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对我国中小学职业教育的启示

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对我国中小学职业教育的启示

日期: 2011-11-18 15:37:14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张丽娟

   摘要:早在20世纪20年代,黄炎培先生就提出:“只从职业学校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教育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1]办职业学校须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沟通和联络。其中蕴含的职业教育应贯穿于全教育过程、贯彻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沟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与社会的思想,对我们现在的中小学职业教育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黄炎培;中小学生;职业教育

  一、“大职业教育主义”的启迪
  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主张内涵丰富,几乎涉及职业教育的所有领域,对职业教育的目的、作用、办学方针、教学原则等诸多方面都做了精辟的阐述。其中的沟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与社会,职业陶冶与职业指导等思想,对于改进中小学职业教育具有启迪意义。学海网(www.xuehai.net)
  1.沟通教育与职业的关系
  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以广义言之,凡教育皆含职业之意味”,[2]主张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和联系,把职业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中,建立从初级到高级的职教体系,建立起职业陶冶—职业指导—职业教育—职业补习和再补习的体系;中华职教社创立的主旨是“沟通教育与职业”,[3]在黄炎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中,一直坚持职业教育与职业、社会加强联络,贯彻“手脑并用”、“做学结合”的教学原则,为实现“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的目的而努力。[4]从上述中我们看到,职业指导在黄炎培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成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沟通、联络、渗透的重要载体。
  2.强化职业陶冶和职业指导
  黄炎培一直强调职业陶冶和职业指导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他在《小学职业陶冶》中讲道:“何谓陶冶?范土成器谓之陶,铸金成器谓之冶。以此方法,施之教育,使儿童于不知不觉中,养成为己治生、为群服务之兴趣与习惯,所谓职业陶冶是也……乃若养成儿童劳动、惜物、储蓄、经济诸良好惯习,其间接影响,何在不于治生上、服务上有深切关系?则皆职业陶冶之所有事也。”“人欲受职业训练,必先受职业陶冶……职业陶冶则非仅职业学校所有事,而一般小学校所有事也。”[5]
  关于职业指导,黄炎培定义为:“供给事实、经验、意见,帮助个人选择。预备、获得,改进职业”,认为“大多数青年不论男女,到了十四岁或十五岁,天然地会想到将来生活的寄托,就是择业问题。教育在这个时候,就应该用种种方法明示或暗示各种职业的意义价值和从业的准备等等,使得每个青年不要走向和他天性或天才不相近的道路,这就是职业指导。”[6]
  二、在我国中小学中实施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1.较德美等国家,我国的中小学职业教育与之有很大差距,①存在不少误区
  (1)“崇道轻艺,重德轻技”的儒家思想、“学而优则仕”的人才选拔标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及目前应试教育占主流的国民教育体系下,不少学生、家长鄙薄职业教育,视之为末等教育。
  (2)我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协调性和沟通性不强。普通教育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中心,教学内容强调学科本位,与实践和职业生活联系不多,学生对社会的产业结构、技术发展和职业的变迁没有基本的了解。
  (3)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少之又少,有些小发明、小创造的技能性强的学生作为特长生培养,学校忽略了对面上学生的技术教育;周末假期,各类辅导和培训使学生难以接触到社会,释放兴趣。
  (4)父母忙于工作,请保姆或钟点工代理家务或其他劳动,为使孩子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包办孩子大小事务,这势必给孩子的劳动意识、劳动素质及动手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2.中小学教育阶段淡化职业教育,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无益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目前我国仍有不少学生在初中、高中甚至更低学历毕业后,有些甚至没有毕业就走向社会,他们知识基础差,更没有接受过任何与职业相关的教育,没有技能,很难获得稳定的工作和经济来源。即使进入工作也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不断升级所引发的职业多变、人才竞争加剧的要求,甚至会影响到个人心理及行为健康,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
  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更关心的是能考上哪一类高校。由于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接受过职业预备教育,对社会职业缺乏了解,对自身的职业兴趣缺乏基本的判定,这造成了将来对专业选择的盲目性;有些学生走进高职院校后,基于家长的愿望或学校和教师的建议来选择专业,自身并无明确专业定向,导致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甚至厌学,不利于学生自身潜能的挖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3.在我国中小学中实施职业教育,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要求
  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的理念正逐步向终身教育靠拢,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面对教育对象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需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2001)》中提出,“初步了解技术和职业生活应是普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此可以形成对现代文化的技术本质的理解,并使他们尊重那些需要实际技能的工作。这种入门教育应成为教育改革和民主化过程所关心的一个主要问题,它应该成为从初等教育开始一直到中等教育头几年课程中必须有的内容。”[7]
  三、我国中小学实施职业教育的方法探讨
  1.坚持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构建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环境
  基于中小学生的发展阶段特点,学校与家庭要特别注重加强联系和沟通,共同开展学生教育。家长和学校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改变传统观念,正视职业教育对教育及社会经济的重要影响,真正做到沟通教育与职业,并体现在教育学生的一言一行中。
  家长要从自身做起,尊重、热爱劳动,尊重社会不同职业者,给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孩子树立正面榜样;创造环境和条件,对孩子进行劳动训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鼓励孩子经常与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交流思想,了解他们的职业和创业经历,从中获得教益,形成健康的社会、人生情感。
  学校要制定符合中小学生特点的职业教育目标及培养方案,并保证实施;树立尊重劳动的教育理念和氛围;可以构建家长委员会,②邀请不同行业、职业的家长加入,利用家长会等不同场合为学生介绍他们的职业,用以身说法的形式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各种职业的含义,了解不同岗位的不同技能及资历需求,体会到劳动创造世界的真实含义,也可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选择提供依据,培养学生对某种职业的兴趣,同时还可以以不同的实例来证明学科知识及操作技能两者在工作中同样重要,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打好基础。
  “只从教育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进行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是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各行各业要以开放、包容的胸襟和公益服务的态度,欢迎并提供给中小学生学习、参观及实践的机会,使他们能亲近、了解社会职业。
  2.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陶冶、培养其职业理想
  黄炎培说的陶冶,即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某种兴趣、习惯或技能。义务教育阶段对中小学生实施的职业教育着眼于陶冶和培养职业理想,没有确定的职业定向,非谋生教育,不能追求毕其功于一役。

