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案及电子教案管理与检查制度
试行电子教案是实现课堂教学资源共享的重要形式,它将会发挥集体智慧、创新教学思路、促进相互交流、合作,有效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避免电子教案流于形式化,特制定我校教案、电子教案管理与检查制度。
1、对于采用手写教案还是电子教案,学校不作硬性规定,提倡采用电子教案,同时也允许其他老师继续使用手写教案。
2、使用电子教案的教师,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提倡电子备课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申请,备课组教师共同参与备课。
3、使用电子备课的备课组,由备课组长制定详细的备课分工计划上报教务处。统一电子教案要该备课组集体备课过程中,通过主备课人主备、其他成员参与,发挥集体智慧,反复酝酿与商讨,形成最佳教案,最后由主备人修改、完善、定稿形成共案。主备人的形成的共案要由备课组长和主管领导审定后方可实施。
3、主备人要备目标、备内容,备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形式、时间,备巩固训练,备反馈补标。
4、电子备课格式由备课组(教研组)与教务处商定执行。电子教案格式必须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思路(或教学设计)等内容。要求每课时一个教案,每个教案都必须注明时间;评讲试卷要附上所讲试卷,练习课要注明练习课。
5、电子教案要按学校制定的电子教案模式撰写(格式另附),由主备人牵头打印,发至每一位组员手中,每位组员老师拿到电子教案后,必须要进行二次备课(二次备课要求另附),深入钻研教材,必须在电子教案和教材上圈点勾画,留下自己独立思考的痕迹,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教师对集体备课的电子教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必要的修改和整理,加入本人的教学思路,完全抄袭网络教案或无主体完善的网上下载则视作无教案。电子教案的填写和纸质教案的填写要求相同:电子教案应写详案,如内容简单(教学过程栏目填写未超过一半视为不详),
6、学校对实行电子备课的学科通过电子备课系统进行随时检查,发现备课的不及时或不规范,将终止其备课组电子备课,重新进行抄写备课,并作为教学常规检查进行记录
7、电子教案必须提前一周准备好,上完课补教案按无教案处理。参加电子备课的教师将一周电子教案保存到网络硬盘教导处取名为“电子教案\\某某教师电子教案”的文件夹中,
8、电子教案上必须有教学反思的痕迹,年轻教师在电子讲义上还要有讲课前的备课研究记载(用红笔在讲义上圈划、删改、解答等)
9、各备课组要及时对备课资料进行备份,以防丢失,教务处要建立电子教案资源库,做好资料上传保存工作,便于资源共享。
10、严禁从网上直接复制粘贴教案,一经发现按缺教案处理。
11、教务处每月全校检查一次,平时不定时不定人进行抽查:通过深入课堂听课的方式检查教案与所讲内容是否相同,不同者按无教案处理。
电子教案在学期结束时由学校统一回收存档。
二次备课是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针对本班教学实际,为提高自身课堂教学效益而对自己教案所进行的再加工、再深思和再创造;是教师致力于个人专业素养、专业技能提升的必然需要,也是教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的有效体现。
二次备课是对集体备课的重要升华,如果说集体备课可以让课堂教学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知识准确的话,那么,二次备课则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动态过程,不仅闪耀着理性的光辉,而且跃动着个性的魅力。
二次复课是我校当前集体备课的薄弱环节和教师教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提高“315”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着力点,因此所有教师要从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的高度上,重视集体备课中的个人复备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充实二次备课的实际和有效内容。
二、 二次备课的方法
总体要求是做到“标、增、改、删、调”,具体做法如下。
标:标记原教案中的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主要知识点以及典型性、易错性等内容,以便在教学进程中引起注意。
增: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教案中有关环节补充具体说明。
改:改正原教案中的一些错误,根据实际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应本班教学的教法和学法。
删:删除原教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教学内容环节。
调:根据需要调换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呈现形式,调整原教案中过程设计的先后顺序。
三、二次备课的内容
1、一备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
以本班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解读集体备课教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看其是否与本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
2、二备教学设计。
(1)课前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是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近,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本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新课的教学环节设计是否与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否具体一定的层次性与开放性,是否能启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否能促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本质特征,领悟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3)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言是否能让自己驾驭课堂时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其实就是要充分估计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等等,也就是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4)教案中设计的教学环节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与学生自主学习,是否给予足够的时间,是否设计了巩固练习。
3、三备练习设计。
一节课的练习设计是让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加以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重要环节。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哪些知识点是本班学生最容易混淆或出错误的,都要在二次备课时精心去构思。练习设计包括当堂练习与课外练习。
四、二次备课的要求
1、个人二次备课要突出教法和学法,体现以学论教和以学定教,在教法优选、学法指导上下功夫;
2、二次备课的内容总量原则上应不少于本课时教案总量的30%。
3、教师在教材上也必须要有批注、勾划,体现深入研究教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