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教育》——大学生饮食与健康
【摘要】:如今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第一次远离父母独立生活,在校养成许多不 良的饮食习惯如不吃早餐、吃饭速度太快、零食代替正餐,致使饮食质量总是得
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当代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在此,我总结了一些当代大学生的饮食误区及一些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字】:大学生 饮食 健康 饮食误区 营养均衡
大学生的体质是关系到国家建设与发展、国富民强的百年大计,大学是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基础的要害时期。大学生假如没有健康的体魄,势必会给卖前的劳动、生活带来倒霉的影响。同时会使我国国民体质全面降落,对经济建设极其倒霉,也会对我国完成下一步战略目标,孕育发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也是中华民族双兴的一大妨碍。然而据调查,目前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程度正正在降落,这一现象惹起了相关教育行政部分和专家的关注。
为此,武汉公共卫生学院对236名高校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和膳食构成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饮食健康令人担忧。
调查结果如下:
仅两成学生坚持一日三餐。从饮食规律来看,能够保证三餐规律的33.9%,只有24.2%的学生从不错过三餐中的任何一顿正餐。其中男生的规律性比女生更差,超过半数的男生不能按时吃早餐。男生比较喜欢运动和玩电脑,一旦沉溺很容易耽误吃饭时间。
此外,大学生饮食随意性大,六成大学生从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搭配,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吃饭主要考虑简便原则,50.4%的人饮食规律受情绪好坏影响。七成女生吃零食排解无聊。大学生中很大比例的人群喜欢吃零食,女生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吃零食的主要原因是情绪不好或没时间吃饭。吃饭细嚼慢咽的学生仅25.8%,部分大学生进餐时习惯狼吞虎咽,吃饭速度很快,男生表现得更突出。女生则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或书,吃饭不够专注。近半学生习惯喝啤酒,每个月都会喝1-2次啤酒的学生占48.3%,超过3次的占19%,有的学生甚至每月喝啤酒超过10次,男生比例高于女生。还有35%的男生每月会喝1-2次白酒。
从膳食构成来看,大学生的主要食品是米面等,蔬菜、水果和蛋奶类食物摄入量很少,仅两成学生能保证每天吃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过低,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能得到足够补充,不能满足正常生长发育所需。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谭晓东说,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的饮食结构、规律都有待提高,食物摄入的总能量不够,蛋白质更少。大学时期处于人一生中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脑力和体力活动频繁,长此以往会出现营养不良、体力不支的情况,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对健康大有好处,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所谓习惯成自然,积习久之,积重难返。要下点决心才行。在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同时,对原来不良的习惯应有所认识,然后改变、改善。如喜欢吃热食物,其实稍等一会儿,待其凉些才入口并不费事。
总的说来,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尽量改掉一些饮食中的坏习惯,努力做到使自己的营养均衡,从而使自己的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一般说来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存在着一下的八大误区。
1、洁癖型饮食
对食品的清洁要求过度,多见于有洁癖的学生。此类学生不但饮食过求洁净,就连衣被用具也是如此。常带手套、口罩,不断地洗手、漱口。晒洗衣物不许别人
触动,动则必重新洗晒。饮食上要求绝对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不吃有防腐剂的食品,不吃有添加剂的食品,不吃剩饭,不吃电冰箱中的食品,吃饭时绝不用手接触食物,严格执行“无菌观念”。这种饮食习惯使人难与共食,不适宜学校的团队生活,适应环境的能力差,影响身心健康。
2、西洋型饮食
有些学生饮食上很洋化,喜欢牛排、炸鸡、面包、牛奶、碳酸饮料、巧克力、蛋糕等等,每天都要喝咖啡,休息日喜欢去西餐厅或者西式快餐厅就餐。这样的饮