学海网(www.xuehai.net)    (1)针对小学生好奇、好动、好模仿,感性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给他们提供具体可感的材料,如有关劳动和技术技能应用的图片、幻灯、视频等,帮助儿童认识劳动世界,启发劳动兴趣,形成关于劳动、技能和职业的基本概念;进行简单的生活、生产技能培养,可依照实际情况带学生到实地参观,让学生了解操作的实地环境及劳动场景,增强对职业的了解。
  (2)中学生已经形成自己对世界的认识,随着知识的增加和能力的提高,自我认同感加强。这个阶段的教育在职业陶冶的同时,要重点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各种职业及其特点,使学生树立“职业平等,无高下,无贵贱。苟有益于人群,皆是无上上品”[8]的观念;进行成才观教育,使学生明白当今教育体制下,成才有多种途径,只要学之对路,学有所成,上中职、高职也可以成为抢手的人才;职业教育非低层次教育,而是培养掌握实用技术技能的社会需要人才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一环,从而提升职业技术教育在学生观念中的价值。教师和家长要尊重他们的个人兴趣和爱好特长,因势利导,树立职业偶像,逐步培养职业理想,使个体潜能与职业定向建立及早的联系。
  3.注重课堂与实践的结合,加强亲身体验教育,实施职业指导
  (1)职业教育应包含、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学科教师要增强职业教育意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学科教学与职业教育适当结合,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转化。在授课期间适时介绍与所讲授内容相关的职业或行业,让学生明白现在所学对将来工作是如何重要。强调学好基础知识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职业意识的熏陶和指导。
  (2)课程计划中纳入具有职业技术倾向的课程,重视开展实施,③发挥实效。当前我国小学阶段普遍开设劳动技术,以做中学等形式加强技术教育,学习各种简单职业技能的课程。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此类课宜采取灵活多样、直观的传授方式,注重手脑并用,避免僵化讲解,多给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提高动手能力。可适当安排学生走出课堂,在真实环境中教与学,进行操作实践。注重小学生的真实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黄炎培认为职业指导的重点应放在整个初中阶段,特别是对十四五岁④孩子的指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原则上应把15岁视为专业化开始的最低年龄,鉴于在中等或者高等正规教育与可能得到的就业和职业机会之间存在着脱节,最优先考虑的应是技术与职业教育,使较后期的中等教育多样化,使之与就业或培训相结合,学生可以就业或进入高等教育,使所有的青年能根据需要及能力在教育上有所选择。[9]
  当今经济发展、产业不断升级刺激职业更新换代频率加快,相应也会影响到各类院校专业的设置。笔者认为,初中阶段除开设传授从业知识和培养技能的课程外,还要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使学生了解社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的概况和技术的发展水平。人的职业化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有效的职业指导,可引导学生找到符合自身条件和特点的最佳发展道路,使部分学生更好地完成向职业学校和职业世界的过渡。
  (3)重视社会实践,体验生活。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强调的就是职业教育必须与职业和社会紧密联系,因此必须重视学生融入社会进行实践。参加实践就是帮助学生将所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促进知识与在动手操作、实际应用和职业探索活动中获得的技能的结合。1)教师和家长可以组织学生课外进行社会职业岗位观摩或模拟活动。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多提供、创造机会,把尚处在好玩好动阶段的孩子多置于社会大背景中,使其有机会接触、了解更多不同职业的人和事,加强亲身体验和实践。3)初中生已有较强自理能力,可让其参加社会实习,进入实际工作环境,积累工作经验,体会各种职业的艰辛。
  通过职业指导、动手实践,能使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与价值,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而且劳动中产生的责任感和成就感,能促进良好个性、道德品质的发展,从而敬业乐群。这就在思想、观念、动手操作、心理素质等方面为将来进入职业生涯做了铺垫。
  
