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模具制造工专业教学初探

模具制造工专业教学初探

日期: 2013/12/28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江苏省技工院校2012年度机械专业中心教研组优秀教研成果

模具制造工专业教学初探

摘 要:模具制造技术专门针对模具的制造加工,将模具制造工艺、模具的特种加工、模具的线切割加工与编程组合进行教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模具制造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 人才 劳动者 就业 知识结构 教学 教具

一、从我国模具制造业水平看现代技工教学

我国模具工业从起步到飞速发展,历经了半个多世纪。近年来,我国模具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模具设计与制造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模具质量、模具寿命明显提高,模具交货期较前缩短。模具CAD/CAM技术相当广泛地得到应用,并开发出了自主版权的模具CAD/CAM软件。电加工、数控加工在模具制造技术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控加工的使用率越来越高,特别是以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为代表,陆续引进了相当数量的CAD/CAM系统。如美国EDS的UGⅡ;美国Parametric Technology公司的Pro/Engineer等大型软件。我国自主开发的CAD/CAM系统也有很大发展,主要有北航海尔公司的CAXA软件等。

虽然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努力,在飞速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但这个差距还是明显的。不论是设计水平还是制造工艺水平方面,都还需急起直追,模具工业的发展不仅要靠高学历人才的研究与开发,也要靠广大一线劳动者的应用与操作,而培养一大批技术应用型中等专门人才和技术操作者,正是我们技工教育责无旁贷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模具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也给模具人才培养、培训单位提出了新的课题,尤其是针对行业的技工教育。

怎样培养出适应我国模具工业发展“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据相关资料分析,从模具制造专业毕业生的岗位来看,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在生产一线技术岗位从事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工艺过程实施、产品质量检验和监督工作,这类人数占到总数的42%,其次是具体生产设备的操作、模具的制作、调试和维护,这类人员是智能型操作人员,占总数的26%(图一),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分析,中等职业及技工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能综合应用本专业所学知识,综合素质良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和劳动者。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模具设计与加工制造工作,生产现场的工艺实施以及智能型设备的操作工作。这也是技工及职业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定位点。

(图一)

二、技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中等职业及技工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应由文化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三大模块构成(图二)。文化基础理论知识是指毕业生从业所必须具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应掌握的常规性、前题性知识,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文化基础理论知识既是本专业学生整个知识结构的基础,又是学习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及将来接受继续教育的平台,也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教学模块。

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可统称为专门知识,是指适应职业岗位群要求所必须掌握的职业技术知识,如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CAD/CAM、模具数控加工等。它涉及模具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护到操作整个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是从事模具行业工作所必备的知识。

(图二)

几乎所有毕业生都要求加强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计算机在专业中的应用能力培养,尤其是掌握先进的设计与制造软件(如Pro–E、UG等)的使用方法。同时外语能力应加强,尤其是专业外语能力。在专业能力方面,毕业生普遍要求加强模具设计能力和模具加工制作全过程的能力,尤其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的能力培养,在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问卷调查和走访中,毕业生认为应加强机械加工实习、钳工实习、数控加工技术实习、模具拆装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图三),同时,不少毕业生认为应取得某一工种或多个工种的技能操作等级证书,综合上述能力分析,我们认为,能力的培养要以技术应用为主线,突出实用性实践技能,要定位于专业所覆盖职业岗位群在新技术新工艺方面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

(图三)

(1) 毕业生应具有的专业知识

● 具备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

● 具备模具制造的基础知识;

● 具有模具CAD/CAM的应用知识;

● 具有模具数控加工与编程的基础知识;

● 具有模具产品生产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和维护方面的知识;

● 具有编制模具产品工艺规程的基础知识。

(2) 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或技能

● 具备设计一般中等复杂程度模具的能力;

● 具备模具加工工艺实施方面的能力;

● 具备应用计算机进行模具CAD/CAM的初步能力;

● 具备模具数控机床操作与数控加工编程的初步能力;

● 具备对模具生产企业技术管理、现场技术服务与指导的初步能力;

● 取得模具相关工种1~2种技能操作等级证书,能比较熟练地操作相关设备;

● 具备生产、技术工作中的创新与革新能力。

三、模具制造工教学方法

模具制造工教学方法应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互结合。采用“讲练式”现场教学和“启发式”等主动式教学方式。

模具制造技术专门针对模具的制造加工,将模具制造工艺、模具的特种加工、模具的线切割加工与编程组合进行教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模具制造能力。

镇江技师学院在硬件上拥有较全面的数控机床及专用的计算机编程室;在软件上拥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完全有能力培养出合格的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学生。

通过对其他技工院校及中等职业院校的考察,我认为如果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并更好的于工厂实际接轨,在教学教具上可以加强,让学生在学校的实习中就可以见到真实的模具及相关设备,并可以动手拆装、调试。首先在模具教具上可采用购买工厂报废的模具进行翻新后给学生作教具;也可以采用专业的模具教具,如图4、图5采用全透明的材料制作的模具模型可以让学生非常直观的观察模具的各种结构。

(图五)

在学生对模具有了基本认识后,可进行模具各部分零件的制造过程的学习,准备好正规模具的零件图及装配图,按图纸要求进行机加工操作,加工出合格的模具零部件,对于标准件部分可在学生充分理解后进行购买,完成后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模具的实际装配及调校操作。图6为学生在进行冲压模具的实际装配及调校操作。

(图6)

模具装配完成后即可进行试模,图7、图8是冲压机和注塑机的微型教学教具,学生可通过这些设备进行模具的安装及调试。



(图七)



(图八)



下图为注塑模具加工出的杯托塑料件产品。

(图九)

通过各种实际直观的操作练习可加强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所学到的和实际操作的内容与工厂企业里要做的内容相一致,做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接轨,真正做到为企业培养技工人才,并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我对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教学的一些个人观点,如有不当欢迎批评指正。

二零一二年三月

参考文献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模具制造工专业教学初探.do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