食习惯,往往会造成热量摄入过多,容易引发肥胖,而且还会造成营养不均衡,影响健康。
3、相悖型饮食
主食与副食相悖。一般来说,我国的饮食习惯以主食为主,副食为辅,以米面谷物为主要食物,佐以肉类、蔬菜、糖、茶、水果等。实践证明,这种饮食搭配是
科学的,对身体有益的。部分在校学生饮食主副颠倒,把副食作为主食,每日三餐以糕点、面包、水果、肉、糖为主,很少吃饭与蔬菜。 每周去超市采购一次副食品,基本上不进食堂吃饭。此为主食副食相悖型饮食,多不利于健康。 此外还有五味调配相悖、饮食时间相悖 和季节相悖饮食。
4、放纵型饮食
有些学生家庭富裕,在家时山珍海味吃惯了,来校后受不了委屈,经常到校外饭馆大吃大喝。这些学生喜欢享受美食美酒,不计较花钱多少。正如《内经》中所
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酒、腹泻、胀满、呕吐等病症经常不断,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5、愚昧型饮食
有些学生自持身强力壮消化功能好,自认为吃石头都能消化,“不干不净,吃了没病”。饮食不讲搭配,不讲节制,不讲卫生。饥一顿饱一顿,饮食全无规律。
食堂、饭馆、路边餐桌、校外盒饭,想吃就吃,毫无顾忌。还有的学生在考试、考研、写论文等学习紧张的时刻废寝忘食,睡眠不足,饮食无常,焦虑过度。中医说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说:“思虑过度则伤脾”、“膏粱厚味,足生大疖”。此型饮食者多不注意调养,以至出现胃肠受伤,肝脾不和等病症。
6、恐惧型饮食
有些学生怕“病从口入”,对食物的选择极严,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着色食品,不吃防腐食品,不吃生冷食品,不吃荤类食品......了解了一些食品的制作过程之
后,拒食多样食品。比如报纸披露饭店“地沟油”事件之后,不敢吃油条,不敢吃蛋糕,不敢吃小馆饭菜。,怕这怕那,限制了自己的食品范围,导致必要的营养成分缺乏,达不到食养的目的而百病缠身。此类学生虽较为少见,但决非没有。
7、辟谷型饮食
部分学生追求线条美而盲目减肥。除经常服用减肥药减肥茶之外,不敢进食,惟恐长肉,于是选择辟谷型饮食。辟谷乃方士道家修炼成仙的方法,即不食五谷(
五谷杂粮),仅以水、果品、蔬菜充饥。这当然不是科学的饮食方法。部分肥胖学生也误入此途,导致头晕、乏力、困倦、虚脱等时有发生。
8、区域型饮食
高等学府,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区域的学生有不同的饮食习惯。比如山西省喜面食,食味多酸;湖广喜食大米,食味多辣;冀鲁喜食菽黍,食味多甘。比如湖、广、蜀地域气候潮湿闷热,当地居民多食辣椒,是借用辣椒之辛散通阳发汗,排除体内之湿热。学生带着各自的地区饮食习惯进入学府,不能适应学校的 普通饮食而坚持区域性饮食,不能因地制宜,亦为饮食之误,往往给生活带来烦恼。
走入饮食误区的大学生,应及时调整自己的饮食观,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饮食。
三餐的品质各有侧重,早餐注重营养、午餐强调全面、晚餐要求清淡. 营养早餐:早餐食谱中可选择的食品有:谷物面包、牛奶、酸奶、豆浆、煮鸡蛋、瘦火腿肉或牛肉、鸡肉、鲜榨蔬菜或水果汁,保证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丰盛午餐:午餐要求食物品种齐全,能够提供各种营养素,缓解学习压力,调整精神状态。可以在午餐时为自己搭配出一份合理饮食:如什锦炒饭、鸡丝炒面、牛排、猪排、绿色蔬菜沙拉或水果沙拉,外加一份高汤。清淡晚餐:晚餐宜清淡,注意选择脂肪少、易消化的食物,且注意不应吃得过饱。晚餐营养过剩,消耗不掉的脂肪就会在体内堆积,造成肥胖,影响健康。晚餐最好选择:面条、米粥、鲜玉米、豆类、素馅包子、小菜、水果拼盘。应重视早餐,增加奶制品的摄入。合理营养对促进大学生健康与学习的作用 合理营养能促进身体发育。营养是大学生生长发育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有机体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进行,都有赖于体内的物质代谢,体内在进行物质代谢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从外界摄取一定数量的食物,才能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增加免疫功能、预防疾病、提高工作效率和运动能力等。合理的营养意味着机体能够摄入保持身体健康所必须的所有营养成分,并且各种营养素的比例符合人体的需要。营养素缺乏,或各种营养素摄入不
均衡,膳食结构不合理等,不但会引起生长发育迟缓,而且会导致各种急、慢性营养不良和各种营养缺乏症。因此,合理营养与膳食平衡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
成长。合理营养能改善记忆与提高学习效率:
◆ 大脑对糖的需要
大学生智力活动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大脑细胞能否获得稳定的血糖供应所产生的能量。正常情况下人脑几乎完全依赖血糖(血中的葡萄糖)氧化供给能量,每天大约需要116~145g。血糖供应不足时,脑的耗氧量就下降,轻者感到疲倦、思维和记忆力降低,重者可发生休克等。
◆ 大脑对蛋白质的需要
