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电工电子的创新教学

浅谈电工电子的创新教学

日期: 2015/5/1 浏览: 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单县职业中专 牛月娟

摘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进行创新学习。
   关键词:电工电子,创新教学
  
   电工电子是电子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等众多专业最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概念性和实践性极强,职业学校的学生专业基础差,理解能力弱,学生普遍感到原理枯燥难懂、厌学,畏难情绪油然而生。因此中职教师在电工电子教学中提倡创新教学,避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有限学时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尽快地掌握高技能人才必备的电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完善电工电子的理论教学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电工电子教学中,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增加学生的直观认识,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电工电子课程的特点是“量大面广”,教学内容几乎涉及到电工与电子学科的各个领域,虽然其内容要求不深,但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课程中一些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用语言不易描述,某些规律学生难以捕捉,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讲解清楚。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切实解决了学生对抽象的电路工作过程和对原理的认识。通过多媒体和电子投影仪的结合,将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图片、活动图象或自制动画的方式,通过课件形象地表现出来,让枯燥内容变得色彩缤纷,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的作用,用眼去看,用耳去听,将视觉、听觉等各个通道全都集中到课堂上,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从而达到知识的有效传播。例如:在讲串联谐振电路一节,传统的教法是利用实验,用电感线圈与电容器串联再与一个灯泡串联,接在频率可调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并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当电源频率逐渐变化,小灯泡的高度也随之变化。由于操作很快,学生很难观察清楚,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设计课件,形象的动画通过大屏幕演示,再配以音乐,学生情绪高涨,思维一下调动起来,具有独特的教学效果。可见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要标志。
   二、注重实验教学强化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在职业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一条就是突出职教特色,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电工教学中,上好实验课,是关键的一步。
   电工电子的理论知识很多可以和实际相联系,成功的实验往往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课是学生检验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极好机会。针对学生重理论轻实验,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学生接不了电灯线路的问题,我坚持先实验后理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带着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去解决,这样教学省略了许多推理和运算的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真正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充分利用实验教具,增加演示实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极好的发展空间。比如在讲授二极管质量和管脚的判定时,我一改传统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其过程:(1)把万用表调到欧姆档,选择好合适的量程,进行调零;(2)用黑表笔接触一管脚,红表笔接触另外一个管脚;(3)对调红黑表笔。学生直观地看到种种现象后,自然而然会在头脑中生出疑问:黑表笔接触二极管正极时,指针为什么发生偏转?红表笔接触正极时指针不发生偏转?如何读出正反电阻的数值?二极管质量性能不好会发生怎么样的情况?学生急着搞清楚怎么回事,渴求解决这些问题。当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时候,他们表现出异常兴奋,这不仅激发学生活泼的思维活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是激发了他们大胆创新意识。
   三、采用形象法讲授知识,强化学生记忆,增强趣味性
   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的很多规律和结论,不仅要深刻理解,还要牢记。应用形象法讲授,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例如,对于单管低频电压放大电路,其输出电压如出现截止失真,究竟是顶部失真还是底部失真,亦容易弄混,可简记为”截顶”表示截掉头顶的头发。学生就很容易记住是截止失真是顶部失真了,饱和失真是底部失真,可简记为“保底”表示不能掉底丢面子。这种形象记忆法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觉得学习不是很头疼的问题了。可见学好电工电子课程,理解和记忆是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理解有助于记忆,但理解了并不等于记忆牢,应当在这方面下功夫,并做到有机结合。教师要启发学生去归纳一些规律,尝试用他们自己的方法去理解公式,加深记忆。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化解难点,理清思路,享受成功的快乐,那么学生学到的将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为宝贵的财富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即使将来离开了学校,离开了课堂,离开了教师仍然能够独立探索,学习获取所需的知识,这应该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
   四、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行创新学习
   让学生发现问题,就是让学生去质疑,教师创设问题和探索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怀疑是发现,是设想思考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所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要比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解答难题更为可贵。在电工电子教学中,一般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就是身边所发生的事情,观察实验现象来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思维活跃起来,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进而对电工电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高质量的提问,就像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池中,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浪花。例如在讲授电路原理中的提问:半夜的灯为什么比傍晚时亮?照明电路为什么忽明忽暗?电费的高低取决于什么因素?短短的几个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过来,课堂气氛顷刻活跃起来,学生会以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今天的新课程教学中,凡是学生能自己说的,教师不说;凡是学生能自己做的,教师不包办代替;凡是学生能看懂的,引导学生自学。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而且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按照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施教,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参加各种业务培训,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电子技术更新速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杜德昌,许传清: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年
   陈其纯:电子线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1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