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研究浙江省高等院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上的发展

研究浙江省高等院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上的发展

日期: 2012-4-27 0:18:29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匿名

【摘要】代写论文借助《2009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工具,从课程结构与布局、性质与类型、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师资团队四个维度对浙江省高职精品课程建设情况进行分析表,浙江省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课程布局基本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课程开发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但在课程开发关键环节、在课程资源共享上还需进一步突破,同时课程布局在院校分布上还需进一步均衡。

 

【关键词】高等院校;精品课程;浙江省

 

自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以来,截至2009年底,浙江省共立项建设381门高职省级精品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建设,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带动了全省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全省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借助《2009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工具,从课程结构与布局、性质与类型、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团队等四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一)结构与分布

从精品课程分布院校分析,浙江省目前共有独立设置高职院校47所,其中国家示范院校6所、省级示范院校(包括重点培育)16所、其他院校25所。381门省级精品课程覆盖了全部47所院校,校均拥有8.1门,最高为20门,最低为1门。学海网(www.xuehai.net)其中,6所国家示范院校拥有98门,占总数的25.7%,校均16.3门;16所省级示范院校拥有175门,占45.9%,校均10.9门;其余25所院校拥有108门,占28.3%,校均4.3门。

从所在专业大类分析,381门省级精品课程,覆盖除公安外高职高专教育19个专业大类中的18个(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已升本,未计入),且较为明显地呈现出4个级差。第一级分别为财经、电子信息、制造、文化教育,以上4个专业大类共有省级精品课程230门,占到总数的60.4%;第二级分别为土建、医药卫生、旅游、轻纺食品,以上4个专业大类共有90门,占总数的23.6%;第三级分别为法律、农林牧渔、艺术设计传媒、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以上5个专业大类共有53门,占总数的13.9%;第四级分别为水利水电、公共事业、材料与能源、环保气象与安全、资源开发与测绘,以上5个专业大类共8门,占总数的2.1%。浙江省高职省级精品课程专业大类分布情况见表1。

(二)性质与类型

381门省级精品课程中,从课程性质类型分析,理实一体化课程占77.6%、纯理论课占17.8%,纯实践课占4.6%,专业核心课程占81.5%,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占41.3%。除纯理论课外,实践课比例50%以上的占29.7%,实践课比例50%~40%之间的占29.4%,实践课比例40%~20%之间的占27.9%,实践课比例20%以下的占13.0%。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381门省级精品课程中,从教材使用情况分析,使用教育部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的占49.9%,使用行业等其他教材的占30.3%,使用自编教材和讲义的占19.8%。从授课地点分析,校内授课的占96.6%,校外授课的占3.4%;校内授课方面,“教室”(包括多媒体教室)授课的占53.6%,“教室+实训室”(包括一体化教室)授课的占20.6%,“实训室”授课的占22.4%。

从主要授课方式分析,“讲授”方式的占40.5%,“讲授+操作”方式的占59.5%。从考核评价方式分析“,过程性考试+结束性考试”的占16.1%,“理论考试+实训考试”的占20.9%,“开卷考试+闭卷考试”的占0.3%,其余均为“平时出勤+期末考试”。

 

(四)课程师资队伍

从教学团队结构分析,有76.6%的团队有来自行业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从课程负责人来源分析,专任教师占81.9%,兼课教师占18.1%,均来自校内,其中,博士学历占5.0%,硕士学历占14.4%,大学学历占79.5%,非学历的占1.1%;高级职称的占97.1%,中级职称的占2.9%。381位课程负责人中,专业带头人占56.1%,“双师”素质教师占87.1%。

 

二、精品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课程布局基本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十一五”以来,浙江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基础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浙江省381门省级精品课程,在所覆盖的18个专业大类中,财经、电子信息、制造、文化教育4个专业大类占到总数的60.4%,课程的专业分布总体上与浙江省制造大省、服务大省以及以信息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结构与布局基本吻合,体现了专业课程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导向作用,体现了与区域经济社会紧密联系并兼顾相关行业的需求与发展。

 

(二)课程开发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381门省级精品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占81.5%,理论与实践合一课程占77.6%,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占41.3%,有76.6%的课程教学团队有一线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课程负责人为双师素质教师占到87.1%。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总体上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较大程度上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项目导向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并能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程质量和效率。

 

(三)课程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

浙江省381门省级精品课程中,有国家精品课程98门。2003至2009年,全国共有814门国家精品课程,各省平均为26.3门。浙江省仅低于广东省的111门,绝对拥有数列全国第二。从相对拥有数看,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平均每所拥有国家精品课程0.68门,浙江省校均数为1.94门,列全国第一(广东为1.63门)。此外,至2009年底,浙江省共有国家精品课程98门,省级精品课程381门,校级精品课程1200余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示范和带动作用明显,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初步形成。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课程布局在院校分布上还需进一步均衡

381门精品课程的专业分布总体均衡,但在院校分布上显示出不平衡现象。47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中,6所国家示范院校拥有98门,校均16.3门;16所省级示范院校拥有175门,校均10.9门。示范院校与非示范院校之间、国家示范院校与省示范院校之间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这一方面说明自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以来,国家示范院校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绩,但同时也反映了整体均衡发展需求的问题,需要在示范院校的引领下,加大对一般院校尤其是新建院校课程建设改革和扶持的力度,这将更有利于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健康发展。

 

(二)课程开发在关键环节上还需进一步突破

一是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关键在于师资,要鼓励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了解最新技术与管理,提高实践教学和科研能力。二是努力搭建课程开发平台,精品课程建设与所在学校的投入重视程度、校企合作深度、实践实训条件、网络技术及激励制度等各方面息息相关,即学校要努力搭建起有利于课程建设和专业改革的管理平台和技术平台,最终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课程建设在资源共享上还需进一步开放

精品课程的建设包括两个阶段,一是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二是课程开发建设后,如何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利用网络和现代技术手段,形成资源共建共享,扩大受益面,提高建设效率,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前者是建设的前提,后者是建设的目标。目前,由于种种原因,精品课程建设还没有形成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转变,而这正是下一阶段精品课程建设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3]1号,2003-04-1 8.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Z].教高[2008]5号,2008-04-09.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概览[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4]谢一风.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比较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8(9):72-74.

[5]李贤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的思考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 0(2):77-78.

[6]李贤政.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基础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8(25):21-25.




当前位置: >> 教育学类 >> 职业教育 >>查看论文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