大脑在代谢过程中需要一定数量的蛋白质更新自己,摄入含量不同的蛋白质食物,对大脑的活动有不同的影响。增加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就能增强大脑皮质的功能。促进注意力、记忆功能的改善等。◆ 大脑对脂肪的需要 大脑细胞的功能还需要脂肪酸参与,尤其是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些脂肪酸人体不能自行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如果缺乏这些脂肪酸,不仅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而且会阻碍其他各种功能。◆大脑对维生素的需要的各种维生素是大脑正常发挥作用不可缺少的,尤其是B族维生素(硫胺素和尼克酸)可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神经传递介质的合成和增强记忆。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延缓脑细胞老化,而维生素D能提高神经细胞反应的灵敏性。“民以食为天”,现代营养科学研究表明,营养科学与人的健康,尤其是与人的寿命密切相关。讲究科学的食物营养摄取,注意合理的体育运动锻炼,已成为当代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营养状态,有利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有利于智力发展 并且均衡的营养可保持青春的活力和健美的体型。
由于学生中普遍缺 乏营养学知识,其饮食基本处于盲目状态。学生中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现象普遍存在,常见的在营养失调肥胖症、节制饮食厌食症、长期素食引起的营养缺乏症、暴饮暴食过盛症、挑瘦拣肥的偏食症等。因此要懂得营养,讲究平衡膳食,科学配食,使饮食更符合健康要求。
(1)平衡性原则
平衡是指人所摄取的各种营养成分与身体的生理需要之间形成相对平衡,反之则称为营养失调。营养失调的一个方面是营养不良,另一个方面是营养过剩。因此人体营养需求与补充之间应保持相对的平衡。
(2)适当性原则
适当是指人所摄取的各种营养成分之间的配比要合理,即在全面和均衡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饮食搭配。人体元素组成与人体在不同状况下对各种营养的需要量是有一定比例的,只有合理的营养搭配,尤其是热量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者的比例要合理适当,才能有利于人体更好吸收与利用营养成分。
(3)全面性原则
全面是指人所摄取的各种营养成分要全面,不能偏食。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物
能够包括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也没有单一营养素能够具备全部的营养功能。因此,无论哪一种食物的营养有多丰富,都不可能完全满足人体健康的需要,只有通过摄取多种食物中包含的各类营养成分,才能确保人的健康需要。
(4)针对性原则
每个人的遗传因素、身体状况、所处年龄阶段、生活环境、营养状态等各方面的条件均不相同,因此,在营养摄入和补充方面应区别对待。当生活和工作环境、生理条件改变时,营养素的供给应予以适当调整。 此外,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应随四季变化,合理安排膳食。
总之,营养维持生命,生命在于运动,人们对营养与运动的认识过程就是人类健康不断增进的过程,也是人寿命不断延长的过程。由于人体需要的是合理而平衡的营养,因此,对“合理的营养”和“科学的营养”知识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学生读书是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由于思维活动过程加强,新陈代谢增强,各种营养素需求量增大!在大学期间的营养均衡对该人群的身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合理营养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更高的要求。学生热量分配早、中、晚三餐之比应该为30%、35%、35%.。我们应养成吃饱、吃好早餐的习惯,否则易造成脑细胞早衰、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不
偏食和挑食,否则易引起营养缺乏。饮食要合理搭配,要求粗细粮、荤素搭配,并给予一定量蔬菜和水果。饮食要节制,三餐要合理,逢年过节、喜庆之日大吃大喝
是一种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易引起胰腺炎、急性胃肠炎。食盐要限量食盐每天生理需要量不超过5g,超量易引起高血压、胃炎、消化性溃疡。大学生经常行的盲目不科学减肥有损健康。盲目限制饮食减肥,易引起营养匮乏。出现头昏眼花、四肢乏力、面色萎黄、神经性厌食症。一个人的正常饮食应含有40多种营养物质,关键是要使它们数量适当,搭配合理,其中最值得推荐是水果、蔬菜和粗粮。除了饮食外,还需要注意适量运动,每天30—60分钟,每周3—5次的中强度运动可让身体保持活力;戒烟限酒,及早戒烟不仅可以降低肺癌发病率,对心血管也有保护作用,每天可以喝少量红酒;心理平衡,心理疾病和生理疾病息息相关,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活在阳光的世界里!
参考文献:
1、《大学生饮食营养与健康》 作者:于化泓 2005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2、武汉大学对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和膳食构成的调查报告
3、《大学生饮食八误区》来自期刊《食品与健康》 2007年第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