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反腐倡廉建设探析

反腐倡廉建设探析

日期: 2014/7/28 浏览: 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公安边防部队广州指挥学校基础部政法教研室 朱鹏涛

[摘 要] 腐败这个毒瘤败坏社会风气、动摇理想信念、危及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若任其发展甚至亡党亡国。打破“人情文化”旧有观念,箍紧权力运行的制度笼子,拓展网络监督新平台,充分调动人民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一定能有效铲除腐败。
   [关键词] 人情社会;制度文化;人民监督
  
   从“光盘行动”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到八项规定狠刹吃喝风,猛打“老虎”“苍蝇”。2013年以来,一场反四风、树清风,激浊流、扬正气的反腐风暴在中华大地深入开展。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节日时,政府门前较以往的“门庭冷落”,各种高档会所的关门停业,甚至“官不好当”的声音也见诸报端。对此,群众交口称赞、皆大欢喜。本文拟就腐败问题的现实危害、产生原因,以及铲除腐败毒瘤的措施办法进行探讨。
   一、 腐败问题的现实危害
   习近平同志指出:“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习总书记的讲话,切中时弊、振聋发聩,一针见血指出了腐败问题的根本危害。
   (一)动摇了理想信念、危及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精神力量,也是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信念支柱。而腐败则是动摇我们理想信念的大敌,严重危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二)败坏了社会风气,损毁了党在群众中的光辉形象。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1]实事求是地说,部分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极大地损毁了党在群众中的光辉形象。
   (三)失去了部分群众的信任,阻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的政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确保了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确保了人民真正当家作主。而腐败则像瘟疫一样侵袭着我们社会主义大厦,阻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二、反腐倡廉的多重困境
   当前社会上腐败现象之普遍、影响之恶劣,令人堪忧。究其原因大致如此:
   (一)人情文化的社会土壤是滋生腐败的现实温床。中华文化一直倡礼仪、重感情。可很多人借人情之名,大行谋私利之实,混淆公私,超越法理,徇情枉法,久而久之社会上逐渐形成一种不良风气,要么是熟人好办事,要么花钱送礼好办事,甚至发展到不花钱送礼竟办不成事,公平正义渐失,歪风邪气盛行。
   (二)随意伸缩的制度笼子是权力腐败的制度困境。很多制度犹如“牛栏”,弹性空间很大,存在“原则上”、“一般情况”、“酌情”等模糊地带;有的是漏洞百出;有的看似很严,却总有“特例”可言,使制度执行者感到无所适从。
   (三)自我约束的监督机制是监督无力的症结所在。原山东省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也曾说过,“官做到我这一级,就没人能管了。”现实中类似这样的监管缺位,不胜枚举。我们的监督部门、监督人员、法律法规不可谓不多,但效果却不明显。不难发现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监督主体不是人民,而是搞内部监督,自己监督自己,上级监督下级。
   三、多管齐下铲除腐败
   (一)以滴水穿石的决心,打一场反四风的持久战。铲除腐败问题,首要的是从观念上打破传统的人情关系,逐渐把人情文化变为制度文化,让按制度办事成为社会风尚。其次, 从行动上打一场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持久战。不良风气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去除也自然非一日之功。
   (二)以壮士断腕的魄力,箍紧权力运行的制度笼子。邓小平同志曾尖锐地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为此,一定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权力运行制度,箍紧权力运行的制度笼子。一是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各种暗箱失去生存土壤。二是在网站等媒体上每年对公务人员个人财产进行公开公示。三是实施严刑酷法。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九五二年杀了两个人,一个刘青山,一个张子善,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只杀两个起不了那么大作用了,要多杀几个,这才能真正表现我们的决心。” [2]
   (三)以取信于民的诚意,实行最广泛的人民监督。一是以政府反腐的坚强决心和实际行动,调动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引导群众依法监督。三是大力实施网络监督,构筑群众监督新平台。在当前人人都是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一个个“表叔”“房姐”被群众通过网络曝光的方式浮出水面,网络反腐的作用日益彰显。我们要充分发挥互联网这个无形之网的监督作用,真正让人人都起来负责,以实际行动展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最大诚意,赢取最广泛的群众支持。
  
   [参考文献]
   [1]、[2] 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M].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3-154.
  
   作者简介:朱鹏涛,男,汉族,籍贯:河南义马,1979年10月生,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当代社会主义。单位职务:公安边防部队广州指挥学校基础部政法教研室 讲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