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癌平注射液联合铂类化疗对晚期NSCLC患者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铂类化疗对晚期NSCLC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消癌平组(A组),化疗组(B组)和消癌平+化疗组(C组),对照组(D组)为健康人。记录治疗前后患者体重,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治疗有效率,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gG,IgA水平及ERCC1和P53表达。结果:A组和C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和有效率均优于B组,治疗前后体重变化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出现率低于B组;B组治疗前后体重变化差异显著。A组和C组治疗后血清IgG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B组治疗前后血清IgG水平无显著差异。三个治疗组血清IgA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A组,C组治疗前后血清ERCC1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B组治疗后ERCC1阳性表达率高于治疗前;A组,C组治疗后P53阳性表达率低于治疗前,B组治疗前后P53阳性表达率差异不显著。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联合铂类化疗能提高晚期NSCLC的治疗有效率并减少患者的毒副反应,其机制可能是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关键词:消癌平,NSCLC,铂类化疗,疗效,免疫功能,ERCC1,P53
1 引言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0%左右[1],是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也是导致肺癌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由于多种内外因素使NSCLC在临床检查时易被忽视,导致大多数NSCLC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展为中晚期,无法进行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所以全身化疗尤其是以铂类为主的双药联用化疗方案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晚期NSCLC的一线方案,但NSCLC患者采用铂类化疗的有效率仅40%左右,而化疗后患者总体的五年生存率只有15%左右[2]。由于中药制剂在治疗恶性肿瘤时能起到改善症状、稳定病情、提高生存质量等多方面的作用,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
乌骨藤提取物中含有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可以通过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3]、抑制多种促肿瘤细胞生长的激素和细胞因子的释放[4]、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5]和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6]这几种机制来抗肿瘤。消癌平注射液是中药乌骨藤采用现代工艺制成的中药制剂,为我国正式上市产品,多项临床研究[7-9]表明:通关藤注射液对多种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并能有效治疗多种恶性肿瘤。但目前有关于消癌平注射液的抑瘤机制及其对NSCLC患者的免疫功能等的影响尚未有报道。
本研究检测了治疗前后晚期NSCLC患者的体重,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血清IgG和IgA以及ERCC1和P53表达情况,探讨消癌平注射液及其联合铂类化疗对晚期NSCLC疗效等方面的影响,为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提供临床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1日于我院收治的经影像学及病理活检确诊的晚期(Ⅲ、Ⅳ期)NSCLC患者67例,均为初治。以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患者在化疗前签署化疗同意书,采用NP(长春瑞滨Vinorelbine NVB+奥沙利铂Oxaliplatin)方案化疗至少2周期以上并有详细的随访记录,并于化疗开始前1d和治疗结束第2d清晨分别空腹采集静脉血5mL /人,分离血清并保存。研究参与者签署人体试验志愿书。
2.2 药物及材料
消癌平注射液:主要成分乌骨藤,辅料为聚山梨酯80,成品20mL/支,国药准字Z20025868,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注射用奥沙利铂(浙江海正药业有限公司);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人血清IgG,IgA免疫比浊法检测试剂盒(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ERCC1和P53基因ELISA检测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J17DG5033A型酶联免疫检测仪(上海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3 患者分组
根据患者的体况,病情及患者个人要求对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患者自愿接受治疗方案,依从性良好,并且每组患者的年龄等因素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有可比性。其中,消癌平组(A组)患者静脉注射100mL 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的消癌平注射液/人/d,共1疗程30d;化疗组(B组)患者均给予NP化疗方案(长春瑞滨25mg/m2,第1d,第8d静脉推注10min+顺铂75mg/m2,分3d静脉点滴,21d为一周期);消癌平+化疗组(C组)按A组和B组治疗方案同时给予消癌平注射液和NP方案,共1疗程30d;对照组(D组)为健康人。患者分组情况见表1。
表1 患者分组情况
分组 人数 中位年龄 病理类型
鳞癌 腺癌 其他
消癌平组(A组) 18 61.20±0.56 7 8 3
化疗组(B组) 27 59.74±0.73 9 12 6
消癌平+化疗组(C组) 22 59.49±0.86 8 10 4
对照组(D组) 10 60.37±0.48 —— —— ——
2.4 检测指标及疗效评价
根据RECIST肿瘤疗效评价标准[10]评价入选67例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为治疗有效。
测定化疗前后患者的体重,不良反应出现率及疗效等指标,依据KPS评分[11]评定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前后评分增加≥10分为提高,降低≥10分为下降,评分变化在l0分以内为稳定。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
2.5 血清ELISA检测基因表达情况与疗效的相关性
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ERCC1和P53基因的表达水平,检测按照ELISA试剂盒中说明书上的步骤进行,表达情况以抗体指数来表示,结果计算方法为:
抗体指数= E450(标本)-E450(校正值)÷E450(标准)-E450(校正值)
