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职教攻坚后农村中职发展策略

职教攻坚后农村中职发展策略

日期: 2012-5-25 0:31:21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陶荣希

       广西经过职教攻坚,农村职校的基础设施、实验设备、师资配置得到质的飞跃和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但由于出生人口下降,大量农村人员进城,造成农村中职学校生源锐减,以鹿寨县为例:2008年初中毕业生为5318人,到2011年仅有2586人(含中小学辍学人数)。如何才能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职教人面临的新课题。笔者认为: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为契机,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进行多形式办学,如开展社会培训、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生产型科研等,可以促使农村职业学校得以更好的发展。  
        一、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
        面对新的办学形势和办学环境,许多农村中职学校已开始思考和探索内涵发展问题,希望通过内涵建设,使学校办出品位、办出质量、办出特色,从而提高学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学海网(www.xuehai.net)笔者从农村职校的角度出发,认为农村职校的内涵建设主要包括师资、质量两个方面。
        1.教师队伍建设——农村职校内涵建设的关键
        师资队伍是中职学校办学力量的主体,是教学改革最活跃、最有创造性的因素,是中职教育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中职学校内涵建设的首要任务,鹿寨职教中心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青年教师培养项目。建立老带新制度,制订老带新、青年教师拜师协议,发挥老教师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在教育工作和教学科研中迅速成长、提高。通过新教师业务培训、公开课、青年教师汇报课、优质课比赛、说课比赛、技能比赛、演讲比赛、诗文朗诵比赛、教育科研等活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2)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项目。为了树立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的自信心、荣誉感,学校不断地把其送到企业学习,让他们参加国家级、国外培训,同时要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学年要为校内外本专业教师开展专业教学、教研教改、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本专业最新成果专题辅导报告、讲座,上示范课、观摩课,在校园网站上公布教案,实现资源共享。
        (3)学历与职称提升项目。学校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对教师的学历提升时限提出了具体要求,鼓励教师向“研究生”、“双学历”发展。对于外出参加函授或培训进修的教师在制度上要求、时间上保证、经济上支持。督促达到职称申报年限老师及时申报、撰写论文,并开展职称英语培训,对于在规划年限内取得高级职称的,学校给予报销申报费。
        (4)技能提升项目。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根据“理论水平、实践能力与企业经历并重”的原则,实现从注重学历为主向注重具备实践经验的真才实学过渡。具体做法:一是选拔理论基础好、有一定操作基本功或所学专业特长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到企业、高校或师资培训基地接受专业技能训练。二是每年都利用假期时间对老师进行理论学习、技能培训、进厂实践。举办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带训。三是出台激励机制,凡是取得中级以上技能操作证的,学校都给予报销考评费用。
        (5)教师社团建设项目。近年来,学校积极倡导成立各类教师社团,旨在全校营造浓浓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加教师们的师德修养和人文底蕴,引导和推动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已申请成立教师社团的有十多个。通过在校园内全面开展教师社团活动,进而产生稳固而又具有传承性的文化氛围,加以熏陶每一位教师,教师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在团队目标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团结合作,共同进取。
        2.质量是生命线——农村职校内涵发展的主体
        学校在任何时候都要围绕教育质量第一的主线来开展工作,否则,任何工作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攻坚阶段,一些学校由于师资力量、教学资源跟不上规模的发展,只能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其结果是学校越办越差,企业、社会不认可,进入到恶性循环的圈子。 
笔者认为,建设以质量监控为主要内容的考评体系,形成公平良性的竞争环境,是提高教育质量、深化内涵发展的重要保证。
        (1)建立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评估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教学质量评价应将师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结合起来,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结合起来,在校生评价与毕业生评价结合起来,教师个体教学质量评价与学校集体教学质量评价结合起来,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成为全员参与、良性互动的网络系统。在评价方式上,把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形成性评价与教学过程结束时的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确定合适的权重或比例,从而使教学质量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得到及时的监控和保障。  学海网(www.xuehai.net)        (2)建立层级结合、上下贯通的教学质量评价运行机制。建立由学校、科室、教研组三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以科室评价为主,逐级负责,分工协作。校级教学评价重点应在涉及面较广的课程和主要教学环节上;科室教学质量评价重点在教学的具体环节和直接因素上;教研组评价的重点应在日常教学环节等方面。
        二、进行多形式办学,促进学校多元化发展
        1.开展农村社会培训
        经济快速发展,为社会培训提供广阔市场。第二、三产业的用工需求不断增长,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民工进入企业,迫切需要对新增的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也就是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需要培训,新职工需要培训,老职工也需要培训,这种强劲的需求为农村职业学校的社会培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参与社会培训可以使农村职业学校在经费上能够以短养长,也是培养与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提高师生福利待遇的有效途径。
        (1)多方合作,创新培训模式。如进行“校企合作”培训模式、“行业合作”培训模式、“部门合作”培训模式、“职成合作”培训模式、“双证制” 培训模式等。
        (2)强化服务,创新培训方式。农村中职学校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热情的服务态度,主动走进企业、乡镇和村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造订单培训、自由点菜、送教上门、换岗培训等新的方式,有效地吸引了培训对象,调动了企业职工和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创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邓小平同志指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农村职校只有树立经营性的理念,才能提升综合办学能力,才能给学校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才能赢得学校的生成和发展。创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多方共赢。创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有利于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学校工厂化、工厂教室化”的全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教师、企业和学校各得其所,实现了多方共赢。
        3.进行生产型科研
        生产性实训基地要在众多的社会工厂包围竞争中生存,就必须依托学校的技术优势,把学校的科研力量、科研成果集中起来,进行有选择地将一部分适合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使科研成果商品化,改变以往那种“展品”、“礼品”、“样品”变成真正的产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小批量、多品种、搞技术密集型的产品,真正做到根据社会需要来组织生产,这就向生产性实训基地提出了必须走生产型科研。职业院校的生产型科研要在目标定位上体现中职特色、要在科研内容上展示技能特点、要在科研方法上形成校企互动。
        总之,农村职业教育是最基层的,也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柱,在当前状况下,农村职业学校必须狠抓内涵建设,创新办学思路,才能为三农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学校才能得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①程宝山《浙江省中职学校开展社会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初稿)》.www.zjx.ykedu.net/kj。 
②黄德山《试论校办工厂从生产型向科研型过渡》.wenku.baidu.com/view。  
③《勿让科研成高职院校“短板”》.https://news.QQ.com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学海网(www.xuehai.net)转贴于学海网(www.xuehai.net) https://www.xueha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