来越多的同学落下来。我曾非常着急,软言硬语都用过,但收效不大,后来有的学生就直接放弃学习了,对于好强的我被一种很深的挫败感深深困扰着……
和同事聊天时说起,他建议我:对于孩子,不要老是跟在后面管着他,要试着引着他走,试着能够去理解他,容忍他出现的各种问题,让他自己慢慢的解决……
想开了,就觉得和这群孩子较什么劲呀,我尝试着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试着对他们说:其实你们己经在进步了,只是你自己没有感觉到。瞧!你们已经能动脑筋去想自己的学习究竟存在哪些问题,这是多大的进步呀!对于课上好说闲话的,我不再说‘课上要专心听了’而说‘你已经注意到爱说话的问题了,我已经感觉到你正在努力管好自己的嘴巴了’‘你正在努力锻炼自己的耐心和细心,你又进步了,坚持住,你会有更大的长进的!’‘这阶段大家学习都很认真,作业都做得很工整,上交的比较整齐’……课堂上,那些半大的孩子们,有的已经学会玩“深沉”,摆酷,有的脸皮较薄害怕出错,让人笑话,有的会毫无顾忌瞎说一通……,我都会给他们适当的机会来表现自己,请爱说话的爱做小动作的上前做实验说现象,请不爱说话的成绩还好的同学上黑板板演……答对了或做的好的,请大家为他送上衷心的喝彩和掌声,答得不好即使错了,我也会给他们激励的话语或掌声鼓励他们可以前行。我不期望这样做能使学生有多大幅度的改变。但事实上,在不经意中我自己的心态已经改变了——不再焦急而失去信心。学生们的学习状态也改变了好多,明显的进步了。
以前我总认为,孩子需要管,甚至是驯服的。但是当我们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孩子指挥,控制的时候,孩子却常常不领情。反之,当我们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给予孩子超前的激励,是关爱和期待,孩子的回应却是自我的苏醒。英国前首相邱吉尔说:“你想要一个人有什么优点,你就怎样去赞美他吧。”因此,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调节好自己步伐,在孩子前行的道路上,热情的呼唤,耐心的等待。孩子在召唤和期待中,且行且思,哪怕是歪歪扭扭,艰难前行,但自己终究会踏出一条路来。面对孩子,我们需要“在路的前面等着他”的姿态,需要“不信东风唤不回的”韧劲。这,才是智者的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