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电气安全与防火防爆

电气安全与防火防爆

日期: 2014/7/26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摘 要:电气设备在我们工作及日常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但是,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许多原因可能会发生火灾和爆炸这类安全事故,从而给我们造成损失。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火灾和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保证仪器设备及人身安全,保证系统正常安全运行。
   关键词:电气设备;防火;防爆;安全
  
   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是指由于电气原因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除了可能造成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外,还可能造成系统大面积或长时间停电,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电气防火和防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1 电气火灾和爆炸原因
   电气火灾和爆炸,除了设备的缺陷或安装不当等设计、制造和施工方面的原因外,还有在运行中产生的热量和电火花或电弧等直接原因。
   1.1 电气设备过热
   电气设备过热主要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电流通过导体时,由于导体存在电阻,电流通过时就要消耗一定的电能。这部分能量以发热的形式消耗掉,并加热其周围的其他材料。当温度超过电气设备及其周围材料的允许温度,达到起燃温度时就可能引发火灾。
   引起电气设备过热主要有以下原因:
   1)短路:线路发生短路时,线路中电流将增加到正常工作电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使设备温度急剧上升,尤其是连接部分接触电阻等处。如果温度达到可燃物的起燃点,就会引起燃烧。引起线路短路的原因很多,例如电气设备载流部分的绝缘损坏。这种损坏可能是长期运行,绝缘自然老化,或者强度不符合要求,或者是绝缘受外力损伤等引起短路事故,也可能是运行中误操作造成弧光短路。还有小动物误入带电间隔造成短路,鸟禽跨越裸露的相线之间造成短路。发生短路后,应以最快的速度切除故障部分,以保证线路安全。
   2)过负荷:由于导线截面和设备选择不合理,或运行中电流超过设备的额定值,超过设备的长期允许温度,都会引起发热。
   3)接触不良:导线接头连接不牢靠、活动触头(开关、熔丝、接触器、插座、灯泡与灯座等)接触不良,导致接触电阻很大,电流通过导致接头过热。
   4)铁心过热:变压器、电动机等设备的铁心过饱和,或非线性负载引起高次谐波造成铁心过热。
   5)散热不良:设备的散热通风措施遭到破坏,设备运行中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有效地散发,从而造成设备过热。发热量大的一些电气设备安装或使用不当,也可能引起火灾。
   1.2 电弧和电火花
   电弧和电火花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例如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时或正常操作时也会发生电弧和电火花。直流电机电刷和整流子滑动接触处、交流电机电刷与滑环滑动接触处在正常运行中就会有电火花,开关断开电路时会产生很强的电弧,拔掉插头或接触器断开电路时都会有电火花发生。电路发生短路或接地事故时产生的电弧更大。还有绝缘不良电气等都会有电火花、电弧产生。电火花、电弧的温度很高,特别是电弧,温度可高达6 000e。这么高的温度不仅能引起可燃物燃烧,还能使金属熔化、飞溅,构成危险的火源。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电火花和电弧更是十分危险的因素。
   电气设备周围空间在下列情况下会引起爆炸:
   1)周围空间有爆炸性混合物,当遇到电火花和电弧时就可能引起空间爆炸。
   2)充油设备的绝缘油在电弧作用下分解和汽化,喷出大量的油雾和可燃性气体,遇到电火花、电弧或环境温度达到危险温度时也可能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3)氢冷发电机等设备如果发生氢气泄漏,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遇到电火花、电弧或环境温度达到危险温度时也会引起爆炸和火灾事故。
  
