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推广《弟子规》诵读活动,加强中职生德育工作

推广《弟子规》诵读活动,加强中职生德育工作

日期: 2014/7/28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惠州工程技术学校 唐春龙 尹清华

【摘要】《弟子规》依据孔子的教诲,把儒家经典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的人生哲理具体化,沿用《三字经》体裁,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形象具体,高度概括。多年的育人实践证明,在中职生中推广蒙学经典《弟子规》诵读活动,有利于纠正学生的行为偏差和思想偏差,有利于中职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关键词】弟子规;德育;中职生
  
   引言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明显降低。如何把文化底子差,自我约束力差的中职生培养成合格的技术人才是一个既重大又紧迫的课题。本文试图从蒙学经典《弟子规》中寻找灵感,化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难题。
   《弟子规》一书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蒙学经典,全书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弟子规》开篇八句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涕,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摘自孔子的《论语•学而》篇,是整篇文章的线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眼”。《弟子规》围绕这个“文眼”展开论述,把对青年学子的德育要求具体化形象化,高度概括,对中职德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1、先看“孝(孝顺父母)”和“涕(友爱兄弟)”。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百善孝为先”。 假如一个人能够做到孝顺,那么他就有一颗仁慈善良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做造福社会的人。孔夫子在《孝经》里讲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意思是说,孝道,是德行的根本,是教化的出发点,一切教育都应从“孝”开始。“孝涕”的要求与中职生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一脉相通的。有时候,我们批评教育学生,学生不但不听还顶撞老师,其根源就在于学生不懂“父母教,需敬听;父母责,需顺承”的道理;有的学生既不请假也不汇报,随意迟到、早退、旷课,实际上就是不懂“出必告,返必面”的规矩。《弟子规》要求哥哥姐姐爱护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尊敬哥哥姐姐,这样兄弟姊妹就能和睦相处,父母因此宽心,孝道也就体现在其中。这就是“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道理。当前,许多中职生中存在的品德问题,归根结底就在于学生欠缺孝涕之心。
   2、再看“谨”。“谨”,就是“严谨”,也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让我们走进某些中职生的宿舍、教室去看看,各类生活用品、学习用品随处摆放,垃圾随处可见,这与“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的要求相去有多远!有的学生睡觉不到课前最后几分钟不起床,待到匆忙起床,哪里还讲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辙净手”;有的学生为了“吸引眼球”喜欢穿奇装异服,留怪异发型,男生带耳环,女生染头发,不以为丑反以为美,这与“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具紧切”,“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的仪容仪表要求完全背道而驰;再到操场看看,总能发现有些学生“步”既不“从容”,“立”也不“端正”;课堂上,时不时会有学生“箕踞(两脚岔开)”,“摇髀(大腿抖动)”。《弟子规》还对学习方法做了总结,“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这些经典语言强调了读书是个系统工程,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学习中遇到疑问,一要勤作笔记,二要勤于请教。 “事匆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这几句话告诉学生做事不要慌乱,遇到挑战不要还没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要远离打打闹闹的是非之地,邪僻之事。
   3、再看“信”。“信”,就是做人要讲信用。《弟子规》教导我们:“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一个人为人处世,首要的是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偶尔可能行得通,大多数时候是要碰壁的。作为一个中专生,切不可污言秽语,满口脏话,沾染上市井无赖的恶习。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看见他人的优点,就要想着向他看齐;虽然目前还差得很远,也要努力去追赶。“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思想品德和学习上不如人,应该努力追赶;至于吃的穿的不如他人,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4、再看“亲仁”。“亲仁”就是亲近“仁人”。实际应用中,我们不必求全责备,可以把 “亲仁”理解为向道德修养比我高的人看齐,具体到学生,可以理解为向表现好的同学看齐。亲仁的目的是为了“爱人”,即对芸芸众生要有泛爱之心。“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一个人如果能培养出普世之爱,就能推己及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培养出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雷锋精神。爱心的培养是中职生德育的基础性工作,能够带动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
   结语
   在中职生中推广《弟子规》诵读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可以设置早读课,要求学生朗诵《弟子规》全文,班主任亲抓落实,达到每个学生都能流利背诵《弟子规》全文的要求;也可以请对《弟子规》有独到研究的专家学者亲临课堂讲解《弟子规》全文,加深学生对《弟子规》内容的理解;还可以组织学生模拟情景,现场演练《弟子规》的条文。只要学校重视,班主任勤抓落实,在中职生中大力推广学习《弟子规》必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毓秀.弟子规[M].北京:中华书局,2005.
  
   作者简介:
   唐春龙(1969-),男,汉族,广东惠州人,惠州工程技术学校讲师,从事机械工程教学与研究
   尹清华(1968-),女,汉族,广东惠州人,惠州工程技术学校讲师,从事电子技术教学与研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