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技能竞赛对数控专业建设的促进
摘要:本文阐述了组织参加各类数控技能大赛对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方面的促进作用,从技能竞赛的目标与特点、数控专业建设的建设目标与关键指标、两者之间的目标贴合度及数控技能竞赛对数控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等方面加以分析,并以我校近几年取得的成效来说明技能竞赛对促进数控专业建设起到的关键作用。
关键字:技能大赛 数控专业建设
引言:近些年来,职业教育工作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注重通过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组训并参赛,来促进我校的数控专业建设并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正文:
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开展有效促进了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加快转型,同时也提升了职业学校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方面培养技能人才的高度。数控技能竞赛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在数控专业上对数控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水平,与数控专业建设有着密切联系。本人结合我校多年的经验,以数控技能大赛对专业建设的促进提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数控技能大赛的竞赛目标与竞赛特点分析
(一)竞赛目标
宏观上来说,自2004年由六部委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多次高规格高水平的数控技能大赛,从政府到行业,从全国到地方,举办多次各级各类数控技能大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重视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为加快数控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快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打下坚实铺垫,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微观上来说,“普教有高考,职教有大赛”,在中职院校开展技能竞赛实际是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的竞赛,数控技能竞赛的成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在数控专业上对数控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水平,与数控专业建设有着密切联系。
(二)数控技能大赛的竞赛特点
1.数控技能大赛是人员的竞赛,数控竞赛试题容量大,知识面广,时间少。对参赛人员的智能与技能有相当高的要求。
2.数控技能大赛是装备的竞赛,数控竞赛试题以先进的数控加工为理念,使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先进的加工刀具,先进的工量夹具,先进的自动编程软件等等,对学校硬件设备投入有相当高的要求。
3.数控技能大赛是方法的竞赛,数控技能竞赛试题一般采用典型零件为基础,经过命题专家改进,非常强调选手正确编制零件加工工艺的能力,强调选手的协调作战能力,强调选手对知识与技能灵活应用的能力。
二、数控专业建设的建设目标与关键指标分析
(一)专业建设目标
结合地方产业经济与本校实际,将我校数控专业建设成有一定生源规模,对地方企业与周边学校有一定辐射能力的省级示范专业。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二)专业建设关键指标
1.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是专业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属点,专业建设的一切都围绕人才培养方案来开展活动,所以确立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围绕这个培养目标,根据岗位能力与知识的需要,构建课程体系,达成培养目标。
2.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以专业负责人为首的有师德、懂技术、能科研的专业师资团队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能发挥出最大的能动性,开展好各项教学科研活动,带领专业走出校门,走入企业。
3.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中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对教学硬件的需要也越来越高,及时跟进的实训基地建设也在专业建设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4.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具体的课程与使用的教材是支撑课程体系的基础,根据中职教学中“实用、够用”的目标要求,必须对传统教材、课程内容作适当的改革,这是专业建设中深入细化的工作,是需要不断完善的工作。
5.专业特色,挖掘与不断发扬本专业的特色,是专业建设中的亮点,是各地区各学校相同专业的个性体现,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做好做强做优。
三、数控技能竞赛与数控专业建设的目标贴合度对照
通过以上对数控技能竞赛与数控专业建设的目标与关键点分析,我们清晰的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当高的吻合度,从目标上来看,大赛是为了选拔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并给予奖励与荣誉,专业建设是为了培养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大赛同时还提供了一个竞技平台来衡量各校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与水平,而专业建设也正好可以依据这个平台看到在各级范围内自身专业的人才培养实力。竞赛起到了引领与推动的作用,提供了一个交流共进平台。
四、数控技能竞赛对数控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分析
1.对培养目标与专业设置的引领作用。