   2 电气防火和防爆的措施
   发生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条,现场有可燃易爆物质;现场有引燃物引爆的条件。所以应从两方面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
   在各类生产和生活场所中,广泛存在着可燃易爆的物质,例如可燃气体、可燃粉尘和纤维等。当这些可燃易爆物质在空气中含量超过其危险浓度,或遇到电气设备运行中产生的火花、电弧等高温引燃源,就会发生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爆炸事故也是引起火灾的原因。
   根据电气火灾和爆炸形成的原因,防火防爆措施应从改善现场环境条件着手,设法从空气中排除各种可燃易爆物质,或使可燃易爆物质浓度减小。同时加强对电气设备维护、监督和管理,防止电气火源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2.1 排除可燃易爆物质
   保持良好通风,使现场可燃易爆的气体、粉尘和纤维浓度降低到不致引起火灾和爆炸的限度内。加强密封,减少和防止可燃易爆物质的泄漏。有可燃易爆物质的生产设备、贮存容器、管道接头和阀门应严格密封,并经常巡视检测。
   2.2 排除电气火源
   在设计、安装电气装置时,应严格按照防火规程的要求来选择、布置和安装。对运行中能够产生火花、电弧和高温危险的电气设备和装置,不应放置在易燃易爆的危险场所。在易燃易爆场所安装的电气设备和装置应该采用密封的防爆电器。另外,在易燃易爆场所应尽量避免使用携带式电气设备。在容易发生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内,电力线路的绝缘导线和电缆的额定电压不得低于电网的额定电压,低压供电线路不应低于500 V。要使用铜芯绝缘线,导线连接应保证良好可靠,应尽量避免接头。
   在易燃易爆场所内,工作零线的截面和绝缘应与相线相同,并应在同一护套或管子内。导线应采用阻燃型导线穿管敷设。
   在突然停电有可能引起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场所,应有两路及两路以上的电源供电,几路电源能自动切换。
   在容易发生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或接零)。
   在运行管理中要对电气设备维护、监督,防止发生设备事故。
   2.3合理布置电气设备
   合理地布置电气设备,是防火防爆的重要措施之一。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室外变配电站与建筑物、堆场、储室的防火间距应满足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装置的变配电室应满足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6的规定》。
   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还规定:10 kV以下的变、配电室,不应设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下风向。变、配电室与建筑物相毗邻时,其隔墙应是非燃烧材料;毗连的变、配电室的门应向外开,并通向无火灾爆炸危险场所方向。接地(或接零)应符合规范要求。
  
   3 电气照明电气线路及加热设备的防火防爆
   3.1 电气照明的防火防爆
   电气照明灯具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极为普遍,人们容易忽视其防火安全。电气照明灯具在工作时,玻璃灯泡、灯管、灯座等表面温度都较高,若灯具选用不当或发生故障,会产生电火花和电弧。接点接触不良,局部产生高温。导线和灯具的过载和过压会引起导线发热,使绝缘破坏,短路和灯具爆炸,继而导致可燃气体和可燃气体蒸汽、落尘的燃烧和爆炸。
   3.2 电气线路的防火防爆
   电气线路往往因短路、过载和接触电阻过大等原因产生电火花、电弧,或因电线、电缆达到高温而发生火灾,其主要原因如下:
   电气线路短路起火。电气线路由于意外故障可造成两相相碰而短路。短路时电流会突然增大,这就是短路电流。一般有相间短路和对地短路两种。根据欧姆定律,短路时瞬间放电发热相当大。其热量不仅能将绝缘烧毁,使金属导线熔化,也能将附近易燃易爆物品引燃引爆。
   电气线路过负荷。电气线路允许连续通过而不致于使电线过热的电流称为额定电流。如果超过额定电流就叫过载电流。过载电流通过导线时,温度相应增高。一般导线最高允许温度为65e,长时间过载的导线其温度就会超过允许温度,会加快导线绝缘老化,甚至损坏,从而引起短路产生电火花、电弧。
   3.3 电加热设备的防火防爆
   电热设备是把电能转换为热能的一种设备。它的种类繁多,用途很广,常用的有工业电炉、电烘房、电烘箱、电烙铁、机械材料的热处理炉等。引起电热设备火灾的原因,主要是加热温度过高,电热设备选用导线截面积过小等。当导线在一定时间内流过的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同样会造成绝缘的损坏而导致短路起火,引起火灾。
  
   4 小结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根据电气设备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就能够尽量减少电气设备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人身及设备的安全,使电力更好地为我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鸿国.电气火灾预防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 谈文华,万载扬.实用电气安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3] 陆荣华.电气安全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