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古诗教学的探究实践

古诗教学的探究实践

日期: 2015/5/3 浏览: 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王虎春

【内容提要】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会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了言简意赅的文风。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均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多功能作用、采用自我探究的古诗教学方式能够突破古诗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古诗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运用多媒体,课前查询知诗人;运用多媒体,介绍背景解诗题;运用多媒体,质疑讨论明诗意;运用多媒体,想象诵读悟诗情;运用多媒体,迁移运用背诗文。
   【关键词】 古诗教学 探究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
  
   下面就苏轼《水调歌头》古诗的教学,谈谈古诗探究性教学的实践。
   一、 运用多媒体,课前查询知诗人,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古诗教学,课前布置学生到网上查询等各种方法搜集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和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一首名诗。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均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于是,我让学生各自去查询诗人的有关资料。学生们有的到网上查询,有的去图书馆查询,有的问家长,有的从《千家诗》等诗书上找……这个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介绍背景解诗题,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并让学生说说是从哪儿搜集来的。接着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苏轼的生平介绍及写作的时代背景,告诉学生要懂得根据需要搜集处理信息,就是要搜集跟课文有关的,有助于理解诗意的材料。再让学生翻译词前小序,简介苏辙的有关情况.这样,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介绍苏轼及写作的时代背景时,很轻松地明白了词前小序的意思,又为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
   三、运用多媒体,质疑讨论明诗意,教给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
   这个环节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教给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先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划出不懂的字词,提出疑问后,再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评议。在让学生交流不懂诗句的小环节时,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分两次出示诗句。学生只须看着屏幕的显示,说说重点词句的意思,进行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整首诗重点字词的理解到整首诗意思的理解,完全是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出来的。而教师只起到组织、指导、点拨的作用,帮助学生总结出理解重点字词的几种方法:查字典、联系诗句、看课后注释、问别人……
   四、运用多媒体,想象诵读悟诗情,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及审美能力。先让学生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放声朗读几遍,再以多媒体课件出示课后思考题:诗中的哪些词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情?让学生再读古诗,动笔画出,继续采用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手段。接着多媒体课件再出示诗配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已见,体会感情,感受和体会苏轼的苦闷惆怅的心情,同时学到了体会中心思想的方法,那就是要入情入境、大胆想象当时意境。
   这个环节还要借助多媒体,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美的情感,增强学生美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朗读和背诵在诗的教学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首诗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情感丰富,语句简炼,琅琅上口。古诗的这些特点都要让学生欣赏、体会。﹤﹤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古代诗词的诵读.所以,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品味。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月光曲﹥﹥,解除学习的疲劳,陶冶学生的情操。接着让学生选择一首合适的给诗歌配乐并进行朗读。我只对学生在诗的节奏和重音方面进行指导,师生共同总结朗读古诗的方法。我们都知道,兴趣是进入科学创造大门的最好的向导。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让学生永远充满求知的欲望,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希望。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媒体的局限,往往难以如愿以偿;而多媒体电脑网络介入古诗的教学,它可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刺激学生多种感官,诱发学生的阅读情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这样变着法子让学生读,学生在读中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实现了学科间的融合。
   五、运用多媒体,拓展渠道背诗文,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课后作业体现自主性,拓展学生诗文学习的渠道。用多媒体课件打出这样的作业:
   1.学了这首诗后,你最想做些什么?画一画,演一演,吟一吟,背一背,写一写……选择一项或几项完成;
   2.搜集苏轼的诗,并选择一首喜欢的理解后背诵下来。
   3.对于这首词的主题,还有哪些理解?你认为哪一种更恰当?
   我们都知道:发展教学是一个开放系统,学生参与活动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与课本,而应该课内外结合。这个作业就是要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及古诗的积累。学生有的选择画一画,给古诗配上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精美图画;有的就词的主题的理解写出了小论文,有的找来合适的钢琴曲或古筝曲,进行古诗配乐吟诵;有的搜集到的苏轼诗,自学理解并背诵了下来……自主性作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古诗的积累,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结论:目前,多媒体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进入我国的中学教育,并且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引入这种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古诗教学,再采用自主探究的古诗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古诗教学效率,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