阴性:抗体指数≤0.067,阳性:抗体指数﹥0.067[12]。记录治疗前后各组ERCC1和P53基因的阳性表达率,探讨消癌平及其联合铂类化疗对NSCLC化疗敏感性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2.6 数据分析
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极显著。
3 结果
3.1 临床基本情况及疗效评价
由表2可见,B组治疗前后的体重变化差异显著(P﹤0.05),并且治疗后与其他各组相比,体重明显减少(P﹤0.05),而A组和C组治疗前后的体重变化差异不显著,但治疗前后这三个组患者的平均体重均低于D组。B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率高于A组和C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5);A组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出现率均低于C组。生活质量变化率方面,A组和C组处于稳定状态的患者多于其他两种情况,差异极显著(P﹤0.01);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处于下降状态的患者多于其他两种情况,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消癌平注射液能改善化疗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有效率。
表2 患者治疗前后基本情况及疗效
组别 体重(Kg) 生活质量变化率(%) 不良反应
出现率(%) 有效率(%)
治疗前 治疗后 提高 稳定 下降
A组 53.45±0.89 51.31±1.26 27.78 55.56** 16.67 44.44* 55.56
B组 55.09±0.91 46.25±1.33* 11.11 33.33 55.56** 85.19** 40.74*
C组 53.72±1.05 50.54±1.48 36.36 50.00** 13.64 68.18 59.09
D组 60.12±2.36 60.22±1.57 —— —— —— —— ——
注: * P﹤0.05;** P﹤0.01
3.2 免疫球蛋白检测
由表3可见,A,B,C三个组治疗前血清IgG和IgA的水平均高于D组,说明恶性肿瘤的发生会导致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上升,影响患者体液免疫功能。A组和C组治疗后血清IgG的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 而B组治疗前后血清IgG水平无显著差异。A组,B组和C组血清IgA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说明消癌平注射液能调节NSCLC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但调节作用不明显。
表3 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变化情况
组别 血清IgG水平(g/L) 血清IgA水平(g/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A组 16.55±0.87 12.97±1.25* 3.81±0.29 3.42±0.58
B组 17.21±0.64 15.67±0.96 4.01±0.73 4.07±1.94
C组 15.92±1.05 13.75±0.21* 3.94±0.85 4.02±0.14
D组 11.29±1.34 11.31±1.42 2.36±0.88 2.40±0.61
注: 与治疗前相比* P﹤0.05
3.3 ERCC1和P53基因治疗前后表达情况
由表2可见,A组和C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ERCC1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后ERCC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A组和C组治疗后P53基因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B组治疗后P53基因阳性表达率较治疗前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表4 ERCC1和P53基因治疗前后表达情况
组别 ERCC1阳性表达率(%) P53阳性表达率(%)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A组 38.89 27.78 72.22 33.33*
B组 37.04 66.67* 33.33 48.15
C组 45.45 40.91 54.55 22.73*
注: 与治疗前相比* P﹤0.05
4 讨论
多项研究[13-14]表明,中药治疗能有效控制恶性肿瘤的发展,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且临床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如呕吐,脱发等较化疗显著减少。Li等[15]研究表明,消癌平注射液能增强顺铂对体外培养的肺腺癌细胞的抑制能力,并且能增加CD8+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提示消癌平注射液联合顺铂化疗能提高治疗有效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消癌平注射液联合铂类化疗能显著改善由于铂类化疗而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毒副作用,并能提高对肿瘤的治疗有效率,而消癌平注射液单独使用则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率,但疗效低于联合用药组。
晚期恶性肿瘤可以影响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造成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在化疗时因不能耐受而产生多种毒副反应,甚至导致化疗失败,而研究[16-17]表明中药及其提取物等有效逆转这种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化疗耐受能力。本研究针对晚期NSCLC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进行研究,检测了患者血清IgG,IgA的水平,结果显示NSCLC患者血清中IgG和IgA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而消癌平注射液对IgG和IgA的水平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明显,提示晚期NSCLC的发生可以使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增强,而消癌平注射液及其联合铂类化疗能调节NSCLC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但作用不明显,推断可能消癌平注射液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机制可能与细胞免疫相关。
Kim等[18]研究表明,中药提取物斑蝥素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Bcl-2的表达来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提示中药可能通过调节恶性肿瘤相关的化疗敏感性基因来调节肿瘤细胞周期,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本研究检测了DNA损伤修复基因和抑癌基因P53的表达率来探讨消癌平注射液治疗NSCLC的机制,结果表明消癌平注射液对NSCLC患者P53基因的表达有显著影响,但对ERCC1的表达影响不显著,提示消癌平注射液抑制NSCLC的机制可能与肿瘤细胞周期和凋亡机制相关,而与铂类化疗导致的NSCLC肿瘤细胞DNA损伤修复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