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求职技巧 > 求职感想

求职感想

日期: 2013/1/7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大学的四年学习生活与我以前经历过的完全不同,对于知识的学习大都建立在实用为主,而将近四年的学习,说的直白一些,全部都是为了大四找工作或者继续深造用的。
   我很坚信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所以大四伊始,我就为我的将来做了一个计划。我在考虑,是考研还是找工作?考研的话考哪个方向的?找工作的话是找本专业对口的还是另辟蹊径?很快,我把我的目标定在了先找工作,后考研。
   对于大四毕业生来说,都知道目前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困难。但是我相信,就业的机会是会垂青有准备的人。我把我的求职方向定在了国家公务员、银行、房地产等几个方面。看起来有些多,但是实际算算是完全不冲突的。
   国家公务员和银行是要参加考试的。因为时间一个是07年底,一个是08年初,所以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两个考试。房地产的工作我主要是想网上投递简历以及参加专场招聘会。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准备是从07年10月开始的。在这之前,我通过上网搜集大量有关公务员考试的有关注意事项,对考试时间、形式、内容、题型、难度与、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使我在复习时心中有数。
   从07年10月~11月这一个月都在进行笔试的准备。公务员笔试包括行政能力测验和申论。准备的开始阶段,困难很大。因为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才发现自己知识储备的匮乏。从定义判断到逻辑推理,从常识判断到语言理解,从数字推理到资料分析,公务员的行政能力测验真的算是包罗万象。我也从分类做题到做真题中找到了感觉,并在这段时间内极大的丰富了我知识的储备量。
   相比行测而言,我的申论准备略有不足。这在我考试的过程中充分暴露出来。申论是对社会上一些热点现象做出自己独到的评论,感觉上有些像八股文。如果说行测考的是一个考生有没有基本的头脑和素质,那么申论考的就是对于政治的敏感度,对于分析问题的整体能力。在考完公务员事后的总结中,我认为自己在当时准备中最大的不足就是没有真正的动脑来想,动笔来写。虽然看了大量的时政事件以及社会关心的事情,但是并没有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即使笔试的成绩还差强人意,但是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要吸取这次考试的经验教训。
   12月9日,我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接下来就是一个多月的漫长等待分数出来的过程,加之我的实习计划时间是从1月初开始,那么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就准备再网上投递简历以及参加招聘会。
   因为我把我的就业方向定在房地产方面,所以我在投递简历时也侧重在这方面。12月14、15日我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招聘会的前几天,我上网看到了这次招聘会的参加单位,并对银河证券、平安保险公司等几家单位做了充分的了解。在招聘当天投出了自己的简历。
   招聘会结束以后,我一方面继续在网上投简历,一方面查建行考试的范围,开始准备参加考试。但是一月下旬,我接到了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面试通知,重点转向了对于面试的准备。
   面试的准备不同于笔试,因为既要有公务员各项素质的知识上的准备,又要作好心理上的准备,以保证在面试时既紧张又放松。
   公务员的素质要求很全,组织决策能力、应对危机压力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已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一应俱全。在面试的准备中,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做任何事时对问题深入透彻的分析能力、果断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协调好周围的人际关系的能力都是缺一不可的。而这次面试带给我的不仅是结果上的喜悦,更为我在以后的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由于公务员面试的成功,我没有在准备银行的考试以及简历的投递,但是它们也是我在求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综合我的求职经历,无非就是以下几点。
   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明确、正确的定位。只有把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专业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由于的本身的性格偏向稳重,又喜欢统计工作,所以在报考国家公务员的时候选择了统计部门。虽然考题是同样的,但是我相信在我以后的工作中,凭借我的兴趣以及对工作极大的热情,我会把工作做好。而正确的定位则是说对自己目前的实力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免最后错失良机。
   其次,要有一个周详的计划。做事情不是任何时候都一帆风顺的,尤其是找工作这种事情,运气与时机有时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在保证与自己最重要的目标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以自己的实际情况多创造一些机会,多打时间差,不应该只抱着一棵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无论做什么都要认真努力的去完成。对已经计划好的事情,要完善修改以至做到更好,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半途而费,否则只会一事无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