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应体现学主主体地位
说课程式化、表演化给说课活动增添了浮躁之气。我们应大力倡导追求神似、追求灵活实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学习的过程。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固然重要,但对学生学习过程来说只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说课只有体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这些细致环节才能将说课化腐朽为神奇。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不要教条化
教师所拥有的教参、章节教案等教辅用书对每节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都有明确的说明,因此,教师在说课时只是照本宣科,这无疑是对教参的践踏,是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教育的目的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把“以人为本”作为教学活动宗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替,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参与到学生学习当中,教师传统的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将发生动摇,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师生之间应形成一种共同研究、平等交流、互相影响、相互补充的关系。因此,笔者认为,教学目标制定要由问题出发,学生产生疑问之处方是教学目标之所在。对学生已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再是教学目标。因此要求说课者在说课时,必须说明既定目标是什么?是通过什么样问题来体现的?哪些是学生自达目标,哪些是师生还需继续探究学习的目标,从而为课堂教学指明方向。在目标制定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教学方法不耍死板化
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基础教育不再是知识灌输的机器,而应成为开发释放人的创造潜能的发动机。广大教师要尽量改变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要注重启发诱导。“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说课中,特别要说明是如何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的;教与学的互动、交往;师生双方互相交流、沟通、补充是如何进行的;是如何求得新发展,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教师如何由静态知识的占有者成为动态研究者;学生如何在发现中学习.探究中学习、互动中学习的。说教法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和问题性。
三、课堂艺术不要轻淡化
理想的课堂,师生之间应有愉快的情感沟通和智慧交流。“情不通则理不得”,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使师生的生命力得到充分发挥,形成一种教育合力。说课者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案调整方面往往轻描淡写一笔而过或闭而不言。
l、诊学情,灵活处理教材
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取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一般来说教师备课主要是以教材为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认知方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一定死扣教材,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及认知方向,对教材可做适当调整。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本节教学问标的完成。因此,说教材时教师是如何处理教材的。其原因是什么都要加以说明。
2、察思维,调整教学方案
教案是在备课的基础上对每一节课进行深入细致的准备。教学过程是教案的基本部分,包括教学纲要、教学活动安排、教学内容等。课堂情况千变万化,既使原备教案很完善,也难免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即时修改、调整,才能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在讲证明相似三角形问题时,我准备三道例题,目的是为了讲明证相似的几种常规辅助线的做法。当我讲完第一题时,有位同学举手说出第二种证法,恰好就是我要讲的第二种辅助残添加方法。于是我灵机一动,干脆没出另外两道题,而就这一道题加以分析、研究,得出五种证法。最后,师生加以总结,不但达到既定目标,而且开拓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在说深中对调整的教学方案尤其要重点说明调整的起因、措施及效果,共同仁参考。
当然,以上几点说保时不一定每节课都要面面俱到,要根据课型和学生的实际及课堂实情来进行。让我们围绕学生这一主体,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明了策略,切实使说课活动达到预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