  注释:
  ①观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笔者最深的一点体会就是:美德日加等国科技发达,经济水平较高,与各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科学、完善不无关系,而这些国家普遍重视儿童时期的职业教育,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如加拿大名为“选择行动”的中小学职业教育和指导计划,美国的生计教育等.从人的幼年开始进行职业教育,无论对个人生涯的发展规划还是社会的发展进步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②这里应从中小学生的心理影响出发,避免只为了某种功利目的需要只请政要官员、商界成功人士类型的家长,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要兼顾不同的职业岗位。
  ③笔者就中小学的劳动技术课开设及劳动实践等情况做过电话访谈,有访谈对象表示学校有此类教科书,有课程,但没上过,被别的主课程占用。
  ④此年龄段契合我国义务教育的后期阶段.
  
  参考文献:
  [1]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OL].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YYZ192601000.htm.
  [2]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初探(三)[J].教育与职业,1992,(9):43-45.
  [3]中华职教社宣言.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OL].https://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82329/node82340/node82351/userobject1ai111642.html.
  [4]本社创设职业指导部宣言.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OL].https://www.
  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82329/node82340/node82351/userobject1ai11162.
  [5]黄炎培.小学职业陶冶[J].教育与职业,1989,(9):12.
  [6]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初探(二)[J].教育与职业,1992,(8):44-48.
  [7]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刘来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5.
  [8]黄炎培.职业教育之礁[J].教育与职业,1997,(7):98.
  [9]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刘来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7.学海网(www.xuehai.net)

返回顶部