职业院校的发展一直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其专业设置必须紧贴市场需求。大赛紧扣社会人才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大赛竞赛的项目是组委会在进行调查、分析,听取各行业、企业部门技术专家对职业岗位的要求基础上充分论证而设置的。如08年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及时引入了软件编程与手工编程结合,引入了4轴加工、雕刻加工内容;10年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又引入了加工中心五轴竞赛项目。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感觉自动编程基本没人用,企业也很少用,五轴加工中心全省没有一家学校有,我们江阴企业也少之又少,从当时的人才培养设计中,根本不可能考虑到,然而,现在我们回头看看,感觉当时的大赛组织专家确实很有远见,软件编程极大的简化了复杂零件的编程困难,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近年来企业使用软件编程的也越来越多,江阴现在有五轴加工中心的企业也不再是一家两家了。按照学校培养周期来看,从08年开始搞软件编程,中职学生到11年毕业,也只是能跟上企业的步伐,而从10年了解五轴机床,高职学生到15年毕业,其实又已经落后企业发展需要了。在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设置过程中,鉴于老师对生产实际的认识缺乏,对企业发展脉搏把握不准,很难具有准确的超前意识,而此时,我们恰巧可以借助于技能大赛的风向标。
2.对师资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
以数控技能大赛作为平台,加强数控师资队伍的培养。大赛不仅是考学生,同时也是考老师,要想学生能有好的成绩,则指导老师必须要有更好的水平,指导老师的技能与教育水平对学生的技能水平影响很直接的关系,这就需要更多的老师参加技能竞赛,通过参加数控技能竞赛,通过对竞赛项目和操作内容的研究,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拓眼界,加强校际交流,取长补短,促进自身发展。同时还为有关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指导。
2009年至今,我校累计有174(仅职教系统)人次的教师参加无锡市级技能竞赛,36人次参加省级技能竞赛,获得市级奖项96个,省级奖项34个,其中数控大类中参赛累计约30人次,市级获奖25人次,省级获奖8人次。这些教师,通过竞赛提高了技能水平,拓展了眼界,增进了校级间的交流,提高了教学能力,对教学改革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我校数控专业以往的各级各类评审中,他们都在专业建设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记得去年暑假,杨勇老师参加省技工系统技能大赛时兴奋的和我说,他爱人在刚刚举行的省联职院说课比赛中蟾宫折桂,一举夺得第一名。而说课稿正是由杨老师结合竞赛特点帮他爱人设计整理的。他从中深切的感悟到,技能大赛确实给理论教学教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对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的推进作用
以数控技能大赛作为平台,加强学校数控实训基地的建设。逐步的把实训基地建好建强,根据教学需要和大赛需要,增加实验实训工位,更新实验实训设备,优化实验实训环境,不断提高建设与管理水平,为学生的实训和技能训练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也为数控技能大赛的做好硬件上的准备。
近年来,我校非常重视数控实训基地建设,尽管学校教学空间紧张,但均能做到每年稳定投入,自10年中央财政支持400万设备调试使用后,我们又增加了一台四轴加工中心,配置了较多先进的刀具与辅具,目前已满足校内数控专业学生的实习、数控集训学生训练、部分校企合作对外加工业务,并于2009年和2011年承担了江阴市技能大赛的数控项目赛点工作。
4.对课改与教学评价体系的指导作用
技能大赛按工作任务中的各知识与技能评价点设定评分细则。这引领了职业教育“以项目为载体、工作任务引领、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理念,形成了“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共识。因此要求各院校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提倡一种能力本位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方法。它是在教师引导下,激发学生学习热忱和兴趣,使学生主动地使用脑心手进行知识掌握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目前我校数控专业无锡市精品课程《数控编程》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就围绕课程标准,结合高技学生毕业设计课题,结合数控竞赛加工中心团队项目任务方案,对原课程进行改造,将该课程设计为一门以项目贯穿的任务引领下的项目式课程,课程实施反响良好,效果明显。
另外,我们目前的许多课程也借鉴竞赛评价方案,采用小组竞赛、技能比武、技能节等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如在CAD、solidworks和一些专业技能实训课中开展学习竞赛,以成果评价效果,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励很有帮助。
5.对校企合作的带动作用
我校的企业实习与校企合作是我们数控专业的亮点之处,我们的学生由于工作态度好、技能水平高而广受企业认可,我们的技术服务搞的有声有色,依赖于我们有一批技术水平过硬的老师,而这些师生的培养与锻炼,一定程度也受到了技能竞赛的带动,师生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提高了零件加工能力,丰富了产品生产经验,拉近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促进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校企合作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学校也通过竞赛与企业、社会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对促进“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 起到良好的作用。
结束语:
几年来通过组织参加各类数控技能大赛,取得了可喜成绩,也借此大大提升了我校数控专业建设的高度,从而总结推行了不少关于参赛和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为提高学生技能素养起到了有效促进,也会企业输送了更多的数控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浅析数控大赛对专业建设的启示 王田 职业教育2008(11)
2.论中等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导向作用 史文生 《河南教育》 2008(6)
3.数控专业建设问题浅析 赵英 《科技信息》 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