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构建科学职业教育体制 破解中职教育发展瓶颈

构建科学职业教育体制 破解中职教育发展瓶颈

日期: 2011-11-18 16:55:59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吕尚礼

   摘要:中职教育的现状是招生难、生源素质差。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观念偏差、中职教学条件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职业教育体制落后,其中根本原因是职业教育体制落后。要破解中职教育发展的瓶颈,就要打造一个由“中等职业学校——高职大专、本科——工程技术类研究生——工程博士”所构成的完整的职业教育链条,从而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制;中职教育;发展瓶颈;职业教育链条

  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国民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产业技术升级换代等提供了人才支撑。社会发展实践和国际经验都证明,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培养高层次知识和技术方面的创新人才,更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学海网(www.xuehai.net)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劳动力的职业素质,而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生产和服务的总体水平,决定着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竞争力。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国家从政策到资金都在向职业教育倾斜,我国“十二五”发展计划也提出未来几年国家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摆在了突出的位置,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职教园区建设、重点专业建设等开展得如火如荼。
  然而,在中职教育实际发展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难题与尴尬,国家的资金投入、大力支持与社会反映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国家加大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不断推出扶植政策,如国家助学金政策、学费减免政策、“雨露”助学计划、“阳光工程”计划等;另一方面,面临的现实却是中职生源下降,有效的招生空间越来越小,学生素质越来越差。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们的传统观念
  中国人历来讲究望子成龙,子女的学业成就是一个家庭荣辱兴衰的重要标志,寄托着父母殷切的期望。人们只认可普通教育的人才成长模式,认为这才是正道。正是这种观念导致“高中热”一浪高过一浪,人们把初中毕业生能否考上高中当成孩子能否成才的唯一标准,高中仿佛成了衡量孩子前途的一把标尺。因此,很多家长不顾子女的实际情况,一味要子女读高中,哪怕是花钱买名额也要上。
  与高中持续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职教育受到遇冷:家长选择职业学校仅仅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实属无奈之举。有些家长则把中职当成了“托儿所”,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不愿孩子过早进入社会,又怕他们呆在家里惹是生非,所以中职学校便成了最理想的去处。花一点学费甚至免费就能送进学校,有学校替他们管孩子,不求孩子学业进步但求省心,这是部分家长选择中职学校的唯一目的。中等职业教育就尴尬地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
  (二)中职教学条件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
  一是中职教学设施基础依然薄弱。现在,国家每年都会下拨很多经费扶持重点学校、重点专业,各中职学校的硬件设施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引进了先进的实验实习设备,校园环境也美丽起来,但仍有很多中小城市的中职学,教学条件落后、教学设备不足,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小班化、实训化的需要。二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师资队伍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但现实情况是中职学校很多专业教师都是转专业而来,专业不对口,又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专业理论知识先天不足、实践能力不高,职业教育理念落后,责任心不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极少,这严重制约了中职教育的发展。三是学校管理模式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现在,中职学校的机构设置仍然类似于普通高中,教学系、实验室自成一体,没有根据教学要求进行有效整合,车间、实验室、教室三位一体的教学场地仍属凤毛麟角;教学班级无论什么专业都是50人左右的大班,缺少根据专业特点设置的小班;学生管理不适合中职学生的特点,要么过于严格,要么太过松散,没有一套适合中职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有效管理办法。学海网(www.xuehai.net)
  (三)职业教育体制落后,缺乏向上发展空间
  体制落后是造成中职吸引力不足、招不到高素质学生的根本原因,成为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瓶颈。普通高中毕业生可以上大学、考研、读博;而中职毕业生出路较窄,虽然有少部分学生通过对口升学可以继续深造,但也只是考入高职大专,而绝大部分学生缺少上升空间,从而造成学生不愿意上中职,不得已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感到发展无前途、深造无希望,因而学习动力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以及家长们的偏颇认识等,严重影响了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了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
  构建职业教育的科学体制,破解中职教育发展瓶颈
  国家非常重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各校的硬件条件、师资力量正逐步改善;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体制也正在进行深化改革;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也围绕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各专业的教学内容也在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未来职业需求状况进行设定;同时,职业学校正在与行业、产业、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并形成良性互动。所有这些,都使得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愈来愈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
  那么,如何破解中职教育发展瓶颈呢?
  (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
  在德国,学生完成九年基础教育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分流,一部分有志于上大学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再学习4年,一直读完13年级,直接升入大学学习。但德国只有30%~40%的适龄青年上大学,而且在大学时期一般要淘汰近三成;另外一部分学生则进入职业学校,他们入校后要签订两份合同:第一份是与学校签订的培训合同,合同规定经过3年的培训,学生应达到什么水平;第二份是在有关部门安排下学生与企业签订的合同,合同规定学生边学习边在企业中实习,一般从10年级开始拿工资,学习3年毕业后直接就业;若学生还想继续深造,则必须在读完12年级后申请再读13年级,通过高中毕业考试后升入大学或申请进入专业高等学校学习。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义务教育形成了有机联系,课程设置彼此衔接,学分可以相互转换。学生可从高中二三年级进入技术与职业教育学院,同时进行义务教育文凭学习和职业教育就业资格学习。目前,澳大利亚高中生毕业直接升入职业教育学院的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42%。学生在技术与职业教育学院取得职业教育文凭后,也可以直接进入大学本科二年级学习,学分可以转换。
  由此可见,在世界上职业教育先进的国家,学生在职业学校毕业后都有继续深造的途径,因此对广大学子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二)打造具有我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
  缺乏科学的职业教育体制成为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中职毕业生发展后劲不足。笔者认为,应该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科学的职业教育体系,应有“中等职业学校——高职大专、本科——工程技术类硕士研究生——工程博士”所构成的、完整的职业教育链条,单独组织,进行独立的、全国统一的职业教育升学考试,减少基础课程考试内容,增加专业技能考试,拿出一部分高等院校,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大学、理工大学、综合高校的一些系和专业及所有的高职大专,不再招收高中学生,而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参加统考的学生中录取,使中职毕业生有升入大学本科学习的机会,高职本科毕业后还能考工程硕士,进而读工程博士。这样,既满足了学生更高层次发展的要求,又能真正体现教育公平。
  只有把向上发展的道路打通了,中职教育的巨大优势才能体现出来:有的可以继续升大学,进而读研、考博;不想继续深造的,毕业后可拿毕业证、从业资格证、技能等级证等“多证”,又掌握了一技之长,能够顺利地实现就业。这样,才能彻底破除人们对中职教育的偏见,才能吸引优秀的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从根本上解决中职教育的困境、突破发展瓶颈,普通教育中走高考独木桥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使国民教育走上“两条腿”走路的健康发展之路。学海网(www.xuehai.net)
  参考文献:
  [1]王玉双.谈中等职业教育现状[OL].[2009-11-15].https://train.teacherclub.com.cn/dts/discuss/discuss!show.action.
  [2]施希.走进复杂的德国教育体制[OL].[2010-04-09].https://liuxue.Eic.org.cn/ge_visa/21899.html.
  [3]潘伟.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特色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3,(7):64.

学海网(www.xueha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