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人谈求职
转眼间又到了大学生毕业的时候,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求职热也将上演,抱着大捆的求职书跑场成了时代风景,但是跑遍了那么多的招聘会,多数的应届毕业大学生后到头来还是四处碰壁。这不禁让人感叹,为什么现在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呢? 万学集团的资深职业能力辅导专家王梵为你讲解一二。
学校好坏和本本数量成企业挑人标准
你是北大的呀,哎呀那是名牌学校出来的,肯定差不到哪里去,要你了;你怎么是一普通专科学院的,也太垃圾了吧!还敢来这里面试,也不看看挂着“非重点院校勿来”的招牌吗,对不起,你被无情的pass掉了。这是学校的影响力使然。
你怎么只有毕业证没有英语四级证,这可不行;你叫什么名字,这么多证书,行行,明天就可以来上班了。这是证书的多少在作怪。
从营销的角度来看,这是因为大学以流水线作业大批量地生产人才:每个专业就是个大模具,把学生放进去熬上三年或四年,按模子制造,完全脱离了市场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因此造出来的学生都一样了,没有差异。每个人毕业出来就是一些证书。企业挑人一看学校的好坏,二看本本的数量。
你需要找到最能代表你能力的东西
但是其实,这么多的本本能说明的了什么呢?市场营销专业毕业了,那些毕业出来的学生能做一份某品牌的市场推广策划书吗?估计不能吧!因为课堂里没教这个;有了英语四级证,可以说几句像样的英语吗?没几个吧!说实在的本本是一个迷乱人眼的“美丽谎言”,而所谓的能力却被在模子里慢慢抹杀。
这是个同质化的时代,是一个缺乏差异的环境。商品如此,人亦如此,而中国又不缺这样的平常人。没了特点,你怎么与众不同,你怎么在激烈的竞争中凸出自己。
为什么金子在那里都发光,因为它有这个“能力”,不需要包装,人们看一眼就心中有数了。求职者需要将自己的能力物化出来呈现给招聘方, 而学校发的所谓本本却不能承载这一重任,你需要找到最能代表你能力的东西。
将自己的“职业资产”用“职业能力”表现出来
我们需要将自己的“职业资产”用“职业能力”表现出来,再找一个招聘方能看得到的、摸得着的东西外化出来。
曾连续3年负责索尼中国应届大学生招募项目、万学集团的资深职业能力辅导专家王梵这样说过:这方面的职业能力,大学教不了你,等你进入社会再去学,耽误的是你的青春,人生没有几个十年,如果想要在大学期间就能快速的提升,就必须要在刚进入大学期间就深刻的体会,这种体会不是傻傻的说我要提升就可以的,而是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刻苦的修炼。那样才能在大学四年毕业求职的时候,能够比别人更“闪亮”。
王梵老师也建议广大莘莘学子们一定要拒绝驯化,拒绝平庸,为了将来生活的更好,在初期给自己未来大学四年做一份职业能力提升的规划。相信自己,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