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关于物价上涨的分析解决方案

浅谈关于物价上涨的分析解决方案

日期: 2010/12/23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题目:关于物价上涨的分析及解决方案







学号:0909060226

班级;节能02

姓名:杨乃请

关于物价上涨的分析及解决方案

内容提要:

最近网络上衍生出了诸如“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新词汇,看是玩笑,却实实在在放映了当前物价持续上涨的严峻事实。有数据指出,21种叶类蔬菜的平均价格上涨11.9%,猪肉甚至暴涨16.7%,姜更上涨到9.9元/斤,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3.3%,有民意调查说,全国9成以上居民无法接受目前的物价上涨幅度,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本轮物价上涨?本轮物价上涨将会造成什么影响?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下文将作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物价上涨 货币泛滥 流动性过剩 囤积商品

一、对本轮物价上涨原因的分析

当前的物价上涨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多块分割的货币政策导致货币泛滥,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中国的货币供应量破记录增加的情况下,货币进入不了实体领域,同时房价、股市有比较低迷,货币就要选择出口,寻找投机机会。

第二:跟气候有一定的关系。气候反常导致了供应减少,供应减少必然会使价格上涨。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很多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两倍,甚至三倍。事实上它的供应量并没有减少这么多,也就是价格浮动的幅度远远大于供应减少的幅度。自然灾害是一个方面的因素,但不能成为价格如此大波动的主要因素。

第三: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快速向城市流动,农村的生产资源相对的减少,农村的劳动力成本也上升了。不可否认,这些方面对物价上涨有一定的影响,但诸如劳动力、资本等的向城市快速流动的状况也不是今年才有的,往年的情况也是差不多。

第四:热钱炒作的因素。在货币流动性的前提下,有些人对个别产品进行炒作,比如绿豆、大蒜、棉花等。

第五:在某些农产品市场上,有人故意囤积居奇,制造供应恐慌,哄抬物价。导致一系列连锁现象,使得其他商品市场也出现混乱,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物价过快上涨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一、物价过快上涨引发社会不稳定。温总理讲过,中国社会的一大隐患之一就是通胀。可能会引发社会不稳定的要素之一就是物价不稳定。在收入分配尚未提上改革日程的情况下,物价过快上涨等于是把经济复苏的成果给剥夺了,影响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好不容易走到今天,才有这样的生活、有这样的收入水平,尽管不高,但相比以前还是很乐观的,可如今的物价上涨使人们购买力下降了,不是让百姓有回到了以前的状态么。

二、物价过快上涨阻碍了很多关键领域的改革,比如房地产领域、商品市场领域等。在物价平稳的状态下改革的阻力会小很多。

三、不利于现有的市场经济秩序。本轮物价上涨本身就和某些不法商人囤积居奇有一定的关联,而恶意囤积货物是会扰乱市场秩序的,如果某些人垂涎其中的利益而不顾各种风险加以效仿,那就会使得市场经济秩序遭上加遭,人们的生活水平会进一步下降。

本轮物价上涨的控制措施

本轮物价上涨主要是由货币泛滥、流动性过剩引起的,所以控制本轮物价过快上涨的办法应该是减少货币发行量,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观调控,有效控制过剩流动性,稳定和收紧货币。2010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决定自2010年11月20日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有现行的2.25%提高到2.50% 。

在对货币进行微观调控的同时,严格管制某些商品的价格,防止虚高,让那些恶意囤积者无利可图。还可制定相关价格补贴措施,相对增加消费者的购买力,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人民的生活水平。

制定相关法律措施,对那些搞恶意囤积的不法商人予以坚决打击,维护市场秩序的稳定。

加强对自热灾害的预警、防护、善后的一系列相关措施,帮助灾区人民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努力将各方面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王永伦,关于稳定物价和回笼货币的一些看法[J].西南金融 1981年01期。

[2]朱慕唐,也谈社会主义的商品制度——与卓炯同志商榷[J] .西南金融 2007年01期。

[3]裘国荣,商品流通规律讨论会中主要论点简介[M]. 财贸研究 ,2005年03期

数据来源:

[1]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国家统计局,2010年8月。

[2]灾害等四原因导致今年物价上涨过快, 国家发改委, 2010年11月。

[3]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中国人民银行。

[4]民意调查说, 新华网,2010年8月。


浅谈关于物价上涨的分析解决方案.do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